跳至主要內容

​行政長官到訪觀塘區後會見傳媒談話內容(只有中文)(附圖/短片)
********************************
  以下是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八月二十三日)到訪觀塘區後,聯同房屋局局長何永賢、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和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會見傳媒的談話內容:
 
行政長官:首先多謝各位傳媒來到,採訪我這次到觀塘區探訪。《施政報告》諮詢展開已兩個多月,我舉辦了40多場諮詢活動,我們收到的意見書比以前增加約一成,我很感謝提供意見的各位市民和團體。我宣布《施政報告》將於九月十七日向公眾發表。
 
  今次我到訪觀塘區,首先去到彩興路的「簡約公屋」,這是第二個落成的「簡約公屋」,會提供2 290個單位,現時已經有超過2 000個單位入伙,今個月會繼續有不同新住戶入伙,我們很有信心會全數入伙。
 
  我探訪了一戶剛於上個月搬入新居的四人家庭。爸爸是司機,太太是家庭主婦,照顧兩個分別六歲和九歲的小朋友。他們原居於深水埗區的「劏房」。他們現時付的租金比以前低一半由6,800元,現時只需要付2,990元,他們只需要付大約四成租金,他們很開心,最開心的不只是租金便宜了,他們覺得環境改善很多,特別是面積大了很多,小朋友有空間,還有窗戶,空氣流通了很多,視野很好,他們由窗看出去覺得很開心,很興奮地說可以看到獅子山。我見到他們發自內心的喜悅,兩姊妹在床上滾來滾去,妹妹有自己的地方擺放洋娃娃,抱着不放,我真的感到很溫暖。而且除了剛才說的,對於子女成長更重要的是可以在樓下利用課後託管服務,在做功課方面得到幫忙。我很多謝房屋局和房屋署等同事,一個地盤大約只需要18個月左右,就可以建成18層高的「簡約公屋」,可以在如此短時間有如此規模和質素,這在香港歷史上創下了紀錄。很多謝每一位參與工作的同事,我也希望局長和署長轉達我的認同和感謝予有關同事。
 
  家訪之後我到了辦事處,辦事處人員向我解釋設施運用和入伙情況等。在辦事處剛剛有一戶家庭拿到鎖匙,我和他們一起去看他們的新居。開門時,他們急不及待地走進去,我看到他們臉上的喜悅和驚喜的表情,我感到非常溫暖。這個家庭原居於葵涌的「劏房」,這個家庭的小兄妹很喜觀玩玩具,我們送了些禮物給他們。「簡約公屋」給予「劏房」戶或居住環境類似惡劣環境的家庭的,除了是居住房屋的空間,更有是子女健康成長的空間,這很重要,也是令家庭溫暖過生活的空間,我對此很高興。
   
  我推出「簡約公屋」的目的是要以快速方法建好和第一時間提供予有需要住戶。多年來,雖然我們努力興建公共房屋,建屋量也多了很多,但我始終希望將等候時間減少。所以我推出三萬間「簡約公屋」,很高興差不多首10 000個,約有9 500個單位在今年可以全部落成啓用,另外約20 000個單位我們也很有信心將在未來一年半全部落成。我很高興看到數字,由我上任時要等候6.1年才可以上樓,現在綜合輪候時間已變為5.1年,縮短了整整一年,對於每日住在「劏房」、水深火熱的居民,我覺得一年對他們非常重要。而我這個信念也在剛才見到他們臉上的喜悅、小朋友的笑容中證明了。
 
  之後我到牛頭角下邨了解關愛隊的工作。我探訪了關愛隊的服務攤位,他們為居民量血壓和血糖讀數,另有些家庭和青少年在推廣滅蚊的重要信息。而服務攤位也有中醫義診服務。我很感謝關愛隊在當地為市民提供各種服務。我聽到不同居民很感謝關愛隊的服務,因為第一,他們是義務工作;第二,他們的確很真誠和熱心地幫助居民,很多時都是在最想像不到的時候,包括深夜或打風下雨時,都可以幫助到居民。他們發自內心的感謝,我也覺得很溫暖。
 
  之後我到東九文化中心,檢視中心整體設施,因為中心將會很快開幕,大約十一月就會開放予大家,正式啓用。在開放前,中心自前年十月起分階段開放戶外公眾空間予公眾使用,自去年八月起陸續舉辦試場及觀眾拓展活動,至今已有20套500場「東九開箱」試場節目,我很高興很多不同藝術家及科技業界人士都認為這設施比以前任何設施都更優勝。我也知道已有超過13 000觀眾人次入場觀賞。中心現正進行內部設施的裝置及優化工程,希望在十一月中全面啓用時,可讓大家享用,落實我在《施政報告》提出的方向,把東九文化中心定為「藝術+科技」結合的基地。
 
  接着,我想談談近期物流署在採購樽裝飲用水事件上,我的看法和要求。
 
  第一,我非常關注這次物流署把關不力。雖然中標的公司提供虛假資料,但事情發生在一個每日都做採購的專職部門,我大為失望。
   
  第二,我們要做的是盡快查找不足,以及改善制度及程序上的任何漏洞並防止再發生。如果涉及人為因素,包括疏忽,會按公務員有關的管理規則嚴肅公正處理。
   
  第三,我認為現時財庫局(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所採取的三重行動是正確的。請審計署查找不足是適當的,審計署既專業又獨立,有公信力,增加社會信心;終止六份合約是正確的,尤其公司的負責人已經被起訴,這個做法可以保障政府和社會利益;在檢視過程中發現可能涉及一些虛假資料,向執法部門報告是必須的。局長領導工作小組作檢視,從制度上堵塞漏洞是必要的。我認同財庫局局長處理的做法,這正是我要求局長在問題出現時介入處理,發揮領導的作用。
 
  第四,在收到審計署的報告後,要立即審視提出的問題和建議,程序要改善就改善;制度有漏洞的話要填補;人員有錯失的要依規則公平處理。
   
  第五,工作小組應該盡快檢討工作,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強化採購管理制度;第二,明確訂明盡職審查的要求、標準和所涵蓋的範圍;第三,這事件反映人員的洞察力和警覺性需要提高。工作小組要就這方面提出建議,包括能力培訓、識別造假的基本知識,以及提高有關造假手法的認識等;第四,要將提升盡職審查能力方案,擴展到其他政府涉及審批款項的工作範圍。多謝大家。
 
記者:特首你好,想問政府採購飲用水事件,社會都很關注在這事件的審批過程中有否涉及人為疏忽?以及在這事件中,有沒有官員需要負責?以及你早前都有提過有關高級公務員責任制的問題,現時在這事件上會否發揮到作用?另一方面,都想問問高才通方面,一些數字顯示,可能有一些續簽的高才可能有三分之一不是經常在香港,就着現時高才通計劃是否需要有進一步優化的空間,或者你會如何看現時的成效?多謝。
 
行政長官:關於今次樽裝飲用水的投標程序,正正是現在審計署要做的工作。審計署做這方面的審計工作非常有經驗,他們都是專業人士。多年來審計報告能夠查找不足,我們可以看到他們在這方面的水平。審計署可以令我們明白這次投標的審核情況,包括整個程序和制度,又包括當中在判斷和審核過程有沒有程序上出錯,程序上是否要改善,或有關人員有沒有出錯、出錯的原因是甚麼,出錯原因是因為他們本身的能力或是有疏忽?這些我相信審計署是有專業能力可以提交報告予我們。
 
  另外,我對於審計署的工作效率是很有信心的,一般來說,他們在這方面可以完成報告的時間都比較快。
   
  我的宗旨是盡快釐清事實,要改善的地方改善,有甚麼漏洞要立即填補,以及如果涉及有錯失的,就按照管理規則公平地處理,這是第一點。第二點是整個採購制度會否在其他範圍都有類似的問題出現?所以,由局長帶領的工作小組就是要做一個制度上的審視。第三,我要求的政府文化是要與時並進,包括現在資訊這麼發達,有沒有一些科技應用可以在審核過程中幫助我們,例如以前只是看文件,現在會否將我們盡職審查範圍擴闊,讓同事在審核過程中更能掌握對於涉及投標,無論其背景、能力,甚至最終所給出的標價是否合理、是否可信、是否符合我們的標準。
   
  我經常強調,我們所用的一分一毫都是公帑,要用得其所。但用得其所的意思,並不只是價錢最低,而是它可以帶給我們的價值是否符合我們的要求,所以我們經常說value for money,衡工量值。我希望在整個採購過程中,會衡工量值,value for money,即是說所使用的每一分、每一毫,不單只是比較上價錢的高低,還看真真正正帶給我們最高的社會價值。
   
  另外關於高才通(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的問題。高才通方面,我希望大家明白我們為甚麼會有高才通這個理念。因為我們要明白高才通的理念,首先要看看現時這個制度應該如何走下去。第一,我提出高才通時,香港是非常缺乏人才,我當時訂下的目標是每年吸引35 000名人才。其實當時我定35 000名人才的目標時,已說明我們會審時度勢。我們看到這個效果是好的,為甚麼?第一,我們缺乏人才,當時我們連人力也缺乏,我覺得要確保我們的競爭力提升,才可以令整體經濟可以發達起來,所以我們要每年有35 000名人才。
   
  我們看到這個制度的確是成功的,為甚麼?人才全世界都搶,我與其他國家的政府,大家很多時互相交換在吸納人才的經驗。很多我所接觸的其他政府人士都覺得我們這個開創性的做法是很有競爭力,他們都要再想想如何跟我們競爭。所以我們在搶人才方面的出發點一定是正確的。
   
  我們要想想,搶回來人才是否可以貢獻社會?我覺得是的。因為無論在數字方面,又或者真真正正在國際對香港的評級方面,我覺得這些人才都有正面幫助。第一,我們吸納到的人才,我們評估每年可以貢獻我們的實質經濟增長GDP(本地生產總值)是1.2%。另外,我們看到95%的高才通人才來到,其工資都是高於我們的工資中位,即是說在某程度上社會是需要他們到來,而願意給一個高於我們的中位數工資,才可以吸引他們到來,這即是說他們的確是有競爭力,市場是需要的。
   
  當然我們希望他們可以留下來,成為香港真正的長遠人才,這是最好的。但我們都明白,如果他是優秀人才,他的確有選擇權,我們就是要提供很多吸引力,令他覺得香港是最好,所以就長期留在這裏。如果我們的成功率超過一半,而他們是全世界,包括我們的競爭對手都想吸引的人才,我們要在競爭中勝出的話,我覺得我們要繼續,否則他們到了競爭對手那裏,就不是我少了一個人,對方多了一個人,一加一減就是二,所以這方面,我覺得我們會繼續。如果有些人未必每日一定住在香港,例如住在深圳,或可以在很短時間內來到香港,這些人才我們應否吸納?現時整體來說,高才通人才大約三分之二住在香港。不是住在香港的,很多就住在大灣區城市,大灣區城市有一小時生活圈。我們如果參考紐約,很多在紐約工作的人住在周邊城市,包括New Jersey、Connecticut等城市,這都是一個很正常的發展模式。香港作為一個國際大都會,大家將香港變成一個核心發展地區,有三分之二在香港居住,另外三分之一,例如在深圳或大灣區居住,然後過來,這是很健康的發展模式。
   
  第三,我們需要檢視的是,我們有否付出不值得的代價去挽留人才?我覺得第一,剛才說過,他們對我們的GDP貢獻是1.2%,他們的收入95%高於我們的收入中位數,在這裏納稅、居住的生活費等,都是香港的經濟生產總值的一部分。大家都知道,社會活動有乘數效應,所以他消費一元,香港社會不只有一元,這是貨幣創造的價值,所以我覺得我們要這樣去看。
   
  當然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有哪些地方可以再優化一下,我們會研究,接下來我請勞福局局長去說明一下。但目前來說,我覺得整體來說,整個制度運作是符合我的要求,我亦覺得其創造出來的正面價值,為香港帶來的利益是很多。當然其他的事,有甚麼可以令某些環節處理得更暢順,這個我們會做。我請勞福局局長去說明一下一些想法。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多謝行政長官。就高才,我們當然會按照行政長官的指示用好我們的工作,尤其是會更集中吸引一些貢獻經濟能力更強的,例如A類高收入人士,及B類,即百強大學畢業而工作經驗較多的,這些我們會再做的。而且我們都會再加強海外的拓展工作,確保可以吸納更多國際優秀人才到香港,貢獻香港的經濟。多謝大家。
 
記者:你好,想問飲用水詐騙案,為甚麼政府不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會否擔心別人說是自己人查自己人?另外,就失業率方面,飲食和零售方面的外勞申請,政府會否調整或暫停?行會成員張宇人提到,外勞令香港「打工仔」更開心,你自己如何看待這個說法?
 
行政長官:關於我們調查這次物流署審批樽裝飲用水的程序,找審計署是適合的。審計署是獨立的、是專業的,過去審計署的報告,大家看到其專業水平,所以這是最快捷,亦是獨立而有效率的制度。當審計署完成報告,由局長審視後,向大家講解相關內容,我們會即時採取措施。我相信大家會認同我們這次處理這件事的公平、公正和快速的方法。
 
  至於有關失業問題,我同意失業率在剛過去的一季上升了0.2%,但整體的經濟發展是正面的。我們亦相信今年的經濟增長都是2%至3%,即是說,我們的餅是大的,但在個別行業中,有些更成功,有些沒那麼成功。整體來說,工資是上升的,工資中位數在三、四、五月是上升的,上升6.8%至大約二萬五千元。消費方面,我們看到形勢已開始穩定,因為之前四季都是下跌的數字,在今年第二季已扭轉,有輕微增長。當然這個增長,我們希望會再大一些。而第二季的店鋪租賃,我看到數字上升了三成,即更多鋪位開業,而且看到超過一半是餐飲業的,相信這是某些業界人士找工作的一些有利情況。以界別來說,都有幾個界別的失業率下跌,包括清潔、樓房裝飾,以及維修等。我想說的是,我們正經歷經濟轉型期,經濟轉型期正於甚麼大環境中發生呢?就是整個經濟仍在正面增長,有2%至3%的增長,這是大環境。經濟轉型期的意思是,有行業可能做得比較成功,有行業可能做得沒那麼成功。在更替中,一個工人可能由一間公司轉到另一間公司,可能要經過一些時間去尋找新工作。另外亦因為更替,可能對有些技術有新要求,以前一直用的技術,因為轉型,可能需要有新的技術,所以我們在再培訓計劃方面會做大量工作。
   
  我亦看到很多報章媒體報道,香港現有大家認識多年的一些店鋪,在轉型中都有成功的,包括我看到譬如有一間燒臘餐飲,開設更多分店,其收入在這兩年有增長。其中一個我所看到的報道,例如它很重視區域需求,不是一刀切,例如有一個地方,它看到很多人做運動,有些菜式便是專門給一些喜歡運動的人吃;亦用了一些Apps(手機應用程式)提升,在自己店鋪提供一些優惠組合,生意是上升的。我亦看到應用科技令本地食肆的營業額上升,例如壽司店加入一些晶片,當迴旋帶上的食物過了某個時間,就會把其回收,確保新鮮,這些都是很重要。還有一個很有趣的,就是用了AI(人工智能),看到一碗麵的覆蓋率,它認為顧客見到少於八成會不開心,所以它將覆蓋面安排至八成。這些就是按照需求加入科技應用。還有出菜方面,如果一碗麵由廚房送出來,過了一段時間還未送達顧客,會自動發出警號,這些亦令其生意上升。
   
  我的意思是說,第一,大環境,我們有2%至3%的升幅的經濟增長。經濟轉型期,有很多人做得成功,有人的確會辛苦。我們認為包括用科技改革做法,還有一個我覺得是簡單的做法,將鋪位分配重新按照不同地方的需求來整頓,很可能在某一區關了一間分店,在另外一區多開兩個分店,也是有的。我相信香港做生意的人的靈活性,但有工人因為這樣的情況,無論是短暫或較長時間才找到工作,我們是了解的,所以在這方面我們盡量給予幫助。其中一個我覺得是重要的,就是打撃黑工,因為黑工是不應該在香港違法工作,而僱用他們的人亦是不應該,亦影響了市民的就業機會,所以這方面要大力去做。還有,任何濫用機制的,我們都會嚴打、嚴肅管控,這方面我請勞工及福利局局長解釋一下正在進行的工作。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多謝行政長官。大家都知道,在補充勞工優化計劃下,大前設是本地工人優先就業,只有在已進行四星期本地招聘後仍然有缺口的話,我們才會考慮作進一步處理。我們都動態留意補充勞工優化計劃的運作,早前我們做了一些持續優化的措施,包括:第一,一般來說,現時我們只接受僱主半年內做一次申請;第二,所有進行四星期本地招聘的僱主,我們都會公開他的名稱;第三,針對最近大家較關心飲食業的情況,大家要了解在飲食業,有些工種其實是我們長期都不足夠的,例如洗碗工。但有些工種大家特別關心,我們留意到最關心的一個是侍應,另一個就是初級廚師,所以針對這兩種工作,即侍應和初級廚師,從九月開始所有提出申請的僱主除了要做以上我說的東西外,在四星期本地招聘內,我們會強制他一定要到勞工處的就業中心進行實地招聘,確保有興趣做事的工友即場可以應徵、即場可以協助他們配對,確保可以切切實實做到本地工人優先就業。
 
行政長官:今日辛苦了大家整個上午,很感謝大家。我將會繼續我的諮詢工作,在九月十七日發表我第四份《施政報告》,多謝大家。
 
2025年8月23日(星期六)
香港時間17時54分
即日新聞  

圖片

行政長官李家超(左二)今日(八月二十三日)到訪觀塘區就新一份《施政報告》聽取市民意見後,在房屋局局長何永賢(左一)、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右二)和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右一)陪同下會見傳媒。

網上廣播

行政長官會見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