衞生署一直致力保護兒童視力健康
***************

  就傳媒報道本港兒童視力健康情況,衞生署今日(八月二十一日)作以下回應:
   
  衞生署一直透過促進健康及預防疾病服務,保障兒童身心健康,包括視力。其中一項主要措施,是透過衞生署母嬰健康院和學生健康服務中心為全港兒童在其不同階段持續提供免費的檢查服務,以及早識別有視力問題的學生,為他們適時提供意見和介入服務,包括轉介他們到合適的機構作進一步評估或處理。
   
學前兒童

  衞生署母嬰健康院為四至五歲學前兒童提供免費的「學前兒童視力普查」服務,以便及早發現有弱視、斜視或嚴重的屈光等問題的兒童,有需要時會轉介他們到眼科專科醫生作進一步的視力評估及治療,保障兒童的視力及視覺發展。去年(二○二四年),參加「學前兒童視力普查」的兒童新症數目有超過23 600人,當中15%獲轉介至眼科專科跟進。
 
小學兒童

  學生健康服務提供的視力測試為一項篩查檢測,不論學童有沒有配戴眼鏡,亦會獲安排每年接受篩查服務,以及早發現學生的視力問題,同時評估相關視力問題是否得到適當矯正,包括配戴合適的眼鏡。
   
  未能通過視力測試的學生,會獲轉介到衞生署轄下健康評估服務的視光師作進一步視力評估。學生家長亦可選擇私人執業視光師為其子女作評估及跟進。此外,學生健康服務亦會為到訪的小一學生(或首次到訪的學生)提供立體視覺測試以了解學生有否其他視覺問題,包括弱視及斜視,並作出跟進。
     
      在二○二三/二四學年,約257 000名小學生(即全港近八成的小學生)接受免費周年健康檢查服務,包括視力測試。當中,配戴眼鏡的比例為35.1%。經檢查後發現,近20%(超過五萬人)未能通過初步視力測試、其他眼睛或視力問題,需要接受學生健康服務或私家的視光師進一步評估,其中包括約3.3萬小學生是一直沒有配戴眼鏡。
 
  衞生署建議限制六至十二歲的小學兒童每天花少於兩小時使用電子屏幕產品作娛樂用途。根據健康評估問卷所得的資料顯示,43.3%小學生表示在一般上課日,花兩個小時或以上使用互聯網或電子屏幕產品(包括電腦、平板電腦、智能手機、視頻遊戲和電視)作娛樂用途,比例較新冠疫情前約30%為高,情況令人關注。
   
  除了提醒學生使用電子屏幕產品的適當時間外,衞生署亦已設立「健康使用互聯網及電子屏幕產品」網頁,協助家長及教師處理相關問題。
 
  衞生署提醒學生注意以下事項,以在使用電子屏幕產品時保護視力:
 
  • 使用合適的照明並減低屏幕的光度;
  • 觀看屏幕時,應與屏幕保持合適距離並維持良好姿勢;
  • 適時休息:遵守20-20-20護眼守則(每20分鐘,遠望最少20呎外景物作20秒休息);
  • 遵守30-40-50原則:閱讀時,眼睛與電腦距離最少50厘米,與平板電腦距離最少40厘米,與智能電話距離最少30厘米;
  • 多眨眼;及
  • 定期檢查眼睛及保持良好觀看習慣。

  二○二五/二六學年的周年健康檢查服務將於九月初透過學校接受報名。衞生署會繼續為本港兒童提供視力篩查及適當的轉介,並配合相關的健康促進活動,保障學生的視力及眼睛健康。



2025年8月21日(星期四)
香港時間18時4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