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政長官出席二○二五年《施政報告》地區諮詢會後會見傳媒談話內容(只有中文)(附圖/短片)
********************************
以下是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八月三日)出席二○二五年《施政報告》地區諮詢會後,聯同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和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會見傳媒的談話內容:
行政長官:首先非常多謝各位傳媒朋友在兩個星期日來到採訪《施政報告》地區諮詢會。
地區諮詢會是《施政報告》諮詢的重要部分。我在此多謝兩個星期日出席地區諮詢會的 240多位來自不同背景人士,他們今日雨天也到來,我很多謝他們發表很多寶貴的意見。
出席地區諮詢會的人士來自社會各個界別,包括青年、中產、退休人士、少數族裔、基層、專業人士和殘疾人士等,關注的議題很廣泛,包括土地房屋、交通運輸、創科、金融、文體旅、教育、青年發展、醫療和社會福利等。兩次諮詢會的主題都是「拼經濟謀發展」和「惠民生建未來」。
我和團隊重視地區諮詢會,與各區市民直接交流,聽取大家最關注、最希望處理的問題,這對於政府制訂政策,判斷資源運用的優次,很有幫助。
過去三年的《施政報告》都有不少措施是吸納了地區諮詢會的意見的。
今年《施政報告》公眾諮詢在六月十六日開始之後,至今大約一個半月。我們已經舉辦了超過40場諮詢會,接觸的不同人士包括商界和專業界別 、同鄉組織、青年代表、宗教界、公務員團體、立法會議員、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等。連同市民在其他途徑提供的意見,包括專題網站和社交媒體、電話熱線、電郵、傳真及郵遞等,我們至今共收到超過5 500份意見書,較去年諮詢的同期多接近百分之十,多謝市民重視和支持《施政報告》的公眾諮詢。
我感謝大家踴躍建言獻策,意見很有啓發性。經過差不多一個多月的諮詢後,我有三點體會:
第一,市民普遍認同本屆政府敢於改革,處理多年的「老、大、難」問題。在諮詢期間,市民大致認同本屆政府積極推出改革措施,包括制訂「簡樸房」制度,取締多年的劣質「劏房」,提出規管網約車的立法建議,決心解決多年網約車法律空白的問題等。有很多市民亦鼓勵我們繼續努力,並提及他們很高興見到香港在很多國際評級方面不斷上升,包括世界競爭力、安全城市等,他們認為這些都是最客觀的成績表。
第二,政策要宏觀微觀兼備。宏觀方面,我們要發展經濟,但要以微觀政策改善民生。這點使我更重視在制訂政策時要照顧細節,平衡利弊,更要多做解說,令市民感覺到政策帶來的正面效益,令他們覺得有認同感和獲得感。
第三,社會重視北部都會區發展,支持我提出要加快發展北部都會區,認同北部都會區是我們未來發展的新引擎,應該以破格思維,只要安全又有效益,無論任何地方的建造方法和用料,都可以採用,要引入新理念、新辦法,提速提效發展。
現在,香港正處於經濟轉型期、外圍環境依然有很多不確定性,但香港機遇大於挑戰。
香港經濟整體正面發展,今年第二季增長百分之3.1,是連續兩年半 錄得正增長;全職僱員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在三至五月是2萬5千元,按年上升約7%。上半年的商品整體出口貨值按年上升12.5%。第二季私人消費開支恢復溫和增長,按年上升1.9%。
剛在星期三發表的《香港營商環境報告》,反映國際投資者對香港的信心再進一步提升,例如港股今年以來上升27%,IPO(首次公開招股)集資額按年上升約 6倍;境外來香港的公司接近1萬家,創歷史新高,香港在全球競爭力和國際金融中心排名,都位列全球三甲。這些數字和排名,反映政府方向整體正確。
香港經濟正經歷轉型階段,有行業做得更成功,亦有行業面對挑戰,各行各業在調整進程會有不同步伐,但經濟轉型會使將來經濟更強大。
過往香港經歷過多次經濟轉型,從大笪地時代賣大光燈可以賣到成行成市成為當年的百萬富翁,但到商場林立,大光燈變得式微;從打字機轉型到電腦時代;BB傳呼機由每人必備轉型到現在每一個人都有手提電話,完全被取代,這些轉型會為我們帶來更進步、經濟發展更強大的結果。
轉型期間會出現更替,但行業之後發揮會更進步。經濟轉型不單不能逆轉,更是我們唯一打贏競爭對手的唯一出路,亦是使我們經濟更強大的必經之路。在經濟轉型的路上,有人跑得更快,但有人需要我們扶着一起走,但香港的經濟正是正面發展,世界其他不同地方、城巿面對的挑戰比我們更大。香港人有韌力、有方法,加上國家對香港的全力支持和愛護,只要我們求進求變,我們就能夠戰勝對手,發展得更好,生活有更好保障。政府會制訂積極政策,創造機遇,亦會支援面對壓力的企業,帶領社會乘風破浪。
我很高興聽到不同商會代表提出很多升級轉型的好建議,例如加快發展電商業務,做好客戶數據分析,提供更多個性化的產品,提高顧客忠誠度等。
《施政報告》將於九月發表,我和團隊正密鑼緊鼓,細心研究市民的不同意見。
接下來,我們將繼續舉行多場《施政報告》諮詢會,亦會到社區探訪,多聽市民不同意見。多謝大家。
記者:特首你好。你提到政策落實需要打通任督二脈,經過兩場地區諮詢會之後,你感覺市民最關心的問題和希望在《施政報告》中作出的哪些政策方向,以解決這些問題?第二個問題,就是你剛才提及經濟轉型,最近有勞工界人士提到輸入外勞政策影響本地工人受僱,尤其是餐飲、零售方面,但同一時間,亦有商界人士說因為輸入外勞太遲,所以才導致出現結業現象,政府對這些意見有甚麼看法?有甚麼措施可以平衡勞資雙方的利益?如何優化輸入勞工政策?
行政長官:市民的問題往往是很直接的,即是說在生活上也好,在日常上班也好,都是他們最直接希望我們解決的問題,包括涉及交通運輸、醫療、教育,或是社區設施等。這方面的意見我在其他的諮詢會都有聽到,而每一屆的諮詢會都有提及在地區方面,市民生活日常所經歷而需要我們解決的問題,我覺得這些是重要的,亦因為如此,我們與市民接觸交流都是要聽這些意見。
在十五個政策局當中,所涉及的很多範疇在地區真真正正落地時,市民希望我們縱然有進步,但都要做得更好。例如,剛才所說在醫療方面,我們推出基層醫療健康計劃,我們看到很有進步,包括把市民從整體重治療,某程度上開始改變為社會重預防、重管理自身健康。整體來說,對我們的醫療發展很重要。
另外,無論我們發展得怎樣好,市民真真正正感覺到發展是否好,就與他們日常的生活有關,例如交通配套是否足夠。所以在地區治理中,我們要知道例如在某處是否需要建立一些方便需要幫助的人士,例如輪椅使用者,哪些位置可以方便推過馬路,又或者交通燈配置如何改良等,這些都是重要的。民生問題方面,例如,地區衞生,剛才亦有提及滴水問題,這些都是重要的。
但這些關乎落實政策、整體各個部門的執行能力,所以我希望進一步提升政府的執行能力。我亦因此提出以結果為目標,就是當政府同事們考慮如何落實政策或實實在在的地區服務時,並不只是考慮我們自己做了甚麼工作,更重要的是看看市民希望我們幫助他們解決甚麼問題。所以,每個政策局涉及的都有民生問題,剛才提及市民最希望我們解決的就是民生問題。
但民生問題屬於微觀性問題,一定要與宏觀的整體發展對接起來。因為如果我們的餅做大,多些就業,而且每一個就業的機會或效益帶來更好的收入,這都令大家生活得更好。我們會創造更多發展機會,開拓新市場,令整體經濟發展得更好。
同時,我們都會顧及廣大勞工面對的問題。整體香港發展由於我們的人口增長率不大,甚至亦有出現較為老化的問題,勞動力一定要保持,確保我們的經濟增長。而二○一八年之後,我們的勞動力人數亦開始下跌,所以在有需要幫助的行業中,我們要作出幫助,無論在資助或是有適當的勞工數目令其行業可以運作。
剛才我說在經濟轉型中,有些是行業做得更好,有些行業需要幫助,要幫助的行業,例如包括建造業,政府已經加大投入公共工程,我們已經將每年的900億元工程提高到1,200億元。這除了創造就業,我們亦希望整體發展會更好。
每一個環節中,經濟轉型會需要不同的人力,有些亦是因為更替的理由,某些行業有些勞工亦需要轉工,過程中,亦會影響整體就業情況。在不同環節要用較精準的方法處理,在這方面,我們會持着一個原則,既照顧不同行業的需要,亦照顧整體勞工的問題。
記者:行政長官,你好,有兩條問題想問。至今沒有一支的士車隊的的士數量達到理想的發牌門檻,特首你覺得這個情況是否理想?我們報館日前報道,多區的士車隊的專屬車位被非車隊的士和白牌車長期霸佔,會否令車隊失去賣點?警方方面有否抄過牌?抄了多少?第二條問題,港島區和新界區的政府辦公室會轉用內地品牌水,有公務員擔心水質安全,因為其中一個品牌被內地官媒三年來有六次上過黑名單,安心不等如安全,如何可以令你的公務員團隊可以放心使用內地的品牌水?
行政長官:我首先談談在的士提升服務方面。多年來,很多市民對於的士服務希望達到的水平,在的士服務方面,我們覺得未必完全達到市民的要求,所以我們跟業界一起提升的士服務。過往這麼多年,的士都是一個很自由的行業,即是很多都是單一的士或營運者運作,就是因為這原因,在管理方面是難以做到,所以我們提出用車隊提升的士管理。現時我們的制度已經要求的士提升多方面的服務,包括的士車輛的質素,以及在的士車輛中有攝錄機,以確保服務達標,我們亦要求有行車紀錄,當有任何管理方面的問題,可以針對問題提升不同方面的要求,我們有數據,亦希望經過車隊有良好管理,將整體服務提升。目前來說,雖然在初階有磨合期,但我聽到很多用過車隊服務的市民覺得態度不錯,很有禮貌,亦將一些實際大家想了解的問題,大家都有溝通,這方面我覺得是進步中。當然,經過車隊初期磨合期的營運,我相信的士車隊會做得更好。至於其他細節問題,我請運輸及物流局局長跟大家作交代。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正如行政長官剛才所說,的士車隊是的士行業改革創新的重要一步。隨着五隊車隊在七月底前陸續一一落地,相信市民都見到越來越多車隊不同品牌的車輛在市面上行走。目前來說,因為是剛剛推出,各車隊會繼續積極招聘司機或有加盟司機加入,相信有關供應會一路陸續增加。很開心見到不同市民第一時間嘗試透過網約預約車隊車輛,最重要是車隊負責人會跟進客戶服務的問題和細節,不停改進及提升。
至於在不同地方,例如機場、口岸,特區政府已安排約80個專屬車位供他們上落客。我們會循改善提升指示牌、加強宣傳,以及運輸署與警方方面的協調和執法,令市民上落更方便。多謝。
行政長官:有關飲用水的問題,我們當然非常重視安全,而招標制度亦充分說明我們的要求是嚴格的。首先,任何人投標都必須有一個認證,這是獨立實驗室對於水質安全的認證,是必須提供的。另外,我們亦有制度要求它在不同時段再提交認證,即不是只在招標時,其安全有認證書確立後就一次過,我們會不時要求它再提供認證。而事實上,我們亦有抽驗制度,有關當局不時都會抽驗其水質安全。在這方面,如有發覺任何不符合標準,我們可以即時取消跟它的合約關係。我們在任何制度方面的安全標準是嚴格的,安全標準是世界標準,所以在這方面,我對整個制度有效而且嚴格執行很有信心。多謝大家。
完
2025年8月3日(星期日)
香港時間15時1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