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十四題:協助青年置業的措施
****************
問題:
本屆政府近年積極鼓勵青年在房屋階梯向上流動,並採取多項措施協助青年置業。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在「白表居屋第二市場計劃2024」(「白居二2024」)的申請者中,「青年計劃(白居二)」的青年申請者的人數及其所佔百分比為何,並按年齡組別(即18歲至29歲及30歲至39歲)列出分項資料;
(二)「白居二2024」的6 000個名額中,最終編配予40歲以下申請者的數目為何;當局會否因應該計劃的反應和青年的置業需求,進一步增加青年計劃(白居二)的名額;
(三)有否統計過去五年,每年按揭保險計劃(按保計劃)下的八成及九成按揭貸款的申請數目,以及該等數目佔每年新批出按揭貸款個案總數的百分比分別為何;八成及九成按揭貸款的申請者中,有多少人屬40歲以下青年;
(四)鑑於去年八月香港按證保險有限公司(按保公司)宣布一項新安排,合資格業主(例如業主家庭將有新生嬰兒而導致住屋要求改變)可獲豁免按保計劃下的業主自住要求並將物業出租,政府是否知悉按保公司會否考慮優化有關措施(例如將受惠資格由新生嬰兒家庭擴展至涵蓋有年幼子女家庭),從而使更多青年家庭可按家庭需要轉換居所;
(五)據悉部分以往利用按保計劃申請高成數按揭置業的青年家庭,因樓價調整而難以換樓,甚至出現負資產,影響其人生規劃,政府有否調研、統計及監察有關情況對青年家庭的影響,並適時作出措施防止問題惡化;及
(六)會否在資助房屋政策方面進一步協助青年置業,例如調整資助房屋供應比例、將青年計劃擴展至香港房屋協會的資助房屋,以及增加每年資助房屋可供申請次數及大單位的供應比例等,從而使資助房屋成為青年首次置業的重要渠道?
答覆:
主席:
本屆政府自上任以來,積極推展多項針對公營房屋供應「提速、提量、提效、提質」的措施。在我們不懈努力下,公營房屋供應已扭轉了「頭輕尾重」的情況。連同30 000個「簡約公屋」單位在內,未來五年(即二○二五/二六至二○二九/三○年度),總體公營房屋供應量將達197 000伙,較本屆政府上任時的五年期(即二○二二/二三至二○二六/二七年度),大幅增加超過85%,為市民安居樂業提供堅實的基礎。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亦一直致力完善房屋階梯,透過出售資助單位協助中低收入家庭自置居所,鼓勵他們按自己的能力選擇合適的房屋階梯上流。
我們留意到不少青年人均努力工作,透過累積經驗及儲蓄,向上流動。在各類資助出售單位的買家中,40歲以下的青年人一直佔大多數。舉例而言,成功購買一手居者有其屋計劃(居屋)單位的申請者有近一半是40歲以下;約80%的「白表居屋第二市場計劃」(白居二)申請者及買家亦是40歲以下的青年人。事實上,資助出售單位的售價亦屬青年可負擔。以「居屋2024」為例,經以負擔能力基準計算後,單位是以相當於市價的七折發售。按平均售價計算,一個實用面積約380呎單位的售價只是約270萬元。由於房委會為購買資助出售單位的人士提供按揭貸款保證,一般而言白表買家可以取得單位售價九成的按揭貸款。以上述380呎的單位為例,假設利息為3.5%和按揭還款期為30年,青年只需付出約27萬元首期和每月供款10,900元,便可成為業主。
為進一步協助青年人,房委會推出了一系列助力置業的措施。首先,由下一期居屋銷售計劃開始,房委會會為40歲以下的白表青年家庭及一人申請者分派多一個抽籤號碼;而在第二市場方面,房委會亦已由「白居二2024」起,增加1 500個配額至6 000個,並將新增配額全數撥予40歲以下的青年家庭及一人申請者。
與此同時,香港房屋協會(房協)作為政府在房屋政策方面的緊密合作伙伴,亦全力支持政府在協助青年置業的相關房屋政策措施,包括為申請購買資助出售房屋的40歲以下白表青年家庭及一人申請者分派多一個抽籤號碼。房協將繼續參考房委會的相關安排,並積極配合。
另外,政府亦透過「港人首次置業」(「首置」)項目,協助既不符合申請居屋資格、又未能負擔私營房屋的較高收入人士,達到他們的置業期望。除了市區重建局首兩個已推售的「首置」項目(即「煥然懿居」第一和第二座,以及「煥然懿居」第三座)共售出超過600個「首置」單位,政府正推展另外數個「首置」項目,於未來數年起合共提供約5 000個「首置」單位。而過去所推售「首置」單位的申請人以及最終買家,有大約85%是40歲或以下青年。
除了提供不同類型的資助房屋外,政府亦推行了其他措施協助市民置業。本屆政府自二○二四年二月起撤銷所有住宅物業需求管理措施;香港金融管理局亦自二○二四年十月起修訂了物業按揭貸款的逆周期宏觀審慎監管措施,將最高物業按揭成數和「供款與入息比率」上限回復至二○○九年開始實施逆周期措施以前的水平——即不論物業價值,按揭成數上限一律調整至70%,供款與入息比率上限一律調整為50%——以便利不同置業需要的人士。個別人士更可按自身需要,透過按揭保險計劃(按保計劃)借取高成數的按揭貸款,其中有固定收入的首次置業人士購置價格1,000萬元或以下的物業,按揭成數可高達90%,大大減輕首期負擔。同時,政府自二○二五年二月二十六日起調整買賣或轉讓住宅及非住宅物業須繳付的從價印花稅的稅階,將徵收100元物業印花稅適用的物業價值上限由300萬元提高至400萬元,全方位協助有意置業的市民及青年。就資助出售單位而言,由於絕大部分單位的定價均低於400萬元(以「居屋2024」為例,單位平均售價為270萬元),買家已能受惠於上述印花稅降至100元的措施,最多可以節省近60,000元。
就梁毓偉議員的提問,經諮詢財經事務及庫務局,我們現回覆如下:
(一)在「白居二2024」申請期內,房委會共收到約34 000份申請,超額申請約為五倍,顯示市民對二手資助出售單位的需求持續殷切。所有申請中,超過80%為選擇參加今期新推出「青年計劃(白居二)」的青年申請者,反映計劃相當受青年申請者歡迎。有關於「白居二2024」選擇參加「青年計劃(白居二)」的青年申請者數目及年齡分布,詳見附件一。
(二)「白居二2024」已於2025年4月攪珠,房委會預計會於二○二五年第三/四季向成功申請者發出批准信。批准信持有人可在指定日期內申請「購買資格證明書」(有效期12個月),以便購買未補價的資助出售單位。房委會會持續檢視配額使用情況、資助出售單位的需求,以及整體市場情況等因素,適時調整整體配額數量及「青年計劃(白居二)」名額。
(三)按保計劃由香港按證保險有限公司﹙按證保險公司)經營,以協助市民在香港安居置業。銀行在敍造住宅物業按揭貸款的時候,須遵守按揭成數上限的規定,而現時的按揭成數上限為70%。按保計劃則為銀行提供按揭保險,使銀行可以提供較高成數(即70%以上)的按揭貸款而毋須承擔額外的風險。在按保計劃下,只要申請個案符合相關條件,銀行一般可以提供高達80%的按揭貸款;對於首次置業的固定受薪人士,按揭成數更可達到90%。置業人士的首期負擔因而可以大大減輕。
過去五年,每年按保計劃下新取用按揭貸款宗數(以按揭成數劃分),以及該等數目佔每年新取用按揭貸款個案總數的百分比(即括號內所述數字)載列於附件二。
在上述新取用按揭貸款當中,涉及至少一名40歲以下業主的宗數,以及該等數目佔每年新取用按揭貸款個案宗數(以按揭成數劃分)的百分比(即括號內所述數字)載列於附件三。
(四)按證保險公司於二○二四年八月在按保計劃下設立新安排,按個別情況考慮批准合資格業主將自住的物業出租,以協助他們應付因個人或家庭處境轉變帶來的特別需要(新安排)。新安排推行接近一年,運作暢順,為有特別需要的業主提供實質協助。在新安排下,除了業主家庭將有新生嬰兒/領養兒童或業主失業的情況,業主如有其他特別需要而本身在相關物業已自住最少12個月,亦可透過銀行向按證保險公司申請將自住物業出租。現行機制已容許有年幼子女並滿足自住要求的業主,就其特別需要提出將自住物業出租的申請。按證保險公司會按個別情況考慮批准相關個案。
(五)按保計劃的目的是協助市民置業安居,為他們提供多一個財務安排選擇。物業市場的波動受許多不同因素影響,市民須因應自己置業的需要及還款能力作出考慮,小心評估風險。
(六)如上述所言,房委會及房協不遺餘力地優化各項安排,以協助有置業夢想的年輕人奮力向上,踏上置業階梯。行政長官已在二○二四年《施政報告》公布,房委會會調整公共租住房屋(公屋)(包括綠表置居計劃單位)和資助出售單位的比例,由七比三逐步調整至六比四,增加資助出售單位的供應。在未來五年(即二○二五/二六至二○二九/三○年度),房委會和房協將共有約56 500個資助出售單位落成。與此同時,房委會正落實二○二二年《施政報告》中有關新建單位面積「封底」的安排,即所有於二○二六/二七年度起落成的資助出售單位一般實用面積不會少於26平方米。此外,在未來十年期的較後時間,公營房屋的單位會預留10%的面積增長。我們亦正研究其他進一步協助青年購買資助房屋的措施,並會適時推出。然而,我們希望藉此機會再次呼籲年青人,應發揮潛力創造更豐盛的未來;萬勿為了符合申請公屋資格而限制自身的發展空間。過去五年(即二○二○/二一至二○二四/二五年度),獲編配公屋單位的非長者一人申請者平均年齡為57歲。青年人在了解上述政府為青年人提供的機會及支援後,應及早規劃以在房屋階梯攀得更高。
完
2025年7月30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8時05分
香港時間18時0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