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江水供港六十周年──「識水思源」國家水利建設暨文化科技參訪團圓滿結束(附圖)
********************************
由水務署、香港工程師學會及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合辦的「識水思源」國家水利建設暨文化科技參訪團今日(七月二十五日)在北京結束行程後返港。參訪團為東江水供港六十周年慶祝及紀念活動之一,成員主要包括來自10間香港中學的校長及師生、工程系大專生、青年工程師、工程業界及相關政府部門代表共120人。為期五天的參訪團於七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五日前往鄭州、安陽、北京等地,參訪國家重點水利建設,以及文化歷史及科技地標。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今早率領參訪團出席座談會,向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及水利部就是次參訪活動作出總結及分享。甯漢豪衷心感謝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水利部及廣東省水利廳對參訪團的悉心安排,以及香港工程業界與教育界聯手合作,讓香港年輕一代及工程業界親身體會國家水利建設的偉大成就,更深切感受國家深厚的歷史文化,了解國家快速的科技發展和現代化進程。她深信是次活動加強了香港年輕一代的愛國情懷以及提升了工程業界作為建設者的使命感,期盼全港市民特別是年輕一代銘記「飲水思源、血濃於水」的民族情懷。
一位來自香港拔萃女書院的同學表示,當親眼看到國家其中一項最具成就的「南水北調」工程相關的水利建設時,她真切感到國家的強大和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感。而與當地學生的交流讓她獲益良多,認識了不少新朋友,留下美好的回憶。一位來自香港城市大學的同學則表示,參訪團讓他大開眼界,增進了工程及創新科技方面的知識,見證了國家努力不懈的現代化成果,引領世界不斷創新。他認為作為國家未來的建設者,年青人應該積極裝備自己,準備努力為國家高質量發展作出貢獻。
過去數日,參訪團到訪「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相關設施,包括鄭州市的「穿黃工程」、北京市的團城湖調節池和「南水北調」中線總調度中心。他們亦到了參訪城市的歷史、文化及科技地標參觀,包括河南博物院、安陽殷墟博物館、安陽古城、北京的中國科學家博物館、首鋼園等。此外,參訪團的中學生團員在北京與當地的中學生進行互動交流,並一同參與以東江水為主題的藝術裝置創作。
完
2025年7月25日(星期五)
香港時間21時4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