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防治蟲鼠督導委員會檢視各部門防治蚊患預防基孔肯雅熱和滅鼠工作(附圖)
**********************************
  政府跨部門防治蟲鼠督導委員會今日(七月二十三日)召開第二十次會議,檢視蚊患最新情況和各部門的防治蚊患工作,並討論預防基孔肯雅熱的措施;以及檢視各部門防治鼠患的措施和《滅鼠約章》的推行情況,並討論善用「無鼠百分比」的數據以助部門處理鼠患黑點。
 
防治蚊患
 
  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環署)代表向委員會匯報今年至今的蚊患情況。二○二五年四月至六月的白紋伊蚊誘蚊器指數(四月為1.2%;五月為8.6%及六月為9.5%)較二○二四年同期(四月為4.2%;五月為15.7%及六月為14%)下降,整體保持在較低水平。隨着雨季來臨,食環署與相關政府部門已持續深化在各自管轄範圍的防蚊和滅蚊工作,包括清除蚊子滋生地、施放殺幼蟲劑、以霧化處理方式殺滅成蚊,並於適當位置設置捕蚊器等。食環署亦會繼續聯同相關部門進行實地視察,並向他們提供專業意見和技術指導。二○二五年四月至六月的降雨量較去年少,加上政府和持份者的努力,誘蚊器指數達到警戒水平的調查地區數量(四月為零個;五月為六個及六月為兩個)較二○二四年同期(四月為一個;五月為10個及六月為四個)亦相對減少。
 
  儘管如此,二○二五年的降雨量在六月達237.3毫米,較四月的57.1毫米及五月的81.6毫米為高。因應炎熱多雨的天氣來臨,加上暑假期間出入境人流將變得頻繁,輸入的蚊傳疾病個案在本港出現傳播的風險明顯增加,各部門必須嚴陣以待,密切留意監測指數所反映的蚊患情況,並按會上討論的建議加強防治蚊患措施,包括持續更新蚊患黑點清單,以便因應實際情況調整和部署,確保防蚊滅蚊工作迅速和有效。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登革熱,白紋伊蚊亦可傳播基孔肯雅熱,而基孔肯雅熱是本港法定須呈報的傳染病。近期,鄰近地區及部分海外國家的基孔肯雅熱感染個案數字大幅上升,香港市民頻繁往來各地,若市民在外地感染基孔肯雅熱並在傳染期內在香港被蚊子叮咬而蚊子再叮咬其他人,便可能引發本地傳播。有見及此,雖然香港由二○二○年至今沒有錄得確診基孔肯雅熱的個案,但業界及市民必須提高警覺,持續加緊防蚊控蚊的工作,與政府攜手避免蚊患在夏季惡化及減低出現本地蚊傳疾病個案的風險。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中心)根據粵港澳三地建立的傳染病通報機制,充分掌握廣東省近日基孔肯雅熱的最新情況。在會上,與會者亦聽取了中心匯報世界衞生組織近日發布有關基孔肯雅熱的最新全球情況及國際間應對措施。
   
  中心已提醒市民不論在本地或外遊時,都應時刻做好防蚊控蚊及個人保護措施。中心港口衞生科已在各個口岸加強巡查,確保環境衞生良好及有效落實防蚊措施,並會為抵港人士進行體溫篩查,為發燒旅客進行健康評估及在有需要時轉介他們到醫院作出跟進。中心亦會與航空公司和旅遊業界等持份者保持緊密聯繫,適時更新疾病資訊和健康建議。中心已設立基孔肯雅熱專題網頁,向市民提供相關資訊(www.chp.gov.hk/tc/features/109029.html)。
   
  中心亦已去信全港醫生和醫院,提供最新流行病學資訊,並呼籲他們留意外遊回港的求診人士是否有基孔肯雅熱相關病徵。如發現病例,應即時轉介病人入院治理,並按既定機制向衞生署呈報,以展開流行病學調查及防控工作。醫院管理局(醫管局)亦已提醒醫護人員提高警覺,及早識別患者,以便適時診斷和治理病人。一旦發現疑似病例,醫管局會啓動監察及通報機制,即時向中心通報個案。
 
  因應颱風韋帕過後,蚊子滋生地可能因積水而令蚊患風險上升,各部門以及其持份者會盡快採取新一輪行動,徹底清除蚊子滋生地,並輔以霧化(即超低微量噴灑)方式殺滅成蚊。之後,各部門會繼續積極採取滅蚊行動,包括在雨季期間最少每星期清除蚊子的潛在滋生地一次,以及適時同步啓動霧化工作至雨季結束,共同為保障公共衞生作出貢獻。
 
防治鼠患
 
  食環署在二○二四年起已全面使用熱能探測攝錄機配以人工智能技術,在每個分區進行鼠隻活動調查和制訂「無鼠百分比」。食環署透過人工智能技術分析熱能探測攝錄機拍攝的熱成圖像,偵測和了解老鼠路徑和活動範圍,協助客觀並有效地評估鼠患,更精準調配資源,以進行具針對性的防鼠滅鼠措施。在二○二四年下半年的「無鼠百分比」為94%(即每100個影像中,有94個影像未有攝錄到老鼠),而錄得低於80%的調查地點也較二○二四年上半年減少了10個。在二○二五年起,食環署的鼠隻活動調查已擴展至房屋署和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公共屋邨和公園。相關部門將會有更多數據,協助精準打擊鼠患,令調查更具代表性。
 
  食環署參考鼠隻活動調查結果,持續加強防治鼠患,並採取一系列具針對性的防治鼠患措施,包括進行夜間滅鼠行動,以及使用新型滅鼠技術和工具等,並且漸見成效。在二○二五年一月至六月期間,食環署共檢獲約57 200隻活鼠,較二○二三年及二○二四年同期分別增加約92%及54%。
 
  在會上,食環署向與會者介紹如何善用「無鼠百分比」的數據以助處理鼠患黑點,妥善調配資源以實施深化防治鼠患之行動,從而達致精準且見效之防治鼠患策略,以供相關部門參考。
 
  防治鼠患成效有賴各界持份者齊心協力。食環署亦在二○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推出首階段針對住宅處所的《滅鼠約章》(《約章》),提高居民對保持環境衞生的意識和養成良好的習慣,以締造一個無鼠環境。簽署《約章》的住宅處所獲食環署免費提供防治鼠患的技術支援,包括獲邀參與由食環署舉辦的防治蟲鼠講座。截至二○二五年六月十五日,簽署了《約章》的住宅處所共有640個,涵蓋逾58萬個住戶。當中,有兩個是「聯廈聯管」試驗計劃的參與者,涵蓋逾40個住戶。當其他「聯廈聯管」的參與者一俟準備就緒,亦會陸續獲邀簽署《約章》。
 
  食環署積極為參與《約章》的住宅處所提供技術支援,並在過去六個月舉辦了48次宣傳教育活動,包括防治蟲鼠講座、展覽和實地考察等,鼓勵社區積極參與日常防治鼠患的工作,累計約2 150人次參與。其中,食環署在二○二五年三月和六月舉辦的兩場大型防治鼠患座談會,共吸引超過400位滅鼠聯絡大使出席,反應熱烈。
 
  各部門同意繼續加強轄下處所的防治鼠患措施,強化內部監察和評估滅鼠工作的成果,並積極鼓勵相關界別和持份者配合政府工作,在各自範疇堵截老鼠的食、住、行基本生存條件。
 
  第二階段環境衞生法例修訂已在二○二五年五月八日獲立法會通過,並將在八月十七日生效,以更有效處理鼠患及其他環境衞生的問題。食環署現時可在適用情況下向大廈管理負責人(例如物業管理公司)送達「消除蟲鼠通知」,要求他們除去大廈公用部分的蟲鼠。在法例修訂下,不遵從「消除蟲鼠通知」的最高罰則將由現時第2級罰款(5,000元)及每日100元,提高至第4級罰款(25,000元)及每日450元,以加強阻嚇力。
 
  會議由環境及生態局副局長黃淑嫻主持,與會者來自三個決策局和20個政府部門和機構。
 
2025年7月23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7時19分
即日新聞  

圖片

政府跨部門防治蟲鼠督導委員會今日(七月二十三日)召開第二十次會議,檢視蚊患最新情況和各部門的防治蚊患工作,並討論預防基孔肯雅熱的措施;以及檢視各部門防治鼠患的措施和《滅鼠約章》的推行情況,並討論善用「無鼠百分比」的數據以助部門處理鼠患黑點。會議由環境及生態局副局長黃淑嫻(右七)主持,與會者來自三個決策局和20個政府部門和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