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立法會十二題:戒煙支援服務及控煙教育
*******************
  以下是今日(七月二十三日)在立法會會議上郭玲麗議員的提問和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教授的書面答覆︰
  
問題:

  有意見指出政府近年推行多項控煙措施,其中的戒煙支援服務及教育工作相當重要。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是否知悉,過去三年每月醫院管理局轄下戒煙診所的服務人數,以及該等人士的成功戒煙率為何;

(二)有否統計第(一)項所述的成功戒煙人士的復吸煙率為何,以及有否為他們提供跟進及支援服務;如有,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三)過去三年衞生署資助非政府機構提供社區為本戒煙服務的以下資料:該等非政府機構名稱、服務類別、戒煙服務的參與人數,以及當中完成戒煙服務計劃並成功戒煙和未能完成整個服務計劃的人數為何;

(四)有否調查戒煙服務使用者對各項戒煙支援服務(例如戒煙輔導服務、藥物支援及中醫針灸戒煙服務)的滿意度和收集相關反饋意見;如有,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五)有否統計現時本港不同戒煙治療方法的使用比例為何;

(六)有否統計及評估投入的公共資源與戒煙服務成效的關係;如有,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及

(七)有否分別研究和分析未成年人士及成年人士吸煙的原因;如有,詳情為何,以及未來的控煙教育及宣傳策略將如何配合有關研究結果;如否,原因為何?

答覆:

主席:

  就郭玲麗議員提問,經徵詢醫院管理局(醫管局)後,現綜合回覆如下:

(一)至(六)推動戒煙是控煙策略的重要一環,衞生署負責協調本港提供的戒煙服務。衞生署除了設有綜合戒煙熱線處理有關戒煙的一般查詢和提供專業輔導,亦與本地大學合作設立熱線,特別為年輕的吸煙人士提供電話輔導服務。二○二二年至二○二四年間,衞生署綜合戒煙熱線分別處理了7 404個、9 684個和9 297個查詢,滿意度調查結果顯示超過九成受訪的服務使用者對服務整體滿意。

  戒煙服務方面,衞生署與非政府機構合作,提供免費和便捷的社區為本戒煙服務,包括輔導和由西醫(包括免費郵遞戒煙藥物服務)或中醫診症,以及為少數族裔、新移民、青少年和工作間的吸煙人士提供特定服務。衞生署會安排轉介吸煙者接受本港各類戒煙服務,包括上述社區為本戒煙服務或由醫管局轄下診所提供的戒煙服務。醫管局轄下的戒煙診所亦會幫助醫管局病人(特別是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戒煙。戒煙服務提供者會為接受戒煙治療的吸煙人士提供52周的跟進服務,以評估他們的戒煙情況。衞生署亦推出「戒煙達人」應用程式,戒煙人士可透過應用程式評估其尼古丁的依賴程度、訂下戒煙計劃、記下戒煙進度和取得對抗煙癮的貼士,協助維持無煙生活。

  二○二二年至二○二四年間,20 389名、27 709名和28 559名吸煙人士分別透過醫管局轄下的戒煙診所或社區為本戒煙服務接受戒煙服務(詳見附件)。服務使用者於開始戒煙後52周成功戒煙的比率(即服務使用者匯報自己錄得過去七天沒有吸煙的百分比)由20%至60%不等(註),與海外國家的數字相若,而衞生署和醫管局未有備存有關成功戒煙人士的復吸煙率相關數據。

  政府於去年六月宣布「控煙十招」,當中建議加強戒煙服務。現時戒煙服務已經擴展至全港十八區的地區康健中心/地區康健站,以便利戒煙者尋找最適合和便捷的戒煙方法。衞生署亦於今年資助多三個中醫戒煙服務提供者(由一個增至四個)營運以輔導和針灸戒煙為主的戒煙診所。社區為本戒煙服務下中西醫戒煙服務預計每年可用服務名額分別增至約2 600和4 000個。

  戒煙是一個具動態性的過程,成效會受社會和環境因素影響,例如過去數次增加煙草稅的經驗顯示,加稅幅度越大,致電戒煙熱線人數越多。另一方面,宣傳教育工作對協助吸煙人士成功戒煙尤為重要,因此「控煙十招」亦建議加強宣傳教育。衞生署致力推廣無煙文化,包括於大眾媒體和宣傳活動推動戒煙。該署自二○二一年推出「六月.戒煙月」活動,及後開始向有吸煙習慣的人士免費提供一星期戒煙藥物(尼古丁替代療法)試用裝,鼓勵吸煙人士嘗試戒煙和增加戒煙成功率,更新增中醫戒煙耳穴貼試用計劃,大部分試用耳穴貼的吸煙者認為有助於紓緩退癮徵狀。每年「六月.戒煙月」活動推行後,戒煙熱線電話查詢數字均明顯上升,可見吸煙人士的戒煙意欲有所上升。

  戒煙對任何年齡的吸煙人士均帶來裨益。目前已有多種被證實有效的戒煙療法,研究顯示通過輔導和藥物治療,戒煙成功率會大大增加。通過個人化和具針對性的戒煙服務,醫護人員將更有效協助吸煙者戒除煙癮,同時幫助政府更精準地推動戒煙。政府會繼續支援有意戒煙人士,亦會按需要持續投放資源加強戒煙服務和宣傳推廣工作,守護市民的健康。

(七)二○二三年主題性住戶統計調查(主題性調查)結果顯示,本港習慣每日吸食傳統捲煙的15歲及以上人士中,超過九成是受家人、朋友或其他人影響而開始吸煙。有鑑於此,政府一直積極進行公眾教育工作,推廣無煙環境。衞生署與香港吸煙與健康委員會、非政府機構和醫護專業人員合作針對年輕人宣揚無煙信息,包括聯同地區服務團體透過戒煙比賽、健康講座、訓練計劃和劇場節目,並透過互動教材和活動教室,向學生揭示煙草業推銷煙草產品的伎倆,以及教導他們抵抗朋輩壓力以拒絕染上吸煙習慣的技巧。

  主題性調查結果顯示,越年輕的組別吸食加味煙的比率越高,而首次吸煙時吸食加味煙的比率亦接近七成。科學證據說明添加了味道如薄荷或水果味的煙會降低對煙草危害的意識,增加非吸煙人士(特別是青少年)開始吸煙的機會,並令他們的煙癮更深和更難戒除。另外,醫務衞生局委託香港大學公共衞生學院於二○二三年進行有關學生吸煙情況的學校統計調查結果發現有吸食電子煙的中學生和吸食傳統捲煙的中學生比率相若(分別為1.1%),顯示電子煙在吸煙產品當中受年輕人群組歡迎。有研究指出電子煙可成為吸傳統捲煙的入門途徑。就此,「控煙十招」當中包括禁止加味傳統吸煙產品、禁止管有另類吸煙產品,以及禁止向18歲以下人士提供傳統吸煙產品和另類吸煙產品等。

  政府會繼續深化戒煙工作,並探討各項中、長期控煙措施,以循序漸進、多管齊下的方式,全方位杜絕煙草製品對社會的禍害,保障市民的健康,邁向「無煙香港」。

註:不同戒煙計劃的服務對象和治療方法(例如:輔導、藥物治療、中醫針灸等)有異,因此所錄得的戒煙率亦有所不同,吸煙人士應選擇最切合個人需要的戒煙服務/方法,以期成功戒煙。
 
2025年7月23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5時30分
即日新聞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