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七題:科技與生活科課程
***************
問題:
科技教育學習領域課程於二○一六至一七學年於初中級別全面實施,「科技與生活」是其中一個涵蓋的知識範圍。在初中階段,不少學校以科本學習模式,透過包括家政科等學科實施有關學習元素單元。而在高中階段,科技與生活科是選修科目之一,學生可選擇修讀關於「衣」(即「服裝、成衣與紡織」)或「食」(即「食品科學與科技」)的學習範疇,該等學習範疇可作為學生終身學習的基礎,為能力及性向不同的學生提供多種途徑,切合他們不同階段的需要,發展個人興趣。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過去三個學年全港18區每區有於初中階段(即中一至中三)開辦家政科的中學的以下資料:(i)學校名稱、(ii)資助模式(即官立、直資、私立及津貼)、(iii)類型(即男校、女校及男女校)、(iv)每年就讀該學科學生人數(按性別列出)、(v)有否於高中階段開辦科技與生活科(服裝、成衣與紡織學習範疇)及(vi)科技與生活(食品科學與科技學習範疇),以及(vii)是否設有家政室設施(以表一列出);
表一
區域 | (i) | (ii) | (iii) | (iv) | (v) | (vi) | (vii) | |||||
2022-2023學年 | 2023-2024學年 | 2024-2025學年 | ||||||||||
男 | 女 | 男 | 女 | 男 | 女 | |||||||
(二)過去三個學年全港18區每區有於高中階段(即中四至中六)開辦科技與生活科(服裝、成衣與紡織)和科技與生活科(食品科學與科技)的中學的以下資料:(i)學校名稱、(ii)第(一)項所述的資助模式及(iii)類型、(iv)每年就讀該等學科學生人數(按性別列出),以及(v)每年於香港中學文憑試應考該等學科的學生人數(按性別列出)(以表二列出);
表二
區域 | (i) | (ii) | (iii) | (iv) | (v) | ||||||||||
2022-2023 學年 |
2023-2024 學年 |
2024-2025 學年 |
2023年 | 2024年 | 2025年 | ||||||||||
男 | 女 | 男 | 女 | 男 | 女 | 男 | 女 | 男 | 女 | 男 | 女 | ||||
科技與生活科(服裝、成衣與紡織) | |||||||||||||||
科技與生活科(食品科學與科技) | |||||||||||||||
(三)現時於全港中學任教初中家政科或高中科技與生活科課程的教師的以下資料:(i)人數、(ii)年齡中位數、(iii)最小及(iv)最大年齡、(v)只任教初中家政科教師數目、(vi)只任教高中科技與生活科教師數目,以及(vii)同時任教該等學科的教師數目,並按職位(即科目主任及科目教師)列出分項資料(以表三列出);及
表三
職位 | (i) | …… | (vii) |
科目主任 | |||
科目教師 |
(四)據悉部分學校不再開辦初中家政科或高中科技與生活科課程,政府有否了解有學校維持開辦和不再開辦該等課程的原因分別為何;當局有否其他教育資源或計劃,鼓勵學生深入學習食物或衣飾方面的知識,進一步鞏固其在初中時所掌握的共通能力,並助其建構新知識,從而培養他們終身學習的能力;如有,具體詳情為何,以及學校對該等教育資源或計劃的反應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答覆:
主席:
科技教育是學校課程八個學習領域之一,當中包括六個必須涵蓋的知識範圍,而其中一個知識範圍為「科技與生活」。初中學生必須學習有關「科技與生活」知識範圍的學習元素;而高中學生可選修科技與生活科。
有關梁子穎議員的書面查詢,回答如下:
(一)及(二)在初中階段,所有學生必須修讀「科技與生活」知識範圍的學習內容,學校可就着學生需要,以不同方式推行課程。學校可透過獨立科目或以模組形式等涵蓋相關學習內容。根據學校提交資料,約有340間學校採用「家政科」或「科技與生活科」作為科名,以學科模式教授「科技與生活」知識範圍。亦有學校以模組形式落實「科技與生活」知識範圍的學習內容,透過落實相關內容推動及實施STEAM(科學、科技、工程、藝術和數學)教育,以突破學科的界限,擴闊學習的覆蓋面。為支援部分在初中未能全面提供「科技與生活」知識範圍學習內容的學校,教育局藝術與科技教育中心提供相關課程,讓學生參與,以切合學生需要。
高中方面,學生可選擇修讀「食品科學與科技」或「服裝、成衣與紡織」學習範疇。根據教育局二○二二/二三及二○二三/二四學年的「高中科目資料調查」,以及香港考試及評核局二○二三及二○二四年「香港中學文憑考試報考統計」(目前以上調查/統計尚未有二○二四/二五學年的數據),有關學校在推行科技與生活科的情況如下:
科技與生活科(服裝、成衣與紡織)
開辦該科學校數目 | 修讀該科學生人數 | 報考文憑試的 考生數目 |
|||||||
2022/23學年 | 2023/24學年 | 2022/23學年* | 2023/24學年* | 2023年 文憑試 |
2024年 文憑試 |
||||
5 | 5 | 男 | 女 | 男 | 女 | 男 | 女 | 男 | 女 |
24 | 116 | 24 | 110 | 6 | 28 | 8 | 37 |
科技與生活科(食品科學與科技)
開辦該科學校數目 | 修讀該科學生人數 | 報考文憑試的 考生數目 |
|||||||
2022/23學年 | 2023/24學年 | 2022/23學年* | 2023/24學年* | 2023年 文憑試 |
2024年 文憑試 |
||||
19 | 13 | 男 | 女 | 男 | 女 | 男 | 女 | 男 | 女 |
161 | 376 | 148 | 376 | 35 | 118 | 35 | 78 |
教育局沒有備存問題中有關每區學校初中修讀家政/科技與生活科,以及高中階段開辦科技與生活科的進一步分項數字。
(三)根據政府二○二四年九月的統計數字,全港約有440間公營及直接資助計劃的中學;而家政科/科技與生活科的教師人數約有430位,年齡介乎21至66歲,中位數為46歲。至於只任教初中/高中,以及同時任教初中和高中的教師數目,教育局未有備存。
(四)就落實科技教育「科技與生活」知識範圍,學校可因應其辦學宗旨及目標、教職員的專長、學生的背景及學習需要,於初中採用不同的課程推行模式,以及於高中決定是否開辦科技與生活科。
除高中科技與生活科,高中課程還包括約60個應用學習課程,當中不少與科技教育相關的,如時裝形象設計、甜品及咖啡店營運、西式食品製作、食品科技及營養,為學生提供更多元化的選擇。
教育局每年均為教授「科技與生活」知識範圍的教師提供專業培訓,包括研討會、工作坊及網上培訓;二○二四/二五學年共提供了17個相關的培訓項目,以增強教師規劃及實踐課程。同時,教育局通過專業社群活動,焦點小組討論,促進同儕交流,提升教師教學能量。教育局亦與專上院校和專業團體/機構合作,包括中華廚藝學院,為教師提供實踐和體驗的機會,以提升其創意及教學效能。
此外,相關的優質教育基金主題網絡計劃於本學年(二○二四/二五)啓動,為期三個學年,以「發展中學科技與生活科和家政科校本課程」為題,提升教師教授有關時裝設計元素的策略,協助學校發展具創新且切合學生需要的校本課程,以優化課程的推行及促進教師專業發展,並於本學年舉辦學生比賽及展覽,向公眾展示學生學習成果,反應良佳。
學與教資源方面,教育局持續更新「科技與生活」知識範圍相關的資源,如食品科學基礎、時裝設計基礎及形象塑造,為教師提供參考內容,以延展學生學習,提升學生進行探究的能力,並鞏固其共通能力。教育局每年亦出版「科技與生活科通訊」(www.edb.gov.hk/tc/tl/leaflets)及製作短片,為教師和學生提供相關的升學及就業資訊。
另一方面,教育局持續檢視「科技與生活」知識範圍的學習元素,如在課程中加強創新科技的應用及可持續發展學習元素;並透過與不同持份者協作,推展教師專業培訓,以切合學生學習需要。
完
2025年7月23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2時38分
香港時間12時3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