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出席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就規管網絡預約出租汽車服務的立法建議的開場發言(只有中文)
*************************************************
  ​以下是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今日(七月十八日)出席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就規管網絡預約出租汽車服務的立法建議的開場發言:

主席、各位委員:

  經網約平台預約個人化點對點服務的出行模式在世界各地已相當普及,香港亦不例外。今屆特區政府抱着破局的決心,踏出重要一步,解決這個十一年多的爭議。政府提出的規管網約車服務框架,將市民利益放在首位,目標是讓市民出行更加安全,有更多選擇、更優質的點對點交通服務。同時,點對點服務的其中一個重要持份者就是司機,我們亦會兼顧司機的生意,促進點對點交通服務整體健康、平穩和有序發展,希望為整個行業帶來全新氣象。

  網約車的議題複雜,牽涉不同考慮因素和不同利益,不同持份者的意見紛陳。我們聽到不少人認為網約車服務質素相對的士較好,但也聽到亦有很多市民都習慣了在街截的士,或者去的士站截的士,以切合他們的出行需要,帶來一定程度的方便。不過,就算有不同意見,有一點社會上的共識是非常明顯清晰的,就是政府應該早日規管網約車服務,以保障乘客安全和權益,滿足和便利市民出行需要,並為個人化點對點交通服務市場締造一個良性的競爭環境。正因如此,今天我們提出的建議,就是希望在這個共識的基礎上建立規管框架,以便在下一步聚焦處理其他技術細節或社會上存在較多不同意見的課題。

  網約車的發展涉及多方面的平衡,包括最重要當然是乘客的安全和保障、公共交通系統效率、道路容量管理、剛才特別提到司機的生意,以及的士業界和網約車平台兩者的競爭互動環境,絕非簡單一刀切就能簡單解決。我們必須制定一套能夠全面保障乘客安全、令公共交通系統保持高效運作的制度。我相信這個亦是市民期望政府和立法會各位同事能努力一起做到。

  的士與網約車不是「零和博弈」,而是共存互補。在行政長官本周初提到的七項大原則下,我們致力構建一個促進良性競爭的經營環境,讓的士和網約車行業各自發揮優勢,共同提升香港點對點服務的水平。文件羅列了我們很多分析和考慮,我在此不重複。不過我也想特別強調三點。第一,我們提出的框架,其中一個目標是希望做到有效規管網約車服務的同時,亦不會窒礙將來業界的發展。我們會要求平台符合指定的入場門檻,包括營運經驗、財力證明和資本投入。我相信大家都會認同,這會有助確保將來的營運商具備合適的能力,提供優質服務。我們亦要求平台在港註冊、建立本地管理團隊、就車輛和司機進行盡職審查、監察服務質素、確保資訊安全,以及向政府提交必需的營運數據。平台服務表現將納入政府運輸署作為監管者的中期評估,確保合規與持續改善。這些牌照要求與其他城市做法相若,目的是為保障乘客安全和利益。因此,我相信清晰的規管框架對平台公司是最重要,亦透過平台之間的競爭令服務進步,惠及市民。我們初步估計,也有接觸一些現在營運的平台公司,或者有興趣營運的公司,我們認為按我們在所提出的大框架之下就平台方面的要求和資格,估計日後大概會有數個網約車平台公司能夠符合申請資格和入場門檻,可以在香港提供服務。

  第二,我想強調的是,我們建議的規管框架的另一目的,是透過為網約車平台、車輛和司機引入牌證要求,從而締造良性競爭環境,消除不確定性,讓的士業界和網約車可以平穩並存發展。這亦回應的士業界一直以來的重要訴求。首先,的士營運優勢,包括街上截乘、的士站、24小時營運不變;其次,正如特首提出的七大原則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們希望透過這個規管網約服務的框架,能夠為的士業界營造和提供一個新的網約營運的環境,亦可以提升他們提供的網約服務。另一方面,目前不少司機在一些不合法的情況下提供服務。如果能夠提供一個合法合規的情況,不單是司機提供服務時會放心,市民也會安心。

  第三,關於大家都關注的網約車牌照數字。要思考這個複雜的問題,起點必然是香港現行得來不易的高效公共交通系統。香港城市發展密度高,高效的公共交通系統至為重要。現在每日有近九成的市民透過公交出行,比例位居世界前列。政府需要審慎制訂網約車牌照的發放總量,以免因供應過多引發交通堵塞或惡性競爭,例如我們不會想看到市民有車坐,但只是把時間都花在路上塞車,或因供應過量造成內卷或帶來惡性競爭,例如割喉式減價,反而令整體司機生意受影響等等。不過我也要強調,提供網約車的規管框架,正正希望能令市民的乘車體驗得到提升,亦可以方便召車,所以我們會多聽意見,亦是一個需要多角度審慎思考和論證的課題。有了一個清晰的規管框架,令不同的持份者都有一個清晰的基礎去提供意見,我相信當我們進一步討論的時候,就會更加聚焦和具體。

  在訂定網約車服務數字時,可以和大家分享,我們會考慮多個因素,包括市民的召車體驗、平台營運需要包括營運模式,或從事提供服務的司機的營運模式、公共交通運作的效率,以及道路承載力等。政府當然會持續監察市場運作、市民回饋、業界的意見,適時考量這個問題,日後會適時檢視整個供應和發牌的細節。

  政府會邀請交通諮詢委員會工作小組由現在至八月中繼續收集的士業界、網約車平台公司及市民的意見,並適當地在主體法例修訂中反映。今日的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是一個重要的場合,容許我們能夠聽到各位議員提供的寶貴意見。如果今日得到交通事務委員會原則上的支持,我們會爭分奪秒,馬不停蹄,籌備我們的法例修訂工作。目標是在今年第三季向立法會提交主體法例修訂,爭取於本立法年度內完成審議法律程序,訂明原則性和大框架事宜。

  至於其他技術細節,包括對平台、車輛和司機在營運模式、硬件配套和相關牌證要求等事宜,我們會繼續和各持分者聚焦討論磋商,並適當地納入附屬法例的修訂或之後的牌證條件當中。

  主席,我們相信,透過這套規管制度,市民將享有更加安全、更多選擇、更高質素的出行服務,而的士業界以至整體點對點服務行業亦可以持續健康發展。我和團隊的工作目標和原則、願望,是求共識、找共通、取平衡,以民為本,做到安心出行,行業可以並存互補、持續發展。我們非常樂意聽取議員的意見和解答議員的提問,謝謝!
 
2025年7月18日(星期五)
香港時間15時38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