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立法會: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就「構建長者友善生活環境」議員議案總結發言(只有中文)
***************************************
  以下是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今日(七月十七日)在立法會會議就「構建長者友善生活環境」議員議案的總結發言全文:

主席:

  我要再次感謝易志明議員以及提出修正案的鄧家彪議員、李世榮議員和張宇人議員。關於建立長者友善社區明顯地是議會很關注的議題,因此非常多議員曾發言。我想藉此機會就與社福有關的三方面作簡單回應,希望用數分鐘時間由遠至近、由闊到窄談一談。

  第一,對長者而言,最重要是為健康活潑的一群締造積極樂頤年的環境,這包括政府提供金錢方面的資助——現時香港每四名長者就有三名正領取政府不同形式的資助。大家想起社會福利署(社署)就會認為是較守舊、躲在背後工作的政府部門,但其實我們與銀行關係很密切,平均每日有二至三億元援助是通過社署發放予全港超過120萬名長者。這數目相當龐大,足證政府付出大量資源及努力,務求令長者在晚年活出精彩、活得放心。

  另一方面,政府在全港有200多間遍佈各區、不同形式的津助長者中心,包括長者地區中心及長者鄰舍中心,亦能協助長者擴闊社交網絡,減低其孤獨感。此外,我亦很積極鼓勵有能力的長者工作,最近推出的再就業津貼試行計劃亦見成效。接獲的申請中已錄得約23 000宗就業個案,當中約四分一為60歲或以上,我們會持續努力。

  第二,我留意到多位議員提及樂齡科技,這課題在數年前不太多人熟悉。通過政府及社福機構,尤其是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的積極推廣,包括每年均會舉辦樂齡科技博覽暨高峰會;政府亦先後兩次、共投放20億元予樂齡及康復創科應用基金,令樂齡科技廣為社會認知。下一步要做的是如各位所說,將其廣為推廣,令長者及殘疾人士均能受惠於樂齡科技。我亦非常同意多位議員提及,在過程中應更善用本地及內地創科企業,這是我們未來的工作重點,務求令本地創科企業有市場之餘,亦可借鑑內地創科企業高性價比的優勢,創造比現時更大的效益。我們會朝這方向走,希望使樂齡科技更「入屋」——現時已容許相關服務單位申請樂齡及康復創科應用基金,購置合適科技產品供用家借回家中使用,我們亦會在這方面持續努力。

  第三點我想藉此機會談及的是大家很關心的照顧者。我在數日前宣布正式啓動試行計劃,將醫院管理局及社署的數據互通,初期會集中為8 000多名正領取低收入照顧者津貼的家庭提供協助。同時,我們很快會利用房屋署將獨老、雙老或有需要家庭的數據告知社署,然後通過關愛隊定點找出有關家庭提供協助,當中牽涉的戶數約有20萬之多,務求為有需要家庭提供較直接協助。我們已選取觀塘區及沙田區為試點,有關計劃即將推行,粗略估算單在觀塘區已有逾11 000戶、沙田區則有約5 000戶。大家會關心如此龐大的戶數如何定優次,我們會先集中關懷75歲或以上的家庭,然後再處理其他長者個案。希望大家共同努力,構建長者友善的生活環境。

  多謝主席。
 
2025年7月17日(星期四)
香港時間17時52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