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法會:醫務衞生局局長就恢復二讀辯論《2025年輔助醫療業(修訂)條例草案》發言(只有中文)
********************************
以下是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教授今日(七月十六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就恢復二讀辯論《2025年輔助醫療業(修訂)條例草案》的發言:
主席:
我衷心感謝法案委員會主席林哲玄議員、副主席陳永光議員,以及委員會的各位委員、立法會秘書處和法律顧問,讓《2025年輔助醫療業(修訂)條例草案》(《條例草案》)的審議工作得以順利進行。我亦非常感謝剛才在二讀辯論過程中,多達14議員先後發言表示支持《條例草案》,以及提出許多寶貴意見。
《條例草案》於今年三月提交立法會首讀及二讀,主要建議包括:
(一)以醫療界別常用的「專職醫療業」一詞取代過往「輔助醫療業」的稱號,反映業界在醫療體系日益重要及專門化的角色;
(二)容許患者在指定條件下,無須醫生轉介直接尋求物理治療和職業治療服務,亦即「免轉介」安排;
(三)容許特定的專職醫療業人員接受中醫師轉介,推動跨專業協作;
(四)開闢新途徑引入非本地培訓的專職醫療業人員,應對本地公營醫療體系日益增加的服務需求;
(五)把持續專業發展訂為所有專職醫療業人員續領執業證明書的強制要求;以及
(六)更改管理局(輔助醫療業管理局,將易名為專職醫療業管理局)及五個專業管理委員會的組成和結構,以更好規管業界及推進跨專業協作。
「免轉介」接受物理治療及職業治療服務
今次的法例修訂,對基層醫療發展的意義非常重大。「免轉介」接受物理治療和職業治療服務的安排,能讓專職醫療業人員的專業技能在醫療體系,特別是基層醫療,得以更充分的發揮。一方面市民接受服務更便捷,另一方面我們亦通過法例指明容許物理治療師和職業治療師直接提供服務的特定情況,確保情況得到妥善處理及跟進,從而保障市民的最大利益。
在法案委員會審議《條例草案》時,對「免轉介」安排有不少討論。我們在會議上已對議員和業界提出的意見作出回應,在落實「免轉介」安排的詳情方面,我希望藉此機會向立法會報告,就臨床指引或跨專業協作安排而言,基層醫療署已成立專責小組,負責制定適用於基層醫療系統中,評估與處理常見肌肉骨骼疾病的相關臨床指引。小組成員包括物理治療師管理委員會、專業團體例如香港物理治療學會、香港物理治療師協會、學術界例如香港理工大學)、醫院管理局(醫管局)、地區康健中心,以及香港家庭醫學學院的代表等。小組已於今年五月召開首次會議,正式啓動臨床指引的制定工作。正如我們在審議《條例草案》時表示,臨床指引公布前將會做好諮詢業界的工作。指引的首階段將涵蓋多個重要範疇,以確保其可行性。
此外,我們亦會做好向基層醫療專職醫療業人員宣傳教育的工作,通過多方渠道,確保業界能充分了解並遵守指引中的要求,在令市民接受更便捷的服務的同時,亦能保障患者安全及服務質素。專責小組的目標是在今年內完成首份臨床指引的草擬工作,讓物理治療師管理委員會在適當修訂專業守則後落實執行。
容許專職醫療業人員接受中醫師轉介
對中醫業界而言,今次修例亦是意義非凡。容許專職醫療業人員接受中醫師的轉介,將進一步促使中醫師成為本地醫療服務的重要一員。未來,中醫師可按照臨床需要轉介病人接受放射及化驗診斷服務,以及物理治療和職業治療服務,除有助提升中醫臨床診斷的準確性及協助監察療效,亦可讓病人更及時地得到跨專業的適切治療。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和相關專職醫療業的管理委員會已經展開一系列對接工作,以商討在轉介情況下,雙方專業在知識、技能、專業能力和操守等方面須達到的專業標準,務求在《條例草案》通過後一年內,就個別基礎轉介項目的細節達成共識,更新各自的專業守則並落實安排,其後逐步有序擴展轉介安排至其他較複雜的項目。
鞏固專職醫療業人手
在鞏固專職醫療業人手方面,繼我們早前為醫生、牙醫、護士開闢新註冊途徑,今次《條例草案》為合資格非本地培訓專職醫療業人員新增「有限度註冊」的新途徑,容許他們受聘於指定機構,包括醫管局、衞生署、基層醫療署、香港中醫醫院,以及培訓機構,從事訂明類別的工作。有限度註冊的有效期最多為三年,期滿後視乎指定機構的人力狀況可申請續期,但不能自動過渡至正式註冊。引入非本地培訓的醫療專業人員,是為了填補公營醫療體系人手不足的情況,僱用機構必須優先聘用本地培訓專職醫療業人員。
醫管局首階段將聚焦引入50至100名合資格非本地培訓專職醫療人員在醫管局工作,這些非本地培訓的醫護人員不會取代本地的人力資源。
專業規管和發展
在專業規管和發展方面,《條例草案》將持續專業發展訂為專職醫療業人員的強制要求,以維持及提升專職醫療業整體的專業水平,並更改管理局及其轄下五個管理委員會的組成和結構,以更好規管業界及推進跨專業協作。
在今次修例過程中,政府就各項建議進行了大量諮詢工作,涵蓋五個專職醫療業、醫學界、中醫界、基層醫療從業員,以及病人組織等。不同業界人士對《輔助醫療業條例》(《條例》)修例的不同部分提出了不少建議,有部分共識基礎較扎實的,我們今次在修例中已一併處理。現時的《條例草案》是吸納了不同界別人士的意見而得出的最大共識。我期望議員能夠支持通過二讀《條例草案》,以及我稍後動議的修正案。
至於其他今次修例未能處理的議題,包括修訂個別專業的名銜及執業範圍等,政府建議業界可先在專業內外諮詢持份者,包括專職醫療業管理局、相關專業的委員會,及與該專業具協作關係的其他專業,以凝聚共識。政府會繼續與業界保持溝通,確保《條例》與時並進,配合業界的最新發展。
多謝主席,我謹此陳辭。
完
2025年7月16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8時5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