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立法會:環境及生態局局長就《2025年氣體安全(修訂)條例草案》恢復二讀辯論發言全文(只有中文)
************************************************
  以下是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今日(七月十六日)在立法會會議就《2025年氣體安全(修訂)條例草案》(《條例草案》)恢復二讀辯論的發言全文:
 
主席:
 
  《2025年氣體安全(修訂)條例草案》今日得以恢復二讀辯論,我衷心感謝法案委員會主席李浩然議員、委員會議員及立法會秘書處的支持和努力,讓《條例草案》的審議工作得以順利進行。我亦十分感謝今日發言的議員提出的寶貴意見及大家對《條例草案》的支持。
 
修例目的
 
  國家一直積極擔當大國責任,在全球氣候治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中國早於二○二○年已表明會努力爭取在二○三○年前碳排放量達峰,並於二○六○年前實現碳中和。為了減少碳排放,香港自從一九九七年回歸祖國,已經不再建設新的燃煤發電機組,逐步以天然氣和零碳能源,包括從內地引進核能,取代燃煤發電。經過多年努力,香港的碳排放量已在二○一四年達峰,在二○二三年,香港的碳排放量已較峰值減少約四分之一。為配合國家「雙碳」目標,特區政府的中期目標是在二○三五年前把香港的碳排放量減半,並於二○五○年前實現碳中和。
 
  氫能是一種具減碳潛力的新能源,燃燒時不會產生碳排放,其零碳排放的特性備受國際社會關注。政府已於二○二四年六月公布《香港氫能發展策略》,提出按照「完善法規」、「制訂標準」、「配合市場」以及「審慎推進」四個策略,營造有利本地氫能發展的環境,讓香港把握氫能在世界不同地方,尤其是國家近年不斷發展所帶來的環境和經濟機遇。
 
  《條例草案》的目的,是透過修訂《氣體安全條例》(第51章)(《條例》),建立一個規管架構,規管用作或擬用作燃料的氫氣的進口、生產、儲存、運送、供應及使用。我們期望《條例草案》能夠為本地氫能產業提供清晰的法律框架和穩定的規管環境,讓本地及國際投資者能夠更有信心地在香港發展氫能相關業務。
 
《條例草案》的主要建議
 
  氫氣作為燃料,其性質及供應鏈與其他現時受《條例》規管的氣體非常類似。鑑於《條例》過往對於各類氣體燃料在香港的規管一直行之有效,亦為業界所熟悉,因此我們建議修訂《條例》,全面有效地規管作為燃料的氫氣在香港的進口、生產、儲存、運送、供應和使用。政府建議的修訂有以下五個範疇:
 
(一)在《條例》下修改「氣體」的定義,把作為或擬作為燃料以推進車輛、列車或機械等的「受規管氫氣」,納入《條例》的規管框架;
 
(二)在《條例》中加入新訂定義,為各規定提供釋義,包括「氫氣儲存器」、「運載氫氣車輛」、「氫燃料電池」、「氫氣裝置」、「氫氣喉管」,以及「氫氣系統」等;
 
(三)將「受規管氫氣」納入氣體安全監督的職權範圍以行使執法權力,包括發出敦促改善通知書,以及向氫氣系統的指明實體、氫氣裝置的擁有人或運載氫氣車輛的車主獲取資料等;
 
(四)賦權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就「受規管氫氣」及相關事項訂立新的附屬法例;及
 
(五)修訂《危險品條例》,將所有受《條例》規管的氣體,包括煤氣、石油氣、天然氣及「受規管氫氣」,摒除於《危險品條例》的牌照規定之外,以理順《氣體安全條例》及《危險品條例》的管轄範圍和運作,兩條條例的修訂會同時生效以確保無縫銜接。
 
  至於船隻和飛機方面,雖然使用氫氣作為燃料的船隻或飛機,包括無人機,受航運和航空有關的條例規管,但在陸上為船隻或飛機提供氫氣的相關設施,如加氫站、氫氣管道、氫氣容器等,將會屬於條例草案的規管範圍。機電工程署會與各相關部門緊密合作,根據實際應用場景進行深入溝通,確保每個環節的無縫配合。
 
  另外,在氫能產業人才培訓方面,機電工程署一直積極尋求與專業機構及供應商合作,探討為氫燃料系統技術人員及從業員設立培訓課程。職業訓練局與中國檢驗已於二○二四年六月十四日簽訂戰略合作關係備忘錄,以及與氫燃料系統生產商重塑能源於二○二四年六月十八日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同承擔起培育人才的重任,培育更多專業的氫能技術人才,持續提升從業員的安全認知及技術水平。
 
諮詢及立法會工作
 
  我們早於二○二四年二月起就《條例草案》作廣泛諮詢,包括氫能相關的公司、從業員、專業團體、認證團體、以及培訓機構等。我們也在二○二五年一月徵詢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的意見。持份者和事務委員會均普遍支持修訂建議。我在此感謝委員的支持和意見。
 
  自我們在四月十六日將《條例草案》於立法會首讀以來,法案委員會於今年五月至六月期間舉行了四次會議深入審議《條例草案》,從政策原意、《條例草案》的實施、法律草擬等多方面深入討論,並提出許多寶貴的意見。政府經審慎考慮後,根據委員的建議,提出九項修正案,讓法律條文更為清晰易明。我將會在全體委員會階段說明修正案的內容。
 
落實時間表
 
  《條例草案》如今日獲得立法會通過,我們將會先徵詢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再按「先訂立、後審議」程序,在二○二六年內把規管「受規管氫氣」的附屬法例草案提交立法會審議。
 
結語
 
  主席,我們期望通過是次修例,建立一個全面及完整的規管框架,除了加強保障公眾安全外,更可以為業界營造有利本地氫能發展的環境,鼓勵更多內地以至世界各地的新技術及產品在香港進行試驗和示範,未來我們會在制定與國際標準接軌的綠氫認證,擴大應用氫能的場景,包括生產綠氫的示範點,以及探索把氫能納入碳市場,這方面我們會繼續努力。讓我們善用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優勢,推動香港成為氫能源技術的示範基地,為國家「引進來、走出去」。
 
  我謹此陳辭,懇請各位議員支持及通過《條例草案》。
 
2025年7月16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7時21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