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立法會一題:疏導陸路口岸的人流
***************
  以下是今日(七月十六日)在立法會會議上林順潮議員的提問和保安局局長鄧炳強的答覆︰

問題:

  據報本年四月訪港內地旅客數字按年增長百分之十三,而政府於去年一月回應本人質詢時表示,會就重要節日延長口岸開放時間與內地部門保持緊密溝通,其後亦表示會進一步檢視會否延長部分口岸平日的通關時間。關於疏導陸路口岸的人流,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鑑於近月有數個大型演唱會同日舉行,完場後有大批旅客經落馬洲口岸過境,人潮持續至凌晨,政府會否考慮於大型演唱會舉行日子,延長羅湖口岸的通關時間至翌日凌晨二時,並相應延長港鐵東鐵綫服務,以提升來港觀賞演唱會旅客的旅遊體驗;

(二)會否盡快與內地部門商討,延長香園圍管制站及落馬洲支線管制站的通關時間;及

(三)鑑於香園圍管制站在平日及假日的客流已比設計容量超出逾倍,政府有否考慮推出長遠措施以疏導人流,例如再加建自助出入境檢查系統e-‍道,令數量增加至與內地方面相若?

答覆:

主席:

  隨着粵港市民跨境往來愈趨頻繁,民間交流亦愈見緊密。除了港人喜歡在周末或長假期到內地旅遊,我們亦樂見內地訪港旅客人數持續上升。今年上半年,約2 360萬訪港旅客人次中,內地旅客佔逾七成,約1 780萬人次,按年增加一成,當中不少是來港參與國際娛樂及體育盛事活動。面對持續增長的通關需求,特區政府一直密切監察各邊境管制站的運作,並積極提升口岸通關能力,便利香港與內地居民雙向奔赴。

  就林順潮議員的提問,經諮詢運輸及物流局及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後,現答覆如下:

(一)及(二)為了讓參與大型演唱會的市民和旅客獲得更佳體驗,各相關部門和機構會就每個大型演唱會商討各項細節安排,例如根據演唱會人數、性質、結束時間和票務情況等因素進行評估及人手資源部署,制定並落實人流管控、信息發布、交通疏導及口岸安排。

  總結過去運作經驗,為更有效疏導大型演唱會結束後經陸路離境的旅客,口岸部門會就大型演唱會作超前部署,預先評估跨境旅客流量並作出相應安排,例如入境事務處(入境處)會因應旅客流量估算適當調配人手加強服務、運輸署會提前與港鐵、本地及跨境公共交通營辦商協調,按預測人流加密班次,並與主辦單位協調,預先透過社交平台以及在演唱會當日場館內發布過境交通資訊。相關部門亦會實時監察各管制站的情況,靈活調配人手加開檢查櫃枱及通道,並與內地口岸相關部門透過已建立的口岸熱線及即時通報機制緊密聯繫,確保口岸運作暢順。
 
  晚間大型演唱會完結後,跨境旅客可經羅湖管制站、深圳灣口岸、落馬洲/皇崗口岸及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過關。就落馬洲/皇崗口岸,我們留意到跨境旅客主要於大型演唱會結束約45分鐘後陸續抵達口岸,回內地人潮大致於1.5小時內疏導完成。據最近觀察所得,大型演唱會完結後,相關邊境管制站過境人流較多,但運作大致暢順有序。整體而言,現時邊境管制站的服務可配合旅客需求。

  延長通關時間牽涉兩地口岸運作,須審慎考慮一籃子因素,包括實際需要、兩地資源的有效運用、人手安排及交通配套等。在現行落馬洲/皇崗口岸及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提供24小時旅客出入境清關服務基礎上,我們會繼續密切留意旅客通關需求,視乎實際需要適時與內地有關當局協商延長個別口岸的旅檢通關服務時間。

(三)香園圍邊境管制站作為首個採用「人車直達」設計的管制站,自二○二三年二月開始客運通關服務後一直深受市民歡迎。今年截至六月,該管制站日均出入境人次為約78 000人次,周末及假期期間,日均出入境人次超過91 000人次,是管制站設計流量的三倍。

  為提升香園圍管制站的通關能力及效率,相關部門一直採取各項措施,包括靈活調配人手、優化工作流程,以及善用資訊科技等。入境處已於去年六月將該管制站入境大堂的部分傳統櫃枱改建,令入境大堂的e-道數目由14條增至18條,傳統櫃枱數目由九個增至12個。

  因應旅客流量持續增長,入境處現正於該管制站離境大堂進行優化工程,工程完成後e-道數目將由14條增至18條。於工程期間,入境處於離境大堂增設了四個臨時櫃枱,務求將工程影響減至最低。我們並正研究進一步增加e-道及傳統櫃枱的數目。

  最後,我呼籲旅客及市民留意政府於不同平台發布的資訊,預先查閱入境處、運輸署及深圳和珠海當局的相關網頁、流動應用程式及小程式等,了解口岸過關狀況,盡量錯峰出行,減省輪候時間。我們並會與相關部門研究進一步優化網上發布的口岸資訊,便利市民預早規劃行程。
 
2025年7月16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3時14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