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法會十四題:支援戲院行業
*************
以下是今日(七月十六日)在立法會會議上陳沛良議員的提問和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的書面答覆:
問題:
有意見認為近月本港多間戲院相繼結業,業界面對經營成本上升、串流平台競爭等挑戰,戲院結業潮恐會持續蔓延。另一方面,戲院作為電影的重要展示平台,以及市民消費及文娛的重要場所,行業的長遠發展亟待政府支援。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有否統計過去五年每年戲院結業及開業的數目分別為何;
(二)有否統計目前全港18區各區戲院的以下資料:(i)戲院數目、(ii)可提供座位數目、(iii)每千名人口可享用的座位數目、(iv)銀幕數目,以及(v)平均票價;該等數據與五年前的數據的比較為何;
(三)針對「零/少戲院」的地區,政府會否參考早年做法,在個別出售土地的賣地條件中,加入設立電影院的規定,並訂明不得在營運電影院的首七年內更改電影院作其他用途;有否制訂措施增加戲院的供應;如有,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及
(四)由文創產業發展處贊助並自二○二三年起舉辦的全港戲院日的以下資料:每年的(i)參與戲院數目、(ii)放映場次、(iii)入場觀眾人次、(iv)票房收入,以及(v)政府的資助金額;有否評估全港戲院日對支援戲院行業發展的成效;當局有否其他進一步措施支援戲院行業?
答覆:
主席:
就陳沛良議員的提問,我現回覆如下:
(一)及(二)截至二○二五年七月十日,全港共有52家電影院,較二○二○年(即五年前)減少九家(15%)。雖然近年結業的電影院數目有所增加,但亦有不同營運商先後接手經營。過去五年電影院結業及開業的數目以及平均票價詳見附件一。
目前,全港18區除黃大仙區外均有電影院。至於黃大仙區內早前結業的電影院已獲新營運商接手經營,將於七月中開業。二○二○年及二○二五年全港各區電影院、銀幕、座位及每千人口座位數目的比較載於附件二。
(三)過去兩年電影院面對多方面的挑戰,包括串流平台的興起、環球影業的不景氣、欠缺具市場號召力的電影、電影院租金和運作成本高昂、觀眾觀影和消費習慣的轉變等。此外,本港的電影市場和環球電影市場一樣,都在適應疫情過後所帶來的各種轉變與挑戰。儘管過去兩年有不少電影院結業,我們亦見到新電影院開業,把握商機。政府會繼續密切留意電影院業的困難和需要,並與業界保持緊密溝通。事實上,政府推行的「全港戲院日」(戲院日)和「10.1半價睇好戲」(半價睇好戲)正是針對電影院業的支援措施。此外,政府對電影業提供不同層面及性質的支援,包括人才培訓、推行多項電影製作支援計劃等等,亦令電影院業受惠。然而,電影院的供應及營運應由市場主導,政府現階段沒有計劃在土地拍賣時加入要求設立電影院的規定。
(四)戲院日和半價睇好戲為香港電影市道注入活力和信心,效果顯著。透過提供票價優惠,戲院日及半價睇好戲廣泛地向全港市民推廣電影文化,讓市民以相宜價格一家大小或與朋友到電影院享受觀影樂趣,培養他們到電影院欣賞電影的習慣,長遠拓展觀眾群,對電影業帶來裨益。政府及香港戲院商會都認為活動成效顯著,市民入場人次較同期大幅增加,並多次打破過往同期的入場人次和票房紀錄,為電影院業新增客源;而中小型或非主流電影都在活動中獲得更多觀眾的關注。此外,近期在票價優惠活動當日,有不少戲院的周邊食肆及商店也提供優惠,在進一步刺激觀眾進入電影院觀賞電影之餘,亦帶動周邊消費,讓電影院、電影業界,以致商戶及市民等多方受惠。戲院日和半價睇好戲自二○二三年推出後的參與戲院數目、放映場次、觀影人次、票房收入及基金資助額詳見附件三。
戲院日和半價睇好戲兩個票價優惠活動得到社會和電影市場的非常正面評價。政府會繼續透過文創產業發展處及電影發展基金支持香港電影提質、提量,從源頭出發,支持香港電影製作,期望以優質的香港電影為市場注入信心和活力。與此同時,政府將繼續透過資助不同項目及活動拓展本地觀眾群,培養市民到電影院觀賞電影的習慣,務求協助香港電影業、電影院業穩健發展。
完
2025年7月16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2時2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