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十六題:協助殘疾人士出行的流動應用程式
**********************
問題:
關於協助殘疾人士出行的流動應用程式,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現時涉及資助軟件及應用程式開發的政府資助計劃中,有哪些獲資助項目與協助殘疾人士無障礙出行相關(以表列出);
(二)政府有何計劃(例如透過資助),整合、增強及連結現有協助殘疾人士無障礙出行的流動應用程式,以使資源用得其所及令該等應用程式更有效為殘疾人士服務;及
(三)鑑於地政總署自二○二○年起研發三維數碼地圖,當中功能包括為有不同出行需要的人士提供無障礙路線規劃,政府如何推廣公私營機構善用該數碼地圖,並找出未完善的通行地點,以為日後改善及更新有關軟硬件(例如相關流動應用程式及無障礙設施)提供基礎?
答覆:
主席:
政府致力為有需要的殘疾人士提供適切的支援和協助,以利便殘疾人士出行,幫助他們全面融入社會。就議員的提問,經諮詢相關政策局,我綜合答覆如下:
(一)政府設立的智慧交通基金和社會創新及創業發展基金均有為協助殘疾人士無障礙出行的項目提供資助,相關項目資料分別載於附件一及二。
(二)數字政策辦公室就政府開發的流動應用程式已發布《流動應用程式實務指南》,要求各政策局/部門(局/部門)在推出流動應用程式後須作定期檢討,並以具成本效益的方式更新及整合現有的流動應用程式。
舉例說,地政總署於二○一六年推出專為視障人士而設的手機應用程式「香港有聲地圖」,以語音讀出地圖上附近的資訊,視障人士亦可利用手機的語音功能輸入所需指令,應用程式可隨即讀出相關結果。為善用資源,地政總署計劃將「香港有聲地圖」的相關功能整合至該署管理的另一地圖應用程式「地理資訊地圖」內。隨著「智方便」小程序平台於今年內推出,各局/部門亦必須優先考慮將流動應用程式遷移或整合主要功能於「智方便」平台上,令市民可以便捷地使用所需的應用服務,無須額外下載安裝應用程式,以加強政府流動應用程式的整合。
此外,二○二一年發展局在多個非政府機構、港鐵公司及九龍東地標式購物商場的支持下,開發了「為視障人士/有需要人士設計的智慧出行導航工具」概念驗證,提供無障礙導航體驗。該工具利用室內地圖,實現室內外無縫導航,幫助使用者輕鬆瀏覽環境並互動,提高他們的獨立性和移動能力。這項功能於二○二三年一月以「暢行助手」在「我的九龍東」手機應用程式中推出。發展局會繼續探討將此概念擴展至更多地區,讓有需要人士出行時能更自主自在。
運輸署亦於二○二四年四月起,因應平等機會委員會就提升香港整體通達程度的建議,加強流動應用程式「香港出行易」無障礙路線的功能,將無障礙路線選項由步行模式擴展至公共交通工具模式。當市民選擇以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時,「香港出行易」可規劃視覺輔助路線或行動輔助路線,讓市民掌握前往車站沿途的無障礙通道(例如升降機、斜道、天橋的位置),以便殘疾人士可以更有效規劃行程,自主出行。
此外,香港天文台(天文台)多年來一直積極響應及支持無障礙網頁設計,由天文台內部研發的流動應用程式「我的天文台」亦已採用無障礙網頁設計準則,支援讀屏軟件、圖片說明文字及大小字體選擇等功能,方便各界人士(包括殘疾人士)在出行前瀏覽「我的天文台」,了解最新的天氣情況。天文台會繼續為流動應用程式加入無障礙功能,進一步加強天氣服務。
(三)地政總署及發展局空間數據辦事處一直經由不同渠道(例如講座及工作坊)向公私營機構推廣三維數碼地圖應用,闡釋其帶來的發展機遇。作為三維數碼地圖的重要組成部分,三維行人道路網匯集豐富路徑資訊,例如道路名稱、坡度、長度、沿途障礙物分佈及公共升降機開放時間,並整合政府設施入口的輪椅通行資訊及公共升降機數據,為不同出行需要人士提供無障礙路線規劃。地政總署及發展局空間數據辦事處會持續與各持份者(包括社福機構及服務殘疾人士的組織)溝通,因應持份者的需要聯絡相關公私營機構,促進跨機構資訊交流與協作,共同優化三維行人道路網,提升公共出行的便捷性。
完
2025年7月16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1時23分
香港時間11時2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