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立法會九題:智能回收系統先導計劃
****************
  以下是今日(七月十六日)在立法會會議上盧偉國議員的提問和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的書面答覆︰
 
問題:
 
  環境保護署(環保署)從二○二二年年中開始擴展「智能回收系統先導計劃」(先導計劃),並由該年底起在部分「回收環保站」和「回收便利點」開始逐步配備智能回收箱和自動禮品兌換機。智能回收箱亦於二○二三年三月起陸續進駐屋邨、屋苑、鄉村、商場、大學和政府場地等,先導計劃的應用點已由計劃開展初期的四個增加至現時超過800個。此外,智能回收箱可24小時全天候運作,並設有感應器讓回收物收集服務承辦商(承辦商)可監測回收箱的滿溢情況。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鑑於有市民反映他們不時發現智能回收箱滿溢,雖有作出投訴但有關方面的跟進緩慢,以致他們往往被迫將回收物品帶回家中,減低其回收意欲,自二○二三年三月至今,環保署每月接獲有關投訴的宗數、完成跟進的宗數,以及處理每宗投訴所需的平均時間分別為何;
 
(二)當局有否訂立恆常監管機制,對承辦商處理有關智能回收箱滿溢情況的投訴,以至一般服務表現作定期評估和檢討,並要求承辦商在限定時間內作出改善;若有,詳情為何;若否,原因為何;及
 
(三)隨着先導計劃的智能回收箱應用點陸續增加,當局會否同時增撥資源以加強巡視和抽查,從而確保整個智能回收系統發揮應有的作用;若會,詳情為何;若否,原因為何?
 
答覆:
 
主席:
 
  環境保護署(環保署)於二○二○年第四季推出「智能回收系統先導計劃」(先導計劃),分階段測試不同的智能回收設備,包括智能回收箱、智能磅和自動禮物兌換機。截至二○二五年六月底,除在全線「綠在區區」回收設施設置智能磅外,先導計劃在全港不同地點,包括「綠在區區」設施、公共屋邨、私人屋苑、鄉村、商場、大學和政府場地等,試驗設置159套智能回收箱,提供自助回收服務。
 
  就盧偉國議員的提問,現回覆如下:
 
(一)各場地設置的智能回收箱一般由有關處所的物業管理(物管)公司或清潔公司負責清理,以及安排回收商到場收集和回收。
 
  智能回收箱配備重量傳感器和容量水平感應器,並設有兩重提示機制,當收集到的回收物接近容量上限八成時,系統會自動向有關場地的工作人員發出訊息。當達至滿載時,系統會再次提醒物管及/或清潔承辦商等以便即時處理,物管公司一般都會定期或在收到訊息後短時間內清理回收物。環保署亦會透過大數據平台進行監察,適時作出跟進,數據顯示智能回收箱因滿載而暫停使用的時間,佔整體運作時間約7%。此外,大多數設置智能回收箱的處所亦同時設有傳統回收桶,讓市民可選擇在智能回收箱滿載時,把回收物放進回收桶。
 
  二○二三年三月至二○二五年六月底,環保署收到有關智能回收箱滿溢的投訴宗數見下表。每次收到投訴後,環保署會即時跟進,要求有關的物管公司或清潔承辦商盡快清空智能回收箱,重啓其功能。環保署會持續監察各場地智能回收箱的運作,按需要與有關處所的物管公司商討,適時調整清理回收物的安排。
 
月份 智能回收箱滿桶投訴宗數
二○二三年 二○二四年 二○二五年
一月 不適用 7 3
二月 1 1
三月 0 0 0
四月 1 2 2
五月 0 0 4
六月 0 1 2
七月 0 3 不適用
八月 4 1
九月 2 4
十月 3 2
十一月 2 1
十二月 3 0
總數 15 22 12

(二)如上述,智能回收箱配備重量傳感器和容量水平感應器,並設有兩重提示機制,當收集到的回收物接近容量上限八成時,系統會自動向有關場地的工作人員發出訊息,工作人員應該在收到訊息後盡快安排清理。我們會檢視清理智能回收箱安排,探討如何進一步提升清理效率。此外,我們亦正安排測試在智能回收箱加入壓縮的功能,以提升回收能力,減少需要清理的次數,以及進一步減低智能回收箱因滿載而暫停使用的時間,提升服務質素。
 
(三)環保署的服務合約要求智能回收箱的承辦商提供監控運作數據和定期安排人員進行檢查,以確保設備運作正常。環保署亦會持續監察智能回收箱的使用情況,並不時作巡視和抽查,確保承辦商的服務符合合約要求。我們會檢視合約要求,在新合約加強維修服務的績效指標,以提升效率。隨着應用點增加,環保署會按實際情況調配資源加強巡查,確保整個智能回收系統發揮最佳效能。
 
  此外,為進一步優化智能回收設施的運作和服務,環保署現正積極籌備於「綠綠賞」手機應用程式和香港減廢網站內,引入顯示智能回收箱實時回收狀態的新功能,方便市民規劃回收安排,預計該新功能將在二○二五年年底前推出。
 
2025年7月16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1時42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