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立法會:教育局局長就「動態規劃及整合土地,加快北都大學教育城發展」議員議案總結發言(只有中文)
***********************************************
  以下是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博士今日(七月十日)在立法會會議就「動態規劃及整合土地,加快北都大學教育城發展」議員議案的總結發言全文:

主席:

  再次感謝劉國勳議員提出的議案,陳月明議員和周文港議員的修正議案,亦感謝各位議員在辯論中,就如何進一步優化和加快北都大學教育城(大學城)的規劃發展,促進「官、產、學、研、商」緊密結合,以及培育及吸引人才提出真知灼見。

  北都作為香港未來發展的重要引擎,《北部都會區行動綱領》提出了一系列具體的發展目標。目前,政府已重點在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牛潭尾新發展區及新界北新市鎮預留90公頃土地作專上教育發展,打造北都大學教育城。為配合政府建設香港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的目標,我們積極鼓勵專上院校以自資形式在區內與中外知名院校加強合作,通過共享資源和產業聯動提升協同效應,吸引更多海外一流學術及研究人才來港。

  劉議員的原議案及兩位議員的修正案、多位議員的發言均提出,希望政府增加大學城用地的面積及加快大學城發展。就此,政府會因應社會和經濟的最新發展,並考慮各界意見,適時檢視土地用途、發展參數等規劃事宜,有需要時可提出圖則修訂。如有院校的發展計劃需要比現有規劃土地更大的用地,並符合相關的考慮因素,教育局會與相關政策部門和政策局檢視大學城有關土地用途規劃是否有修訂空間,以配合院校的發展計劃。目前,教育局同事正在密鑼緊鼓地準備《北都大學教育城概念發展綱要》,並爭取在二○二六年上半年或更早的時間盡快公布。視乎規劃進度,我們會適時邀請合資格的專上院校就大學城土地提交發展意向。

  為促進「官、產、學、研、商」結合,提升香港的競爭優勢,配合創科發展,特區政府加大力度支持高等教育的研究工作,包括推出新一輪共15億元的研究配對補助金計劃。另外,特區政府一直循《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所訂立的頂層設計,採取多管齊下的策略,推動國際創科中心建設。在培育本港創科初創企業方面,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創科及工業局)透過香港科技園公司和數碼港兩大香港創科旗艦,為初創企業提供全方位的支援服務。在創新生態構建方面,創科及工業局推出了總額100億元的「產學研1+計劃」,激勵產學研協作。 在國際化平台建設方面,創科及工業局啓動的InnoHK項目,支持世界頂尖的科研機構和科研企業來港,與本地大學及科研機構進行更多合作研發項目。

  為培育及吸引一流人才,積極回應《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政府成立了由政務司司長領導的教育、科技和人才委員會,統籌推進三者融合發展。面對海外高等教育政策突變,各所教資會(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大學反應迅速,為受影響學生提供通盤支援方案,把握機遇,吸引更多傑出人才來港就學,發揮香港作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的角色。同時,政府亦對有意來到香港高等院校求學或進行研究的海外專才,提供最大便利,包括因應實際需要增加非本地生名額。根據最新數字,不少院校接獲的新學年非本地生申請按年錄得雙位數增長,彰顯香港高等教育的優勢。 

  功崇惟志,業廣惟勤。未來十年,國家將會高速發展教育,香港教育亦將會迎來黃金時期。香港的高校將會繼續配合科教興國戰略,築建教育強國根基,積極推動大學城發展,為國家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重要教育中心貢獻力量。

  多謝主席。
 
2025年7月10日(星期四)
香港時間11時52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