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立法會:教育局局長就「動態規劃及整合土地,加快北都大學教育城發展」議員議案開場發言(只有中文)
***********************************************
  以下是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博士今日(七月九日)在立法會會議就「動態規劃及整合土地,加快北都大學教育城發展」議員議案的開場發言全文:
 
主席:
 
  感謝劉國勳議員的議案,以及陳月明議員和周文港議員的修正議案,就「動態規劃及整合土地,加快北都大學教育城發展」提出意見和建議。
 
  教育是強國建設、民族復興之基。二十大報告提出,到二○三五年建成教育強國的目標。國家主席習近平亦在二○二四年九月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為國家未來的教育發展提供了清晰及有系統的發展方針。建設教育強國,龍頭是高等教育。在「一國兩制」獨特的制度優勢之下,香港整體教育競爭力在全球排名第二,高等教育高度國際化和多元化,擁有五所世界百強大學,並在最新公布的二○二六年QS(Quacquarelli Symonds)世界大學排名中再創佳績,尤其在學術影響力、研究水平及國際化方面表現卓越。
 
  行政長官在二○二三年《施政報告》提出要建設香港成為「國際教育樞紐,未來人才搖籃」。就此,政府正推展一系列的具體措施,包括提升政府資助的專上院校非本地學生限額,增加「一帶一路獎學金」的名額及逐步增加香港博士研究生獎學金計劃名額等。二○二四年《施政報告》進一步提出政府將致力打造「留學香港」品牌,在推動本地人才培育之餘,吸引優秀的學生和學者來港升學和工作。
 
  在二○二三年公布的《北部都會區行動綱領》之中,政府提出發展「北都大學教育城」(大學城),為專上教育界別提供擴容提質的發展空間。大學城是鞏固香港作為國際教育樞紐的重要建設之一,亦創造空間讓香港的學術及研究在國際發展更上一層樓。大學城將全面配合北部都會區的產業導向發展原則,推進教育科技人才融合發展,推動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香港。
 
  另一方面,政府亦繼續積極推動自資與公帑資助專上教育界別的並行發展,鼓勵自資院校進一步利用北部都會區的種種優勢發掘和建立更多有特色的專精範疇,以自負盈虧模式開辦課程,靈活回應社會不同界別不斷轉變的人力需求,為年青人提供多元的升學出路。
 
  就劉議員提出就大學城項目發展進行意向調查,政府正正希望透過集思廣益,探索大學城的最佳發展方向和模式。教育局於二○二三年六月舉辦簡介會向各專上院校,包括大學教資會(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大學、職業訓練局及自資專上院校,介紹北部都會區的專上教育用地,並諮詢各院校的初步發展意向及建議。
 
  其後,我們在二○二三年八月邀請有興趣就北部都會區專上教育建設提出意見的院校提交簡略的建議書及作簡介,以及雙向交流。當中,有19所專上院校參與是次諮詢活動及提交建議書。
 
  剛才發展局局長甯漢豪已向大家闡釋了北部都會區的整體規劃綱要及發展進度。現在,我會重點介紹大學城的發展規劃情況,回應議員的議案及修正案。現時,政府在北部都會區內的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牛潭尾新發展區及新界北新市鎮已預留約90公頃土地,發展大學城。配合北部都會區「產業帶動,基建先行」的概念,專上教育院校在區內將主要以自資模式發展,與中外知名院校以靈活創新的方式,開拓更多品牌課程、研究合作和交流項目,透過區內共享資源和產業聯動提升協同效應,吸引更多海外學術及研究人才來港;同時抓緊國家高速發展的機遇,發揮香港所長,貢獻國家所需。
 
  就議員對大學城用地提出的建議,我想指出土地是珍貴的社會資源。在為北部都會區的專上教育作整體布局及規劃時,我們參考了相關院校早前就大學城發展提交的初步意向,並以實事求是的態度及穩健發展為基礎。綜合考慮各項因素及發展優次,政府已經將大學城用地由最初的約60公頃增加至現時的約90公頃,以配合專上教育界的需求。
 
  我們現正與相關政策局和部門商討預留土地的具體位置、面積、用途及密度等規劃事宜。為提升成本效益和不同院校間的協同效應,在規劃時我們將進一步探討闢設一些供不同院校共用的特別設施和其他附屬設施,例如數據中心、學生宿舍等,並遵循以下四個目標與策略逐步推展相關工作,包括:
 
(一)產業導向;
(二)支持香港發展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
(三)配合國家發展戰略;以及
(四)產業帶動,按部就班。
 
  在規劃過程中,我們會審慎考慮所有因素,包括可行性、成本效益、如何善用現有的校園設施和公共資源等。教育局會繼續與有興趣參與發展的院校保持聯繫,以考慮推展有關項目的實際安排。在考慮「北都大學教育城」的發展方案時,我們會擇優而取,確保進駐院校可配合大學城的策略及區域發展定位。教育局計劃在二○二六年上半年或更早的時間盡快公布《北都大學教育城概念發展綱要》。
 
  接下來,我和發展局局長會仔細聆聽各位議員的意見。我們會在辯論之後發言,回應大家的建議。
 
  多謝主席。
 
2025年7月9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20時16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