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保安局局長就「研究訂立網絡安全法,建構完善的反網絡詐騙體系」議員議案開場發言(只有中文)
*************************************************
主席:
我感謝邱達根議員的議案,以及陳克勤議員和李浩然議員提出的修正案,就「研究訂立網絡安全法,建構完善的反網絡詐騙體系」這個重要議題發表意見和提出建議。
網絡安全和相關法規
我知道大家都很關注網絡詐騙的問題,而政府亦十分關注這個問題。首先,「網絡安全」範圍很廣泛,包括保障網絡基礎設施、打擊網絡犯罪、保護個人資料、確保資訊流通安全等。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數碼經濟發展迅速,上述各方面都是我們社會長遠發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不同司法管轄區在網絡安全法律方面有不同做法,例如內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除了針對網絡詐騙和網絡罪行,還包括個人資料保障、網絡實名制、關鍵基礎設施保護、網絡內容管理等多個重要範疇。
至於香港,在保障網絡安全上,我們採用不同法例,具針對性地處理與網絡安全相關的不同議題。針對個人資料私隱,我們有行之有效的《個人資料(私隱)條例》,包括一些針對「起底」或直接促銷等行為,作出刑事規管。
針對用電腦進行的犯罪行為,我們會利用《刑事罪行條例》(第200章)第161條的「不誠實取用電腦」罪行處理。
針對詐騙,現時亦有多項法例處理不同類型、不同場景的詐騙行為。例如《盜竊罪條例》(第210章)第16A條「欺詐罪」,或同一條例第17條「以欺騙手段取得財產」,以及《刑事罪行條例》(第200章)第71條的「製造虛假文書罪」。另外,任何人因詐騙得益而被控《有組織及嚴重罪行條例》(第455章)第25條「處理已知道或相信為代表從可公訴罪行的得益的財產」,即俗稱「洗黑錢」罪。這些法例為執法部門提供有力的工具打擊詐騙活動。
正如陳克勤議員提到,基於互聯網、社交媒體、即時通訊軟件和電子支付工具興起的全球大趨勢,不少司法管轄區近年均見詐騙案顯著上升,香港亦不例外。根據最新數據,在香港,二○二五年一至五月份詐騙案錄得17 077宗,比去年同期上升8.4%,其中網上詐騙佔總案件近七成,比去年同期上升18%。雖然整體案件數字有所增加,但涉及金額卻較去年同期下跌24.3%,這反映了我們在防止和打擊騙案工作方面的努力取得一定成效,但同時也顯示騙徒手法不斷變更,防範工作必須與時並進,需要多方面合作。
多方合作機制
政府同意邱達根議員所說,要有效打擊詐騙,必須積極推動政府、商界、市民三方面協作,從多角度建立完善反詐騙體系。
政府層面
在政府層面,近年我們在推動法律改革、持續檢視並完善現有的法律法規保障方面,以至在加強本地和透過跨境協作執法,都做了大量工作。
推動法律改革
法律改革委員會(法改會)在二○一九年成立小組委員會,就電腦網絡罪行展開研究,並在二○二二年十月完成首階段關於依賴電腦網絡的罪行和司法管轄權公眾諮詢工作,建議制定一項全新針對電腦網絡罪行的特定法例,涵蓋五類依賴電腦網絡的罪行,包括非法取覽、截取、干擾電腦數據和系統,以及提供用作犯罪的器材或數據等。
目前,法改會正進行第二階段研究,聚焦於利用電腦網絡擴大犯罪規模的傳統罪行,例如設立仿冒詐騙網站等犯罪行為。政府會密切留意法改會的研究進展和最終建議,並適時檢討法例。
為打擊網上和電訊詐騙,政府正檢視電話卡實名登記制的整體運作,包括降低可擁有電話儲值卡數目上限和禁止轉售已實名登記的電話智能卡等安排,並正着手制定相關法例修訂的細節。商務及經濟發展局會於下星期向立法會資訊科技及廣播事務委員會介紹有關修例建議。
執法
在執法方面,警方針對騙徒常用的傀儡戶口作出重點打擊,摧毀詐騙產業鏈。二○二四年,警方就涉及各類型騙案和洗黑錢的罪行共拘捕10 496人;二○二五年首五個月共拘捕3 028人,當中約七成被捕人士是傀儡戶口持有人。警方亦自二○二三年底起,就涉及傀儡戶口的案件,向法庭申請引用《有組織及嚴重罪行條例》第27條加重刑罰,有被定罪的傀儡戶口持有人刑期加幅超過三成,進一步加強阻嚇力。
跨境協作
跨境協作方面,網絡詐騙無遠弗屆,正如李浩然議員提及,加強跨境執法能力、跨區域司法協作,是打擊跨境詐騙和網絡罪行的重要一環。因此,警方一直積極參與國際協作。例如國際刑警組織全球網絡罪案專家組、國際刑警組織亞洲及南太平洋科技罪案聯合行動工作組會議等,加強各國技術和情報交流。
在攔截騙款方面,協調中心(反詐騙協調中心)已聯同國際刑警組織設立「國際止付機制」,讓成員國之間互相提出止付要求,進一步提升打擊跨境詐騙的效率。
而在二○二四年,香港警務處與10個國家和司法地區成立反詐騙跨境合作平台「FRONTIER+」,包括澳洲、加拿大、香港特別行政區、印尼、澳門特別行政區、馬來西亞、馬爾代夫、新加坡、南韓和泰國,透過強化情報交流與協調行動,共同打擊詐騙、與網絡相關和洗黑錢的案件。
今年四至五月,「FRONTIER+」平台更首次進行聯合行動,成功識別並瓦解多個跨境詐騙網絡,共拘捕1 858人,涉及9 268宗案件,包括投資騙案在內的詐騙案。
警方會繼續善用這個跨境合作平台,並會邀請更多國家和地區加入,擴大合作網絡,提升打擊騙案的效能。警方同時會透過既有機制,例如國際刑警組織、內地和海外的執法機關和財富情報單位保持緊密溝通,以深化全球和區域執法合作,堵截騙款,共同打擊網絡犯罪。
商界方面
至於商界方面,針對打擊網絡詐騙情況,我們跟商業夥伴緊密合作,特別是通訊和金融業界。
與通訊業協作
警方一直與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通訊辦)和電訊商緊密合作,並在二○二二年九月起成立專責工作小組,制定和實施一系列源頭堵截措施。電訊商現時已積極根據警方提供的詐騙紀錄和資料,將涉嫌進行詐騙的電話號碼封鎖或停止該些號碼的服務,並阻截用戶登入懷疑詐騙網站。截至今年五月底,已有超過五萬個網頁連結和約九千個本地和非本地電話號碼被攔截。
此外,通訊辦亦有要求電訊商按通訊事務管理局制定的業務守則監察其網絡和系統打出的電話或發出的短訊,一旦懷疑某電話號碼打出電話或發出短訊的模式涉及詐騙活動,就會暫停該電話號碼的服務。截至今年五月底,約有143萬個本地電話號碼因此被暫停服務。
除了這些措施,通訊辦亦要求電訊商攔截以「+852」為開首的可疑來電、就其他以「+852」開首的境外來電向所有流動電話用戶發送話音提示或文字信息、就新啓動流動電話儲值卡播放提示,和推行「短訊發送人登記制」以協助市民識別短訊發送人的身分。
針對騙徒一般以新登記的電話儲值卡進行電話詐騙,自二○二四年十二月起,市民在接聽由本地新啓動流動電話儲值卡打出的電話時,電訊商會先以粵語和普通話播放「來電由新儲值卡打出」的話音提示,提醒大家要提高警覺。
針對打擊短訊詐騙,通訊辦也推出「短訊發送人登記制」。在登記制下,只有已登記成為「已獲認證的發送人」的公司或機構,才可使用其以「#」號開頭的「已登記的短訊發送人名稱」發出短訊予本地流動服務用戶,以進一步協助市民識別短訊發送人的身分和提高市民防騙意識。
與金融業界協作
在金融業界協作方面,警方同步與金管局(香港金融管理局)和銀行業界推出多項聯合打擊詐騙措施,包括在二○二三年五月起推行「騙案預警」計劃,主動識別騙案受害人,至今全港已有28間零售銀行均已參與該計劃,並成功勸阻4 559人繼續轉款給騙徒,阻截損失逾3.5億元。反詐騙協調中心的止付機制也與銀行合作攔截受害人匯出的款項,至今透過攔截騙款達146億元。
自二○二三年推出的「可疑帳號警示」機制,連接「防騙視伏器」至銀行不同日常轉帳服務,當市民轉帳時,如資料庫配對出收款人資料與詐騙舉報有關,就會即時警示。機制的涵蓋範圍自推出以來不斷擴展,現時已覆蓋絕大部分市民的日常轉帳。
此外,警方在二○二三年與主要銀行成立反詐騙聯合情報中心,由銀行派駐人員就詐騙案件向警方提供即時協助,以提升追截騙款的效能和加快識別潛在騙案受害人。情報中心成立以來,銀行在攔截騙款方面的平均回應時間大幅減至1小時,並透過加強後續監察和主動介入,有效保護無法聯絡或拒絕相信自己受騙的市民。
市民方面
市民方面,警方亦一直聯同不同的民間組織宣揚反詐騙的信息,例如透過關愛隊(地區服務及關愛隊伍)網絡,將防騙資訊直接帶入民居。警方亦跟大學、社福機構、外傭中介等合作,設計針對新來港學生、老人和外傭等高風險群體的反詐信息,確保資訊覆蓋廣泛和全面。
警方亦得到不同界別的公私營機構協助,舉辦大型社區活動,例如去年十二月在西九文化區的「全城反詐嘉年華」、聯合海洋公園打造的「當提子遇上熊貓」主題防騙活動,亦將纜車化作「流動反詐課堂」,以互動形式向市民講解最新犯案手法。
宣傳教育
預防詐騙最根本的依然是提升市民的防騙意識,這是最重要的。警方會繼續採取多渠道、「鋪天蓋地」的宣傳策略,提高市民對各類型騙案的警覺性。
警方會因應最新的罪案趨勢,不時更新防騙信息和籌劃線上線下防騙宣傳工作,包括透過「防騙刑警」拆解各類型詐騙手法、分享中小學教材、建立小紅書、抖音帳號、舉行記者招待會講解最新行騙手法和舉辦大型宣傳活動等,提高市民大眾的防騙意識。
警方亦推出不同類型的主題防騙宣傳,包括運用多種流動宣傳平台如「防騙宣傳車」和「防騙雪糕車」等,讓防騙信息流動地出現在全港各區。針對詐騙案件猖厥,警方自二○二○年推出的防騙吉祥物「提子」已經深入民心,成為打擊騙案的代名詞,透過在電視和電台的廣告時段播放宣傳短片和電台廣播、社交媒體平台上緊貼潮流的帖文,甚至通訊程式貼圖等,用親民和「入屋」的方法跟網民和大眾互動。另外,為使「提子」吉祥物的存在更真實,在解釋騙徒的最新犯案手法時,往往設身處地,讓公眾產生共鳴,更易消化簡單易明的防騙信息。
在媒體宣傳層面,我們採取「雙軌並行」策略:一方面透過電台、電視等傳統平台保持廣泛覆蓋;另一方面積極利用社交媒體,製作各類短片、語音和圖文內容,針對不同年齡層和群組如青少年、長者和內地新來港人士,包括學生等的媒體使用習慣進行精準投放,令防騙信息更具針對性以加強成效。
警方將持續推廣「18222防騙易」熱線、「防騙視伏器」及「防騙視伏App」等實用工具,讓市民隨時獲取防騙支援,減少受騙的機會。
結語
展望未來,政府會繼續密切留意詐騙案的最新趨勢,以及法改會的電腦網絡罪行檢討結果,並透過政府、商界、市民協作,持續完善跨部門和跨境合作平台,並積極加強與金融、通訊業界的協作。同時,我們會持續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市民防騙意識,從源頭減少受騙風險。政府歡迎議員和社會各界提出寶貴意見,一同宣揚反詐信息,攜手完善本港反詐騙體系,守護市民財產安全,維護香港作為國際金融和數碼城市的聲譽,為全港市民營造一個安全、可信賴的網絡環境。
主席,我會仔細聆聽各位議員的發言,總結時再回應各位議員的意見。多謝。
完
2025年7月9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7時30分
香港時間17時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