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立法會二十二題:支援公共租住房屋租戶
*******************
  以下是今日(七月九日)立法會會議上黃國議員的提問和房屋局局長何永賢的書面答覆:

問題:

  據悉本港過去曾發生多宗公共租住房屋(公屋)住戶在其單位內死亡,但長時間未被他人發現的個案,更有遺體被發現時已化成骸骨;亦有照顧者在公屋單位內猝死,但其同住親屬因精神上無行為能力或其他原因而未能向外求助及報警而被迫「伴屍」。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過去十年每年房屋署人員在進行家訪或執行收回單位工作(例如破門入屋)時,發現有人在相關單位內死亡的個案宗數為何;

(二)過去十年每年社會福利署(社署)因跟進公屋住戶的福利服務事宜時,發現有人在相關單位內死亡的個案宗數為何;

(三)據悉在公屋住戶連續欠租兩個月後,房屋署會多次透過電話聯絡、書面通知或進行家訪等方式嘗試聯絡相關住戶,房屋署在多次嘗試仍未能成功聯絡該等住戶後,將以何準則決定需否轉介其他部門跟進或報警;

(四)就未能成功聯絡住戶的個案,房屋署會否考慮在更短時間內向警方尋求協助,以決定是否向該等單位採取進一步行動(例如破門入屋);如會,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五)鑑於有意見認為不同部門間若能夠加強合作,有助及早發現公屋單位內的死亡個案,甚至挽回人命,房屋署、社署、民政事務總署及警方會否考慮設立資料互通及合作機制;如會,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六)會否推動和鼓勵地區服務及關愛隊伍(關愛隊)、管理公司及公屋租戶設立「報平安」制度,讓獨居或有需要的公屋租戶可自願參與;

(七)鑑於房屋署正試行「長者住戶大門開關訊息系統」,為自願參與的長者住戶安裝系統,以協助長者指定的親友了解住戶進出居所的情況,當局未來會否將該計劃擴展至非長者公屋住戶;會否推動和鼓勵關愛隊及管理公司成為「指定聯絡人」之一,以便快速跟進相關住戶的情況;及

(八)鑑於香港工會聯合會與香港中華煤氣有限公司合作推出「燃點生活護聯網」計劃,利用智能煤氣錶實時觀測長者的用氣習慣,當局會否借鑒該計劃,聯同商界及社會團體推出其他計劃讓照顧者可查看長者的情況,以提升他們的家居安全?

答覆:

主席:

  房屋署的屋邨管理人員會透過日常管理工作接觸公共租住房屋(公屋)租戶,主動了解他們在公屋單位的住用情況,並會特別關注獨居長者,按需要適時轉介個案予其他政府部門及社福機構以提供援助。

  就黃國議員的提問,經諮詢勞工及福利局和民政事務總署,現回覆如下:

(一)、(二)及(五)過去十年(即二○一五至二○二四年),房屋署在轄下公屋單位內錄得自然身故的個案數目載列於附件。上述的個案主要透過房屋署日常管理工作(例如巡樓、家訪、收房行動等),或由住戶的親友或鄰居等人士通知屋邨辦事處,或由其他政府部門包括警方及社會福利署(社署)或社福機構轉介發現。房屋署並沒有備存獲悉個案的途徑的分項統計數字。

  現時,房屋署和社署設有跨部門的轉介機制處理公屋租戶房屋援助的特別個案,並在總部及地區層面成立聯絡小組,定期檢視和改善房屋援助個案的合作機制。房屋署亦正與勞工及福利局緊密聯繫,在保障個人資料私隱的前提下,提供公屋住戶資料,以便勞工及福利局建立資料庫跟進隱蔽及需要照顧的長者個案。

(三)及(四)根據《房屋條例》(第283章)第19(1)(b)條,當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向租戶發出「遷出通知書」,須給予租戶最少一個月期限的遷出通知終止租約。在通知期屆滿後,如佔用人仍未主動交回單位,房屋署才可按《房屋條例》派員到單位執行收回單位行動。就公屋租戶欠租而言,房屋署在發出「遷出通知書」前,會先採取一系列行動,包括透過家訪、電話或面談,與欠租租戶溝通。若仍無法聯繫欠租租戶,房屋署職員會嘗試聯絡其親友和聯絡人。而部分長者住客並沒有留下任何的親友或其他可聯絡的人士,對於這一類獨居獨身住戶,我們會盡量採用其他方式嘗試與他們接觸,包括將便條透過門縫放進單位內及放入信箱通知住戶盡快聯絡屋邨辧事處、着保安員留意住戶的進出大廈情況,以及記錄住戶的水電用量等,以更緊密的留意他們的情況。如租戶因經濟困難而欠租,房屋署可按其意願及資格,轉介其至社署跟進,或協助其申請「租金援助計劃」。若多番嘗試後仍未能聯絡租戶或其任何親友,房屋署會向其他部門查詢,例如向社署查詢租戶是否其照顧個案及最新情況;或向入境事務處查詢有關租戶的出入境紀錄等;如有需要亦會向警方尋求協助。此外,若房屋署職員在進行日常管理工作時發現可疑個案(如單位傳出異味),會即時通知警方採取適當行動,包括按情況破門入屋。

(六)、(七)及(八)為鼓勵物業管理公司及護衞服務承辦商更主動協助有需要的公屋租戶,凡投標者在競投物業管理服務合約或護衞服務合約時,能提供關懷租戶的有效建議,例如設立義工團隊,提供義工服務給邨內社區、探訪長者或有需要人士/家庭等,在評審標書時會獲得額外分數,增加其中標的機會。此外,房屋署每年舉辦「屋邨管理服務承辦商大獎」,並設有「最佳護衞員工」選舉,以嘉許在工作上有良好表現及積極協助邨內有需要住戶的服務承辦商和護衞員,藉以鼓勵他們主動關懷屋邨內的住戶。

  房屋署在今年四月開始,在觀塘雲漢邨及何文田常樂邨,試行「長者住戶大門開關訊息系統」計劃,為自願參與的長者住戶安裝系統,讓他們指定的親友,掌握有關長者進出居所的情況,及時提供適切支援。房屋署會積極研究與其他政府部門及社福機構推行其他類似計劃的可行性,以推展至其他公共屋邨,惠及更多住戶。

  另外,房委會亦向合資格長者住戶提供津貼安裝「平安鐘」,讓住戶遇到緊急事故時可以迅速求助。需要安裝「平安鐘」而非領取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的長者租戶,可向房委會申領緊急警報系統津貼。津貼計劃於二○二一年二月起擴展至流動設備,包括具備緊急警報系統的手機和手錶、安裝專用應用程式的智能電話及其他產品等,以便長者租戶自行選購適合的緊急警報系統。津貼計劃推行以來已批出約26 000宗申請。房屋署亦已在部分屋邨的暢通易達洗手間內以試點形式安裝智能監測跌倒系統,以偵測跌倒、暈厥或停留過久等情況。

  房委會轄下各公共屋邨辦事處積極協助關愛隊推展關愛活動,籌劃社區活動及為有需要的家庭(包括長者戶)提供探訪及服務等。此外,房委會各屋邨每年均夥拍非政府機構舉辦活動,活動範疇包括外展探訪,以識別獨居及隱蔽租戶,為他們提供支援服務,例如送飯服務、家居維修服務和清潔、出外就醫的接送服務等,以幫助他們維持基本生活需要、擴闊社交圈子及提供情緒支援。

  房委會會繼續推行上述各項措施,並會適時作出檢討,致力配合住戶的需要。
 
2025年7月9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6時05分
即日新聞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