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立法會二十題:提升通關效率
*************
  以下是今日(七月九日)在立法會會議上陳仲尼議員的提問和保安局局長鄧炳強的書面答覆:
 
問題:
 
  據報本年六月二十一日及二十二日期間,本港各陸路口岸出現嚴重擠塞,香園圍/蓮塘口岸、深圳灣口岸及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須實施人潮管制措施,而六月二十二日晚透過「港珠澳大橋港車北上不設配額計劃」(「港車北上」計劃)出行的港車回港時更造成珠海公路嚴重擠塞。此外,有意見認為「港車北上」計劃部分車輛未有按照預約時段出行,影響口岸的通關效率。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有否檢視上述期間陸路口岸嚴重擠塞的主要原因為何(例如是否與中小學考試季節完結、天氣轉好或有深圳商場舉辦活動等因素有關);政府有否設立跨部門聯合預警機制,結合一般學校的校曆和日程、天氣預報及深圳商業活動資訊,提前評估及預測口岸人流;如有,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二)據報上述期間香園圍/蓮塘口岸實施人潮管制及深圳灣口岸出現回港人潮高峰時,當局並無透過官方渠道發布實時提示,政府有否檢討現有的資訊發布機制;如有,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三)為避免日後發生上述同類的嚴重擠塞情況,政府會否考慮推行新措施,例如制訂臨時人流管制方案或增加口岸人員配置,以提升通關效率;如有,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及
 
(四)自「港車北上」計劃實施以來,有多少名車主因未按預約時段出行或未有預約而被處罰(按處罰措施(包括拒絕讓車輛前往廣東省、暫停預約出行資格及撤銷獲發的相關牌證)列出);當局有否檢討現行處罰機制的成效,以及會否考慮調整該機制以進一步確保「港車北上」計劃車輛按時出行?

答覆:
 
主席:

  就陳仲尼議員的提問,經諮詢運輸及物流局後,現回覆如下:
 
(一)隨着內地與香港合作日益頻繁,民間交流也更見緊密。我們樂見不少港人喜歡在周末或長假期期間到內地旅遊,也喜聞內地訪港旅客人數呈上升趨勢,內地與香港人民的雙向奔赴亦帶動兩地經濟效益。

  ​今年六月二十一日及二十二日的周末,在各陸路口岸錄得約569 000出境人次(星期六)和約586 000入境人次(星期日),當中約八成為港人,與今年一般周末的平均出境人次及入境人次相比分別多約22%及18%。

  港人周末北上已成習慣,加上出行十分便利,亦無須預先計劃行程,市民可因應不同原因,以及視乎當日天氣或個人喜好即興出行。上述周末出入境人數較一般周末為多,估計原因包括可能與學校考試季節完結及周末天氣轉好有關。

  出境及入境的繁忙時段分別為星期六上午九時至下午三時,以及星期日下午四時至午夜十二時,與一般周末港人北上的出行習慣相若。至於車流方面,星期六經港珠澳大橋出境的私家車車次為9 662,當中「港車北上」佔68%,而於星期日回港的車次則為9 432,與今年一般周末的出入境車次相比多約25%。

  我們留意到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及香園圍管制站在出入境最繁忙的數小時期間,輪候時間較一般長。各口岸相關部門包括入境事務處(入境處)、香港海關、警務處及運輸署等,已備有跨部門合作機制,就不同節日及大型活動,實時監察口岸情況。因應上述周末的口岸繁忙情況,口岸部門已即時啓動應變機制,透過緊密協調,靈活調配人手,加開檢查櫃枱和通道,並採取適當人流管控及交通疏導措施,以維持口岸秩序,讓擠塞情況得以有序疏導。

  運輸署一向與本地和跨境公共運輸服務營辦商保持緊密聯繫,並會協調營辦商因應過境高峰期而彈性調整連接各陸路口岸的公共交通服務班次,以應付期間的交通需求。在上述周末,各公共交通營辦商一直密切留意口岸繁忙時段的旅客數量的變化,在乘客需求特別殷切的時段加密班次,並已加派人手協助乘客和維持車站秩序,以加快疏導旅客。

(二)政府已透過不同官方及非官方的渠道,包括電台廣播、網頁及社交平台等線上媒體發布資訊,協助市民及旅客預早計劃行程,盡量避免在繁忙時間過關。其中,市民可瀏覽入境處網頁,查看各邊境管制站的估計輪候過關狀況,以及運輸署的流動應用程式「香港出行易」,或運輸署網頁  (hkemobility.gov.hk/tc/traffic-information/live/cctv),查閱大橋香港口岸出境及入境客車通關廣場的交通快拍。市民亦可以瀏覽深圳和珠海當局相關網頁和小程式等,同時了解內地方的口岸通關狀態。

  警方會繼續實時監察各口岸,在個別口岸出現嚴重擠塞的時候,適時透過媒體或社交媒體向市民發布最新信息,包括呼籲市民更改行程(如轉乘其他交通公具或經其他口岸出入境等),以疏導人流車流。

  此外,運輸署的緊急事故交通協調中心每日24小時運作,密切監察全港各區,包括各口岸及主要車站的交通情況及公共運輸服務,並透過不同渠道發放最新交通資訊。市民可留意電台、電視台及「香港出行易」發放的最新交通消息。

(三)港人周末北上已成常態,而內地與香港人民的雙向奔赴亦是未來趨勢,因此我們需要作好準備,提升口岸部門的應對能力及口岸通關便利化水平,以應對不斷上升的通關需求。

  口岸部門會強化合作機制,時刻監察各管制站的實時情況,與內地口岸部門透過已建立的口岸熱線及即時通報機制保持緊密聯繫,確保口岸運作暢通。

  就有關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的交通及車流,警方會因應情況加派警員到口岸主要幹道實地觀察交通情況,提醒駕駛者遵守道路標記、小心駕駛,確保行車安全及道路暢通。當車輛駛至通關廣場並出現飽和情況時,警方亦會適時實施交通管制措施,以維持現場秩序。

  此外,為進一步提升香園圍管制站的通關能力,管制站離境大堂正進行優化工程,工程完成後離境大堂的e-道會由原來的14條增加至18條。優化工程期間,離境大堂部分櫃枱需暫停使用,入境處因此靈活調配資源,於離境大堂增設四個臨時櫃枱,務求將優化工程的影響減至最低。我們會研究進一步增加e-道數目。

  正如前文所述,內地與香港人民的雙向奔赴是未來趨勢,我們需要提升口岸通關能力,以應對持續增長的旅客流量。其中,特區政府正與深圳市政府全力推進皇崗口岸重建項目。重建後的新皇崗口岸會採用「一地兩檢」安排及「合作查驗、一次放行」通關模式,為跨境旅客提供更大便利。新皇崗口岸將設置134條「合作查驗」自助通道及68個傳統人工櫃枱,較現時落馬洲口岸的39條傳統e-道及45個傳統人工櫃枱配置大為提升,其設計通關流量約為每日20萬人次。對比現時每天平均約37 000人次進出的落馬洲口岸,重建後的新皇崗口岸相信可應付兩地未來的通關需求。
 
(四)「港車北上」的申請條款及條件中列明,如有關參加者違反出行安排(包括沒有事先預約或未有在指定時間內出行),粵港政府相關部門可拒絕讓有關車輛經大橋前往廣東省,並可能暫停其預約出行的資格,甚或撤銷其獲發的相關牌證。現時,運輸署定期把「港車北上」預約出行的資料傳送予口岸部門,以配合部門於大橋香港口岸的日常工作。運輸署亦一直與內地相關部門保持緊密聯繫,不時抽查「港車北上」車輛的過境紀錄以檢視遵守條款及條件的情況。
 
2025年7月9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2時20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