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首屆數字教育周圓滿結束(附圖)
******************
由教育局、語文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會、香港理工大學及香港教育城合辦的高峰會於七月四至七日舉行,活動吸引了超過4 500人次參加。學與教博覽2025於七月二至四日舉行,由教育局全力支持,香港教育城呈獻,並由智慧城市聯盟主辦,吸引超過20 000人次參與,創歷屆新高。本屆博覽以「共塑教育・創建未來」為主題,匯聚各地教師、教育領袖及創新人才,透過主題演講、研討會、工作坊及展覽,探討創新教學法與教育科技應用等議題,共商未來教育方向。
學與教博覽2025設超過600個展位,新增內地及國際展館(包括新加坡、韓國等),促進跨域合作。首辦的校長論壇匯聚200多名香港校長,透過一日半的「VASK」深度體驗——涵蓋價值觀(Values)、態度(Attitudes)、技能(Skills)與知識(Knowledge)——進行專題研討與專家對話。而首辦的兒童AI高峰會則邀請了約100名香港中小學生進行三分鐘演講,分享人工智能與教育、兒童福祉及未來職業的見解。博覽更設270多場主題演講、研討會及公開課,展示創新教學方案與科技應用趨勢,並邀得300多位專家分享AI及教育科技的教學整合經驗。
高峰會包括三大重點環節:高峰會、工作坊系列及技術匯展。參加者可按其背景、需要及興趣參與不同環節。首兩日的高峰會邀請了五位人工智能教育頂尖專家發表主題演講,分別為美國史丹福大學教育學研究院副教授Victor Lee、香港教育大學人工智能及數碼能力教育中心總監江紹祥教授、中國傳媒大學動畫與數字藝術學院教授呂欣、英國雷丁大學社會語言學教授Rodney Jones,以及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教育與技能總監Andreas Schleicher教授。除主題演講外,高峰會亦安排來自世界各地的學者進行83場論文發表,以及由香港和內地前線教師進行七場教學示範。
其後兩日共舉辦11場以廣東話、普通話或英語進行的工作坊,讓參加者體驗不同的人工智能教育工具,並就人工智能素養及應用方面的倫理議題進行深入交流。另外,20個參展機構及科技公司亦參與了技術匯展,展示多項尖端工具及軟件,以展現人工智能在語文及其他科目教與學方面的潛力。
首屆數字教育周為教育界帶來了積極的影響,促進了教師與學生對數字教育的理解與相關教育科技的應用。數字教育周提供的豐富活動全方位地展示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最新教育科技、資源和教學法,激發了教育工作者的創新思維。透過豐富的互動環節,參與者不僅有機會接觸各種有效提升學與教的創新科技方案,也加強了公眾對未來教育趨勢的認識。
今屆數字教育周的連串活動受到各界好評,總參與人數更超過24 000人次。儘管師生們忙於試後活動,但仍積極支持,充分證明了本屆數字教育周兩大旗艦活動主題的吸引力和前瞻性,更體現了學界與相關持份者對香港數字教育發展的高度關注和支持。
完
2025年7月8日(星期二)
香港時間17時04分
香港時間17時0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