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務衞生局局長會見傳媒談話內容
***************
以下是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教授今日(七月二日)聯同醫務衞生局副局長李夏茵醫生、候任醫務衞生局副局長范婉雯醫生和醫院管理局(醫管局)主席范鴻齡在政府總部會見傳媒的談話內容:
醫務衞生局局長:政府剛剛公布了三個與醫療衞生相關的重要任命,第一是行政長官接納醫管局的推薦,委任李夏茵醫生出任醫管局行政總裁,並接納李夏茵醫生辭任醫務衞生局副局長一職;第二是行政長官委任范婉雯醫生出任醫務衞生局副局長,接替李夏茵醫生的工作;第三是行政長官再度委任醫院管理局現任主席范鴻齡先生續任主席一職。
首先,我感謝同時祝賀剛辭任醫務衞生局副局長、轉任醫院管理局行政總裁的李夏茵醫生。李醫生接近三十年前加入醫管局工作,晉升至策略發展總監,三年前接受委任成為醫務衞生局副局長。在過去三年,她表現出很卓越的領導力、解說力及親和力,充分掌握現時宏觀醫療體系所面對的挑戰,以至應對策略。今次李醫生強勢回歸醫管局出任行政總裁,我有信心她在新崗位上必定可以推動醫管局改革創新,優化公營醫療服務,在新崗位上繼續貢獻醫療系統。
我亦要感謝范鴻齡主席同意接受續任。在過去六年,范主席不單帶領醫管局同事迎難而上,特別是成功渡過新冠疫情,更以創新思維,積極配合政府推動醫療改革。去年醫管局成立的醫院系統管理檢討委員會提出31項建議,並成立管治及架構改革委員會,范主席續任一年有助確保改革延續性,加上新任行政總裁李醫生的上任,醫管局會更快進一步落實相關工作,以確保公營醫療系統為市民提供更優質、更安全及更符合成本效益的醫療服務。
最後,我歡迎范婉雯醫生加入醫務衞生局,接替李夏茵醫生出任副局長的工作。范醫生一直在衞生署工作,擁有豐富公共衞生管理經驗,特別是多次參與統籌抗疫及救災工作,獲行政長官及國家衞生健康委員會表彰,我相信她具備推動醫療改革所需的領導能力及應變能力。
在此,我想請李夏茵醫生、范主席和范醫生跟大家說幾句。
醫務衞生局副局長:多謝局長。各位傳媒朋友大家好,辛苦大家。首先,在此我感謝特首李家超先生、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教授,以及整個政府對我的信任。我亦感謝醫管局主席范鴻齡先生,以及醫管局大會,還有同事對我的支持。未來日子我一定會與同事一起努力,希望為大眾市民提供優質而有效的服務。
過去三年,我非常幸運,亦十分感恩,在局長的領導下,可以與一隊非常優秀、有能力、勤力和專業的公務員隊伍一起工作共事,當中有血有淚。我們從防疫工作到基礎建設,包括基層醫療發展,還有各項法律修訂,以及優化藥物審批機制,以至設立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臨床試驗所,以及控煙政策,還有醫管局收費改革等,這些經歷既愉快又難忘。我期待在出任新崗位後,能繼續和這一隊如此優秀的公務員團隊合作,為香港市民提供更優秀的服務。
我亦想藉此機會感謝過去三年一直給予我們許多意見的議員,他們除了反映市民的意見,亦分享許多他們在地區工作的智慧,有助我們制定政策,同時他們為我們提供許多建議,如何落區解說政府的工作,這是非常良好及正面的互動關係。
展望未來,我期望回到醫管局後,可以與同事一起建造一個效率高、服務優的醫管局,我還更貪心一些,希望醫管局成為一個更有溫度的機構,在提供醫療服務外,還可以傳達一種溫暖,與人建立一種互信關係,對人尊重和關愛,人是指醫管局的病人、醫管局的同事,以及大眾市民,希望大家可以增加幸福感和獲得感。
最後,我十分期待可以回到醫管局崗位,與同事一起面對挑戰,一起解決困難,一起共同邁進。多謝各位。
醫管局主席:各位傳媒朋友好。我很榮幸可以繼續在醫管局服務多一段時間。在這裏,我要特別感謝行政長官和盧局長對我的信任。
隨着人口老化不斷增加,預期未來對公營醫療服務的需求也會不斷增加。所以我們醫管局必須要盡快不斷地增加及優化我們病人為本的服務,以及增強我們的可持續發展。最近這幾年,我們在這方面已經做了不少的工作,但是我們仍然需要一些大刀闊斧的改革。
我很感謝醫衞局,特別是盧局長指導我們進行了一連串的改革措施。其中大家都熟悉的,就是有關委員會(公立醫院系統管理檢討委員會)提出為了減少醫療事故的31項建議,我們在上個月已經全部落實了。未來我們會根據已經成立的改革委員會(管治及架構改革委員會)所提出的大方向,繼續進行深度改革,其中有三項特別需要盡快進行。第一項是薪酬架構的改革,第二項是財務管理的改革,最後第三項,亦是非常重要的,就是臨床服務管理的改革,我們會盡快做。
我很高興李夏茵醫生接受醫管局邀請接任行政總裁。大家都知道,剛才局長也說過,李醫生以前也是在醫管局工作。她除了有豐富臨床經驗之外,亦有非常豐富的管理經驗,加上她在過去三年於副局長的職位任職,所以正如剛才局長所說,李醫生回來醫管局真的是強勢回歸。我很期待可以和李醫生一起合作,推動我剛才說的所有改革,以及應付醫管局未來可能會有的挑戰。
我也想在這裏衷心感謝將卸任的行政總裁高拔陞醫生。高醫生在過去六年擔任行政總裁期間,鞠躬盡瘁為醫管局盡力工作。最重要的是,他可以帶領我們團隊上下一心克服新冠疫情。我在此祝願高醫生離開醫管局後生活愉快,祝願他可以繼續在醫療領域發揮他所長,貢獻香港。謝謝大家。
候任醫務衞生局副局長:各位傳媒朋友大家好,加入醫務衞生局,我感到非常、非常榮幸。當然要感謝行政長官和盧局長對我的信任。
我先簡單介紹自己。我行醫超過三十年,目前在衞生署工作,主要管理家庭醫學的診所,以及18間長者健康中心的運作。專業發展方面,我負責家庭醫學專科醫生的培訓,亦會參與他們的考試評核等工作。另外,我亦會為部門醫護人員安排持續進修的課程或機會,包括基本生命支援術等。在重大傳染病流行期間,例如2019冠狀病毒病和較早前的沙士疫症,我負責檢疫中心醫療站的統籌和運作,為檢疫人士提供醫療服務,同時配合政府整體的抗疫工作。
我的專科是家庭醫學。我們現時提倡的「一人一家庭醫生」,對我來說,這個工作可說是最感到有親切感,我一定責無旁貸盡力支持及推進。
二○二三年時土耳其大地震,香港特別行政區(香港特區)派救援隊前往土耳其災區作出救援行動,我和我的醫護小隊亦有隨行。我們回港後,過去兩年,做了很多經驗分享和傳承的工作,亦撮合了醫管局的醫護隊伍和消防處,他們結盟,成為夥伴,為災難救援在國際認證方面,進行更高級別的認證。今年三月緬甸發生地震,香港特區救援隊再次體現勇敢無私、人道救援精神,以及卓越的能力。我亦非常樂見他們的成績。
至於對新工作的期望,大家有目共睹的是,今屆醫務衞生局非常積極進取,在各方面的工作,包括醫療、醫藥、醫保和各方面,最主要在醫療體制的革新、創新和定位等。我希望能夠在新的工作崗位發揮自己,做好職能和責任,全力協助局長。
我會多聽意見,更全面去看待事情,希望可以齊心協力,將好的政策切切實實地成為德政良政,讓市民受惠,保障市民健康。多謝大家。
記者:想問李夏茵醫生,首先想知道你曾經在醫管局工作一段長時間,今次為何會決定返回醫管局?接下來醫管局都有很多改革任務,你有些甚麼首要的目標?剛才你提到想醫管局更有溫度,對於這些改革任務會否有甚麼新的想法加入?第二條問題想問,近年醫管局都有不少醫療事故,包括最近明愛醫院的醫療事故,你上任後會怎樣着實改善醫療安全的問題?早前主席都提到有個「優勞多得」制度的想法,你怎樣看?目標何時落實?
醫務衞生局副局長:多謝這位傳媒朋友的提問。關於醫管局落實的工作,可能稍後到任崗位後,再一一作答。不過,返回醫管局的第一件工作,其實我想多與我們的員工,尤其是與前線同事多些溝通。因為政府對醫管局的整體期望,局長剛才或以前都說得很清楚,至於如何演繹和理解,我覺得需要與前線多些溝通,而且智慧永遠在民間,前線同事一定有很多方法可以解決現時醫管局的問題。至於醫管局的詳細事宜,或者稍後當我去到工作崗位的時候才跟大家再談。
記者:醫療安全的問題。
醫務衞生局副局長:醫療安全方面,其實安全及優良的服務,永遠都是醫護人員心中的一塊肉,是一個很重要的議題。我相信每位同事上班,一定想病人安全、服務優質,這要與同事努力去想想有甚麼辦法可以令這個安全文化更加傳揚下去。其實亦有很多新同事上任,新同事對於理解醫療的安全和優質,可能想法會有不同,而且亦有新科技發展,更能推進醫護服務方面的安全性。稍後有落實計劃詳情的時候,可能再向大家公布。
記者:想先問局長,物色副局長的過程有沒有困難?為何會選擇范醫生和讓李醫生轉跑道?另外,想問范醫生有沒有信心未來除了與前線以外,同時與不同的醫療專業界別商討推動醫管局的政策,有沒有信心可以做到?李醫生任內有甚麼是未做到而有遺憾?
醫務衞生局局長:我會說我是比較特別的,當了局長剛三年,未夠三年我便要兩次覓副局長,我會說是既困難又容易。困難當然是我們需要找一位非常有能力的人才,其實不只是能力問題,反而我更加重視她的心,既有能亦要有心才可以。能力方面,我想比較兩位副局長──即將離任的李夏茵醫生和即將上任的范婉雯醫生。不只是因為她們兩位都是女士而相同,而是她們兩位都在其範疇有很豐富的(經驗),不單是臨床亦有管理的經驗。李醫生在醫管局工作三十年,而范醫生在衞生署,特別是家庭醫學,亦在抗疫救災方面有很高的能力,而這能力在其專業方面有很明顯的作用。因為特別是醫務衞生局,我們不可以純粹找一個政治人物只談政治,專業知識很重要。
第二,我強調是要「有心」。我很開心,找這兩位副局長是困難的,但當我找到之後我看到她們兩位都有一團火,她們都很快答應。確實加入政府問責局,我們的團隊,都不是容易的決定。不過我兩位現任或候任副局長都很快答應,因為她們都看到香港的醫療需要改革,我可以跟大家說這兩位都是在改革上有一團火的。所以今次李醫生轉任醫管局行政總裁,而我要找范婉雯醫生加入是既困難又容易。至於李醫生出任醫管局行政總裁職位,其實是我大力支持的,因為李醫生確實在醫管局三十年的管理經驗,加上在醫務衞生局任副局長三年的工作,我覺得在這個時候她是醫院管理局行政總裁最適合的人選、一個人才,推動醫管局需要做的改革工作。其他問題我讓她們回答。
候任醫務衞生局副局長:在醫務衞生局帶領下,推行一個醫療政策需要各個持份者一同努力。我之前在衞生署工作,與醫管局或新成立的基層醫療署,以至大學和其他持份者,大家一直有很多互動,同心協力地工作,所以我一點都不覺得陌生。在保障市民健康方面,我相信每一個人在自己的崗位上最重要是克盡己任,做好自己的工作,然後齊心協力。我相信應該可以一起做好事情。
醫務衞生局副局長:提問問到我在任內有沒有一些未完成的事。容我用局長經常引述習主席的說話:「改革永遠在路上」,其實並沒有終結時,只有進行時,所以永遠不會有完成的工作。無論去到哪個崗位,我都會繼續努力,希望可以為香港市民持續優化我們的醫療服務。
記者:首先想問出任醫管局行政總裁最重要是哪個條件?請問局長和范主席,李醫生有甚麼優勢可以勝任這個職位?第二條想問李醫生,你認為市民今時今日對醫管局最大的期望是甚麼?未來會如何做以回應市民的訴求?也想問范醫生,你上任後首要目標是甚麼?
醫管局主席:根據醫管局的既定程序,我們在尋求行政總裁的時候,是有一個很嚴謹的制度。首先,由醫管局大會通過成立一個委員會,然後這個委員會委託專業人士作一個全球搜羅適合的人選。在這次搜索過程中,我們曾會見本地的候選人,也會見海外的候選人。但是到最後,我們的委員會一致認為李醫生是最適合的人選。
至於為何適合呢?其實很清楚。第一,她曾在醫管局服務一段長時間,所以她對醫管局所有運作都是非常熟悉。而且她除了熟悉臨床之外,她也曾長時間擔任醫管局高層的管理,所以她對管理方面非常熟悉。第二,她過去三年在政府擔任副局長職位,所以她對政府,特別是局長的改革思維和政策都是非常清晰。所以我們覺得請到她是醫管局的幸運,因為我們將來在推動改革方面可以事半功倍。
醫務衞生局副局長:我相信市民對醫管局的期望就是希望假如有日自己患病,可以病有所醫,而且不會因病致貧。無論是政府還是醫管局都會向這方面努力發展。
候任醫務衞生局副局長:醫務衞生局很多政策和措施已經展開工作,所以我上任後的首要任務是盡快適應,和團隊一齊繼續推行這些政策和所有工作,達到無縫交接。
(請同時參閱談話內容的英文部分。)
完
2025年7月2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21時0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