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法會六題:處理園林廢物
************
以下是今日(七月二日)在立法會會議上梁子穎議員的提問和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的答覆︰
問題:
據悉園林廢物回收中心Y‧PARK[林·區](下稱Y‧PARK)主要接收長度六米或以下的樹幹、樹枝、嫩枝及樹葉等園林廢物。關於處理園林廢物,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鑑於有市民反映在街頭和公園常見到未收集的園林廢物,政府有否制訂指引,要求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下稱康文署)、食物環境衞生署(下稱食環署)及其外判承辦商,先將收集到的園林廢物分類,並將可交由Y‧PARK處理的園林廢物送往環境保護署的收集點;如否,原因為何;
(二)根據現時程序,康文署、食環署及其外判承辦商會如何處理Y‧PARK無法處理的園林廢物;二○一九年至今,每年約有多少公噸該類園林廢物;及
(三)鑑於Y‧PARK就回收園林廢物有多項限制,而據悉內地和美國有公司用厭氧消化技術把園林廢物轉化為生物氣發電,政府會否考慮以該技術處理園林廢物,以加強回收及轉廢為能;如否,原因為何?
答覆:
主席:
二○一八年吹襲香港的超強颱風山竹造成嚴重破壞,倒塌了大量樹木,當中不少是大型樹木,可以用作生產木料。環境保護署(環保署)於二○二一年,根據《香港資源循環藍圖2035》設立臨時園林廢物回收中心Y‧PARK[林‧區],收集和處理日常植物保養的清理工作和工務工程所產生的園林廢物,有需要時亦可以協助處理颱風後短時間內所產生的大量園林廢物。
園林廢物包括草、樹葉、灌木、細樹技,以及木質樹幹等,當中亦會有受蟲害或病患影響的樹木。Y‧PARK主要是收集及篩選園林廢料當中優質合適的部分進行回收再造,製成較高價值的再生產品,既轉廢為材,亦提升成本效益。
現時的Y‧PARK是臨時性質,未來政府會於新界北新市鎮預留土地發展更具規模的園林廢物回收設施,以提升園林廢物處理能力。
就梁子穎議員的提問,經諮詢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環署)、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現綜合回覆如下:
(一)政府一直有制訂指引,以推動各政府部門,包括食環署和康文署,根據減少、重用和循環再造的原則,盡量把園林廢物在原地破碎,並循環再用作園林覆蓋物,而未能原地處理或再用的園林廢物,則運送到合適的回收設施處理。環保署亦一直與政府各部門保持溝通,提供相關指引,推動把適合回收的園林廢物,從源頭做好分類工作,送到Y‧PARK處理。在二○二四年,每日被棄置於堆填區的園林廢物約230公噸,佔整體於堆填區處置的都市固體廢物約2%。
(二)並非所有園林廢物都適合送交Y‧PARK處理。根據現時的處理程序,如食環署、康文署及其聘請的外判承辦商在提供街道潔淨服務或公園管理時,發現不適合回收的園林廢物,例如受細菌感染或被蟲害和混雜了大量其他廢物的園林廢物,便會將這些園林廢物直接,或經廢物轉運站轉送至堆填區處置。在二○一九年至二○二五年四月期間,康文署每日平均約有七公噸不適合回收的園林廢物運往堆填區,而食環署則未有另外備存相關數據。
(三)現時政府主要發展兩類轉廢為能設施:第一類為採用厭氧消化技術處理廚餘的有機資源回收中心,又稱O‧PARK;以及第二類為採用現代焚燒技術處理廢物的設施,例如焚燒污泥發電的T‧PARK,和建設中焚燒都市固體廢物發電的綜合廢物管理設施第一期I‧PARK1。
有機資源回收中心的設計主要針對含蛋白質、糖、脂肪和高水份的廚餘處理,這些物質在厭氧消化過程中較容易分解和產生較多生物氣,轉化為能源發電的效率較高。在技術條件許可下,我們亦有善用現有廢物管理設施去試驗處理其他廢物,例如主要為處理廚餘建設的O‧PARK2,自二○二四年三月開始運作後,我們亦試驗了以厭氧消化技術同步處理豬廢料。在試驗成功後,我們自二○二四年七月起,全面以厭氧消化技術取代以往於堆填區處理豬廢料的做法,大大減低於堆填區處理豬廢料所引起的潛在氣味問題。
然而,園林廢物與廚餘存在顯著差異,需要不同的處理方法。園林廢物包含了木質廢物,例如樹幹及樹枝,以及非木質廢物,例如樹葉及草屑。樹幹及樹枝的木質纖維含量很高和水份含量很低,不容易以厭氧消化技術降解。若在有機資源回收中心以厭氧消化技術同步處理園林廢物,不但會佔用大量厭氧消化缸的空間,還會大幅降低廚餘處理量和處理效能。此外,木質廢物質地堅硬且體積大,相比廚餘較難有效破碎,需額外投入能源和水製成漿液才能處理。在有機資源回收中心增設所需要的預處理設施和調整運作模式來處理園林廢物,會大幅增加成本,能源效益亦會很低。據環保署了解,內地或海外以厭氧消化技術處理木質園林廢物的例子不多,即使有也主要是用作處理少量草和樹葉等非木質的園林廢物。
雖然效率較廚餘低,草和樹葉等非木質的園林廢物技術上可以透過厭氧消化處理,但這些廢物有一定熱值,而且收集期間容易與其他都市固體廢物混雜在一起。以焚燒技術處理可以免卻把這些混雜廢物再分類所需要的額外地方、程序和成本,並且同樣可以達致轉廢為能的效果。政府正全力發展兩座大型現代轉廢為能焚燒處理設施,即I‧PARK1和I‧PARK2,將來合共每日可處理高達9 000公噸的都市固體廢物,並將廢物轉化為電力。預計I‧PARK1今年年底可以開始投入運作,也可以協助處理園林廢物。
多謝主席。
完
2025年7月2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5時3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