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八題:密閉空間工作的安全與健康
******************
問題:
關於密閉空間工作的安全與健康,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鑑於《密閉空間工作的安全與健康工作守則》(《守則》)在去年作出修訂,加入東主或承建商須在工作期間於密閉空間出入口拍攝視頻等要求,自《守則》修訂至今,當局巡查了多少個涉及密閉空間作業的工作地點,以及巡查期間有否發現東主或承建商違反《守則》的行為;如有,該等行為的主要性質,以及當局就該等行為發出的書面警告、暫時停工通知書和敦促改善通知書,以及提出檢控的數目為何;該等檢控個案中,被定罪個案數目和所涉判罰為何;
(二)鑑於職業安全健康局(職安局)推出「密閉空間安全工作資助計劃2.0」(資助計劃),︀以資助合資格中小企購買氣體測試設備及動態感應器等,︀過去三年及本年至今,資助計劃每年可供申請的名額上限、職安局接獲、批准及拒絕的申請個案數目為何,並按企業業務性質(例如渠務、建築及機電工程等)列出分項數字;獲批申請的平均資助額(按新申請企業和曾獲資助企業列出),以及不獲批申請的主要原因為何;
(三)鑑於職安局推出「職安健星級企業—密閉空間安全認可計劃」(認可計劃),為從事密閉空間工作的企業提供職安健顧問服務及資助購買安全裝備等,過去三年及本年至今,︀職安局每年就認可計劃接獲、批准及仍在審批中的企業申請數目為何,︀並按企業業務性質(例如渠務、建築及機電工程等)列出分項數字;獲批申請的平均資助額為何;
(四)當局就調查去年四月二十二日於沙田源禾路發生涉及沙井的致命工業意外肇因的進展為何,以及有否向須就意外負責人士提出檢控;如有,詳情為何;
(五)據報當局去年表示研究能否在清洗渠管合約加入條款,訂明若本來不預計進入沙井工作的工人需入井工作,須事先通知渠務署並獲得該署批准,有關工作的進展為何;
(六)鑑於根據政府於二○二二年六月提交本會人力事務委員會的文件,勞工處與負責渠務工程的主要政府部門/法定機構(包括香港機場管理局、房屋署、路政署和渠務署)已建立通報系統,該等政府部門/法定機構會向勞工處通報需要工人進入密閉空間進行渠務或地底喉管工作的日期和時間,以便勞工處按風險為本策略進行突擊巡查,自通報系統建立至今,每年該等政府部門/法定機構向勞工處通報的工程數目,以及當中勞工處進行巡查的工程數目為何,並按通報政府部門/法定機構列出分項數字;該等巡查中,有否發現承建商違反《守則》及/或相關職安健法例(包括《工廠及工業經營(密閉空間)規例》(第59AE章)、《工廠及工業經營條例》(第59章)及《職業安全及健康條例》(第509章))的個案;如有,詳情為何,包括個案數目和性質,以及當局的跟進行動,並按通報的政府部門/法定機構列出分項資料;及
(七)會否考慮設立密閉空間工作強制呈報機制,要求承建商在開展較高風險的密閉空間工程前須先呈報,以便當局安排針對性巡查,加強確保前線工友的工作安全?
答覆:
主席:
就周小松議員的提問,經諮詢渠務署後,現綜合回覆如下:
(一)及(六)勞工處不時巡查全港工作場所,以保障工人工作時的安全及健康。由於巡查密閉空間工作是勞工處日常進行職安健巡查的一部分,因此勞工處沒有專就這類工作場所分項備存巡查地點和相關執法數字。然而,自二○二二年起,勞工處與主要負責渠務工程的政府部門和法定機構(包括渠務署、房屋署、路政署和香港機場管理局)建立通報機制,這些部門/機構會定期向勞工處通報需要工人進入密閉空間進行渠務或地底喉管工作的日期和時間,以便勞工處按風險為本策略,選擇有較高風險的密閉空間工作進行突擊巡查和加強執法。自通報機制建立至今年五月,勞工處共收到8 608次通報,並進行780次巡查。相關的通報和巡查數字載於附件一。
在突擊巡查密閉空間工作時,勞工處人員會檢視相關工序及設備,例如有否進行風險評估及有否執行相應的風險控制措施、工人是否符合培訓及相關工作經驗的要求、進行地底喉管工作的工人有否配戴認可的呼吸器具及適當的安全吊帶等。此外,自二○二四年十一月三十日修訂版《密閉空間工作的安全與健康工作守則》生效後,勞工處人員會特別留意東主或承建商有否按照守則採取相關措施,包括在工作期間於密閉空間的出入口拍攝視頻,加強保障工人的職安健。過去三年,勞工處就通報系統而進行的突擊巡查共向相關東主或承建商發出13份敦促改善通知書及136封警告信。這些違規事項主要涉及未有進行全面的風險評估、發出不完整的許可工作證明書及未有正確使用認可的呼吸器具等。相關的執法分項數字載於附件二。
(二)職安局於二○二二年六月推出「密閉空間安全工作資助計劃2.0」,資助中小企購買合適的安全設備,包括氣體測試設備及動態感應器,並免費提供相關的訓練課程及一站式風險評估。計劃旨在協助中小企提升密閉空間工作安全水平,特別是沙井、污水渠、喉管等工作環境,預防意外。該計劃的詳情及相關統計數字載於附件三。
(三)職安局於二○二二年推出「職安健星級企業—密閉空間安全認可計劃」,旨在為從事密閉空間工作(例如沙井、污水渠、壓力容器/鍋爐、隧道、喉管、水缸)的企業,提供度身訂做的免費職安健顧問服務、培訓課程及資助購買安全裝備,並為職安健表現達到一定水平的企業認證,致力協助業界提升工作安全健康水平,並協助業主或場地管理者識別職安健表現較佳的承辦商。企業成功通過職安局認證後會成為「密閉空間職安健星級企業」,可獲列入星級名冊讓用家識別。該計劃的相關統計數字載於附件四。
(四)勞工處高度關注二○二四年四月二十二日晚在沙田源禾路遊樂場發生涉及渠務工程的致命工作意外。勞工處已迅速完成調查,經徵詢律政司意見後,根據《工廠及工業經營條例》(第59章)及其附屬規例,向有關承建商及分判商提出共43項檢控,有關案件現已進入司法程序。
(五)在上述於沙田源禾遊樂場發生致命意外後,渠務署隨即停止所有清洗污水渠工作並詳細檢視有關的工作流程。渠務署分別於在二○二四年五月三十一日及六月二十八日更新其密閉空間工作相關的實務備考及合約條款,訂明工程如初時預計無須派員進入密閉空間(包括沙井)工作,但後來發現必須派員進入,承建商須立即暫停有關工程、通知渠務署,並按密閉空間工作守則,在完成風險評估和實施相關的安全措施及獲得渠務署批準後,才可進入該密閉空間工作。
(七)除上文所述勞工處與主要負責渠務工程的政府部門和法定機構建立的通報機制之外,勞工處亦已於二零二四年修訂《密閉空間工作的安全與健康工作守則》,並加強相關的宣傳及教育,提升業界的職安健意識。此外,按上述守則作出修訂的密閉空間作業強制性安全訓練課程亦已於二○二四年十一月三十日推行,進一步提升相關工作的安全水平。我們會繼續採取多管齊下的策略,加強巡查執法、宣傳推廣及教育培訓,預防意外發生。
完
2025年7月2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1時36分
香港時間11時3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