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衞生防護中心調查一宗產碳青霉烯酶腸道桿菌個案群組
************************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中心)今日(六月十六日)正調查一宗產碳青霉烯酶腸道桿菌個案群組,涉及一所安老院的六名院友,並提醒院舍應按照「安老院舍預防傳染病指引」執行傳染病檢測、預防和控制措施。

  中心早前接獲醫院管理局(醫管局)通知,五名年齡介乎68至100歲、居於長洲一間安老院舍的女院友,因自身疾病先後到公立醫院求診,她們的臨床樣本經化驗後,確診帶有產碳青霉烯酶腸道桿菌。中心接獲醫管局通知後,隨即展開流行病學調查,發現上述一名早前曾入住醫院時受感染的帶菌個案可能為院舍的爆發源頭。中心已在院舍進行接觸者追蹤篩查,結果再發現多一名年齡70歲的女院友帶菌。全部六人目前情況穩定。
   
  中心人員已實地巡查涉事院舍,發現該院舍未有全面執行相關的傳染病預防及控制措施。中心已建議院舍採取所需控制措施以預防傳染病感染,包括保持良好環境、員工及院友手部衞生。
   
  中心會繼續對該院舍進行醫學監察,亦會繼續調查個案群組。
   
  腸道桿菌(例如大腸桿菌和克雷伯桿菌)是常見的病原體,能引致身體不同部位的感染,包括尿道炎、腹腔內部感染和菌血病。產碳青霉烯酶腸道桿菌產生的碳青霉烯酶酵素,可令碳青霉烯和其他β-內酰胺(如青霉素)抗生素失效。這些細菌通常對多種抗生素具有抗藥性,限制了治療的選擇,或從而導致難以治療的嚴重感染。這類細菌的帶菌者可以毫無病徵,但細菌也可引致嚴重甚至致命的感染。風險程度取決於受感染的部位和患者的健康狀況。
   
  正確使用抗生素及注意個人和環境衞生,尤其是手部衞生,對預防多重抗藥性細菌如產碳青霉烯酶腸道桿菌的出現和交叉傳播至為重要。此外,老幼病孕等高危人士避免進食生或未煮熟食物,可減低感染多重抗藥性細菌的風險。
 
2025年6月16日(星期一)
香港時間19時24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