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六題:支援貨運物流業
*************
問題:
有意見指出,雖然近年美國作為香港的主要貿易夥伴的排名有所下降,但其向香港產品徵收高昂關稅及取消小額包裹豁免關稅政策,對本港貨運物流業仍影響甚大。有業界人士預計,美國向中國發動關稅貿易戰將導致香港的貨運量持續下跌,並有機會引致業界資金鏈斷裂的即時危機,而早前運輸及物流局局長表示循五大策略所採取的應對措施,亦難以在短期內見效。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有否評估,美國掀起關稅貿易戰至今,對香港貨運物流業(包括海運、陸運及空運)的具體影響;
(二)為彌補失去美國市場所造成的缺口,並鞏固香港作為區內物流樞紐的地位,當局短期內有何措施協助物流業界加速開拓新市場;及
(三)針對物流企業因關稅貿易戰導致延遲發貨或取消發貨而出現的資金流問題,政府有何支援措施,例如會否考慮向該等企業提供低息貸款以解其燃眉之急?
答覆:
主席:
香港一直支持和奉行多邊貿易。個別國家施加關稅及其他貿易保護措施,既漠視香港作為自由港不設關稅,亦破壞全球多邊貿易體制,擾亂全球供應鏈,損人而不利己。
正如行政長官早前指出,政府會在七方面加大力量以應對有關情況,包括全面把握國家發展機遇,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加強國際交往合作,積極深化區域合作;加快香港產業升級轉型;加大發展科技創新;大力推動國際金融合作;吸引外國企業和資金進駐香港,以及向業界提供支援。
就易志明議員的提問,經諮詢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和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後,現答覆如下:
(一)香港今年第一季的航空貨運量按年上升3.2%至116萬噸,港口吞吐量亦按年增長2.7%至約340萬個標準箱,相信貨量上升原因離不開貨主急於在所謂對等關稅開始徵收前出貨。最近國家與美國達成協議,暫時調低關稅90天,相信貨主亦會爭取在此期間盡量出貨,但我們預期相關貨量增長同樣不會持久。事實上,美國濫施關稅為全球貿易帶來的負面影響深遠,全球整體貿易量預期將會下跌,物流業亦無可避免地會受到影響。
(二)面對國際貿易新格局,我們必須做好防範和化解風險的準備,同時把握新形勢帶來的機遇。因此,運輸及物流局會密切留意局勢發展,與業界保持緊密溝通,並帶領業界循五大策略應對挑戰。
首先,我們會致力開拓包括中東及東盟(東南亞國家聯盟)等新興市場,並繼續與香港物流發展局積極訪問和開拓其他「一帶一路」沿線市場,向外宣傳香港物流優勢。第二,我們會加強與粵港澳大灣區的港口協作,全力建立與內地的「鐵海陸江」立體聯運體系,開拓新貨源。第三,我們正積極研究豁免部分貨物的出入口許可證要求,以吸引更多貨物經香港中轉。第四,我們會深化國際港口和船舶合作,推動港口數字化、綠色化和智能化,增強香港港口的競爭力。第五,我們會繼續擴大香港的航運及航空網絡,協助提升市場多樣性,減少對美國市場的依賴。
(三)特區政府一直透過各項資助計劃和支援措施,協助中小企業在複雜多變的經濟環境中應對各種挑戰及維持競爭力。在資金周轉方面,政府持續優化「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計劃),以配合中小企業在經濟下行期間的融資需要。現在更容許計劃的借款企業,包括物流業界的企業,申請最多12個月「還息不還本」安排,申請期至二○二五年十一月十七日止;同時將計劃下八成和九成信貸擔保產品的最長貸款擔保期分別延長至十年和八年;以及向新造貸款提供「部分本金還款」選項,提高還款彈性。
金管局亦聯同銀行業於今年四月再度推出支持措施,進一步協助中小企業獲取銀行融資和升級轉型。此外,所有18家參與「中小企融資專責小組」的銀行再次承諾會積極落實金管局與銀行業於二○二四年推出的「9+5」項支持中小企措施,包括繼續按「還息不還本」計劃的原則提供彈性還款安排和延長貸款還款期等。這些銀行在其貸款組合中預留的中小企專項資金,已經由二○二四年十月的3,700億港元,增加至目前超過3,900億港元。
出口信用保險方面,繼《2024施政報告》提出增加香港出口信用保險局(信保局)最高彌償率至95%,信保局在二○二五年四月十日再推出三項支援措施,包括延長「小營業額保單」保戶免費付貨前風險保障;為非「小營業額保單」保戶提供付貨前風險保障五折優惠,以及劃一新興市場與傳統主要市場的保費率,協助企業開拓新興市場。信保局亦會為內地、東盟及中東買家提供20個額外的免費信用評估服務,聯同金融機構合作為電商提供融資支援,以及為跨國供應鏈相關的出口服務提供信用保險,支援香港出口貿易。
多謝主席。
完
2025年5月21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4時50分
香港時間14時5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