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法會二題:私營醫療機構的規管
***************
以下是今日(五月二十一日)在立法會會議上陳永光議員的提問和署理醫務衞生局局長李夏茵醫生的答覆︰
問題:
據報,早前一間提供疫苗接種及健康檢查服務的私營醫療機構懷疑結業,令已購買預繳服務的顧客無法使用有關服務,亦未獲安排退款。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是否知悉,目前提供醫療相關服務的私營機構數目,以及當中有多少間已經領有私營醫療機構牌照;
(二)過去三年,政府接獲多少宗涉及提供醫療相關服務私營機構的投訴,以及該等投訴的主要內容和跟進情況分別為何;及
(三)鑑於據報,政府已成立跨部門專責小組跟進上述私營醫療機構懷疑結業事件,而行政長官亦表示會檢討目前對私營醫療機構的監管,政府就有關檢討工作的具體詳情為何,以及有何措施加強規管,以進一步保障消費者權益?
答覆:
主席:
就陳議員的提問,醫務衞生局經諮詢保安局和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商經局)後,現綜合回覆如下:
私營醫療機構結業事件
因應近日一間提供醫療相關服務(包括疫苗接種及健康檢查服務)的公司懷疑突然結業影響不少已購買預繳服務的人士,政府於二○二五年五月二日成立跨部門專責小組,務求盡快處理有關個案,並為涉事市民提供協助。跨部門專責小組由保安局、商經局、香港海關、香港警務處、衞生署和消費者委員會(消委會)代表組成。
海關和警方就事件是否涉及《商品說明條例》(第362章),以及其他刑事罪行一直跟進調查。海關在五月七日拘捕涉事公司的一名董事和一名公司秘書,涉嫌違反《商品說明條例》,於銷售服務時作出不當地接受付款的營業行為。執法部門會繼續安排已舉報的市民錄取口供,以助搜證,採取適當的執法行動,而消委會亦會繼續嘗試聯絡涉事公司,以就投訴進行調停工作。
為確保受影響人士得到適切醫療支援,衞生署設立電話專線、電郵和即時通訊軟件供本地及非本地人士免費查詢,提供健康資訊,特別是疫苗注射建議,並協助家長安排子女到母嬰健康院接種「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下的疫苗。符合資格兒童(主要是香港居民)無須繳付費用,而非符合資格兒童則須按既定標準付費。查詢者亦可諮詢如何接種其他疫苗,而基層醫療署亦已經與家庭醫生和醫療機構溝通,確認現時私營市場有穩定的相關疫苗供應,並提醒《基層醫療指南》內的家庭醫生更新其執業資料。署方同時提升《指南》的搜索功能,方便市民求醫。除此之外,衞生署得悉涉事公司曾經使用私家醫院化驗服務後,已經主動協助院方將這些檢查報告送達相關醫生,讓相關個案可以獲得跟進。衞生署亦聯繫經營醫務化驗或放射診斷業務的註冊人士,若未能向涉事公司的轉介醫生發還報告,可聯絡衞生署尋求協助。
今次事件反映私營醫療機構運作除醫療服務專業水平之外,亦同時涉及其他方面,包括商業運作環節,政府必須整全現有各項法律工具,才能更有效和全面地保障市民權益。
就事件涉及的預繳式消費模式,香港現時有不同法例保障消費者權益,其中《商品說明條例》涵蓋貨品及服務,禁止商戶對消費者作出不良營商手法。政府留意到社會各界就如何為消費者在預繳式消費方面提供更好保障提出不少建議,包括設立法定冷靜期和限制預繳式服務合約的年期等。商經局已開展研究工作,並會考慮經濟環境、相關行業的營運情況,以及投訴和執法數字等因素,深入檢視不同建議,以盡快制訂適當策略,加強保障消費者權益。
私營醫療機構的規管
至於醫療服務規管方面,政府於二○一八年制訂規管私營醫療機構的《私營醫療機構條例》(第633章)(《條例》),主要目的在於確保醫療服務處所的設施和安全標準,以及適度監管醫療服務的水平和收費透明度。政府一直以風險為本原則,逐步落實對各類私營醫療機構的規管制度。雖然具體進度受新冠疫情影響,《條例》下針對醫院及日間醫療中心相關條文經已全面生效。截至二○二五年四月三十日,香港有14間持牌私家醫院及259間持牌日間醫療中心。
至於診所及小型執業診所,按照原定分階段落實私營醫療機構監管的計劃,醫務衞生局將會於今日(五月二十一日)向立法會提交生效日期公告,並安排於周五(五月二十三日)刊憲及在下星期三(五月二十八日)的立法會會議省覽,展開「先訂立,後審議」程序,落實相關條文。條文一經生效,營辦診所將須領有牌照,而持牌人須時刻遵守《條例》、牌照條件和衞生署署長發出的實務守則。就小型執業診所(即不多於五名註冊醫生及/或註冊牙醫執業,並符合《條例》特定要求的診所),營辦人須向署長要求發出豁免書,才可豁免領有牌照的要求。為預留足夠時間供業界準備,並進行一些宣傳工作,衞生署將於今年十月十三日開始接受申請,屆時將更準確掌握相關私營醫療機構的數字。現階段,衞生署暫未有備存診所及小型執業診所的數目。
政府亦計劃於診所牌照及小型執業診所豁免書生效後,進一步實施《條例》第92條,務求加強規管,禁止個別未經註冊處所使用一些名稱或描述,企圖誤導公眾以為有關處所提供醫療服務。
政府亦已根據《條例》於二○二○年設立私營醫療機構投訴委員會,並在過去三年接獲93宗投訴。截至二○二五年五月十三日,已考慮並總結的個案有78宗,仍在調查的個案有15宗。投訴事宜主要為醫護人員的專業行為、機構員工表現和溝通方面,以及行政程序等。
謝謝主席。
完
2025年5月21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4時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