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旅遊熱點工作組記者會答問內容(附圖)
********************

  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今日(五月二十日)聯同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保安局副局長卓孝業、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副局長梁宏正、環境及生態局副局長黃淑嫻、發展局副局長林智文和旅遊事務專員張馮泳萍舉行記者會,公布發展旅遊熱點工作組將推行的項目。以下是記者會的答問內容:
 
記者:首先,想問副司長,就這次九個項目,有沒有訂立一些KPI(關鍵績效指標),例如要總共吸引多少旅客來香港?項目中有一些是「打卡」或者深度遊,怎樣評估帶來的經濟效益有多少?社會也很關注更多內地旅客來「窮遊」,或者名為「特種兵」旅遊,今次的項目是否都有考慮到這些需要?第二,自從有很多旅客到西貢萬宜水庫東壩行山後,都有聲音擔心會否影響生態環境?今次要再推「四山」旅遊會如何平衡?之前,羅局長亦提到可以研究會否以預約交通控制上山的人流,這次推行「四山」,做這方面的可行性有大?以及有否需要這樣做?多謝。
 
政務司副司長:多謝你的問題。我先回答一下,再看看羅局長有沒有補充。就KPI,我們沒有硬性說要吸引多少旅客 到來,但我們也很相信,既然我們進行該九個熱點項目,它們當然有助吸引更多旅客訪港。譬如說,它們會帶來甚麼經濟效益?我明白最近有些意見或討論是因為拍攝到有些旅客在麥當勞過夜,我認為該些報道有點放大。因為大家看看一些客觀的數據,旅客在香港過夜的時間其實沒甚麼減少,大家不要因為一、兩個畫面而認為很多人來香港其實沒有消費。實際上,大家想想這亦並不可行。當你到一個地方,難道你只帶一瓶水遊覽一天,便回到出發地?自自然然,我們現在推動該九個項目,譬如去「四山」,我們去大帽山,走完大帽山後,先不說你原本有其他計劃,即使你原本主要是享受大自然美景,其實你走完,你自然也會去附近的食肆吃點東西,大家也知道大帽山山腳附近有很著名的茶室,亦可以前往鄰近的荃灣,也有消費的地方。我認為我們不要過分被這些事情影響。正如行政長官提及,我們歡迎不同類型的旅客。整體來說,我們相信這次推出的項目種類繁多,各有特色,可以吸引不同旅客到來,有些會去其中一、兩個(地方),有些甚至會多去幾個,嘗試我們更多的新景點。
 
  至於你說因為早前五一黃金周時或較早期的時候,東壩非常擠迫,會否影響生態,是否需要採取一些措施?我先簡單說一說,我們現時推出「四山」,其實也有一個作用。因為如果該些生態旅遊景點比較少,很多人會擠迫在該處,如果有更多(景點),其實會有分散的作用。至於你說有沒有需要進行預約等,這方面我留待局長看看有沒有補充。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其實就現在我們的旅客,今年首四個月有1 600萬旅客,數字是令人很鼓舞的。所以我們現在做的事情,除了在較大的方面多舉辦盛事,或大景點如海洋公園不斷有新猶,例如水上樂園已重開,我們其實是希望在全香港提供更多選擇,有更多熱點可以給予來到香港的(旅客),不論是過夜或不過夜的旅客,他們可以有更多選擇,有更多事情做,從而令他們更想來香港,來到(香港)後,人氣來,財氣自然來,這個首先是第一。因此,我們沒有所謂「硬指標」,做了這九項(工作)後要吸引多多少旅客,反而(是對)現在很願意來香港的旅客,我們令他們的體驗更好、更豐富,這是第一。
 
  第二,剛才提及生態旅遊,這次的「四山」有一個特色,就是相對容易到達。例如山頂西高山,除了有纜車外,巴士、小巴亦可以上山頂;若由薄扶林出發,乘坐巴士前往置富花園附近,可以掉頭上山頂亦可。因此,我們有很多不同交通工具可以前往,也可以分散一下。香港的山景或山徑是很受歡迎,除了內地旅客外,實際上我們一向都知道日本、韓國旅客,甚至歐洲旅客都很喜歡。今次「四山」,正正是將更多山徑景色介紹給我們的旅客。
 
  至於交通,我們之前有提及。三月有接近4 300位旅客去了東壩,的確在接應(旅客)上有些問題。但到五一黃金周,雖然旅客多,但他們接收資訊後不是一次過到來;第二,交通亦已做得到位,因此現在情況已經變好了。我們會繼續處理、繼續看看有沒有新型遊覽車或電動車輛等等,我們會繼續跟進。謝謝。
 
政務司副司長:我回答第二條問題前再補充一下剛才的問題。其實經濟效益起碼有兩方面。第一,大家其實會想像得到,當中有些項目需要一些安排,可能需要組團前往,譬如工業品牌旅遊、參觀紀律部隊的博物館,以至舊油麻地警署開放——因為開放的地方只能容納有限的人數,一定要通過一些預約方式(處理)。其實,在推動這些項目時,我們會聯同旅遊業界構思,他們可以組團入去、「團進團出」等。剛才大家在記者會前也看到旅遊業界對我們的熱點項目非常支持。
 
  第二,看看那些項目本身,尤其是兩個特色社區,當你到中環沿着很長的扶手電梯一直上去,沿途有很多各式各樣的商鋪、食肆、酒吧、文化藝術等地方。龍城也有很多地道的潮州滋味、泰國風情等等,亦可到新的啟德體育園,附近也有很多消費的地方。
 
  因此,我們沒有設定一個確實數字,但其實大家都知道這些項目一定會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

記者:你好,想問現時很多景點是靠社交媒體,譬如小紅書,由網民自行發掘出來,政府有甚麼方法令遊客不跟社交媒體的景點遊覽,而跟着政府的九個景點去玩?另外,我相信政府推出這九個景點,很想帶動當區消費,但我見到的是,政府可能想出很多指南或不同網站供旅客自行觀看。政府有甚麼具體措施或策略,主動出擊,吸引遊客,除了到景點「打卡」外,都會到附近消費?謝謝。
 
政務司副司長:或者我簡單回應一下,然後看看其他同事有甚麼補充。你到全世界旅遊,我想都沒有人跟着政府指示到哪裏就到哪裏,大家有各自的網絡和方法。以內地來說,如果不是第一次來,亦會有自己的一些想法。假如對香港不熟悉,當然大家都知道,現在很多人都看小紅書。我們要做的,不是說「你們不用看那些了,只要看政府、旅遊事務署、旅發局網站就可以了,只此一家,別無分店」;不是這樣,而是我們也要用好社交媒體,亦可以用好小紅書。旅發局亦提到,他們年中會邀請很多外地網紅來香港,幫我們拍攝影片去宣傳。說到底,來不來香港旅遊,來香港旅遊要去看甚麼,我想亦要視乎旅客本身的喜好,我覺得這是較為貼近現實。
 
  至於有甚麼具體措施去吸引(旅客),景點本身有其吸引力,要做好宣傳,但特色社區裏的商戶,生意的事,不是政府搭好台就等客人來,自己亦可以推陳出新——我們(政府)今次推陳出新,他們(商戶)也要推陳出新——有沒有一些更好的,食物、貨物、服務各方面是否可以提升去配合,或在某些時節有哪些特色活動。政府的旅遊事務署和地區的民政事務處,如果我們覺得是有助推動地區旅遊,我們一定會協助。看看專員有甚麼補充。
 
旅遊事務專員:就着宣傳方面,我們通過旅發局(香港旅遊發展局)向旅客宣傳。剛才亦有提及,旅發局會通過他們的網站、短片和全球的辦公室,包括海外和內地的辦公室,向全球旅客宣傳。另外,他們也會邀請KOL(關鍵意見領袖)前往這些特色景點,令更多旅客去認識這些地方。當然,通過社交媒體,現在特別流行的社交媒體,也是一個很有效的方法。
 
  至於帶動消費方面,剛才介紹的九個景點中,不少景點除了漂亮、吸引(旅客)「打卡」外,亦有相當的商業元素。我現在再簡單說明,例如工業旅遊和剛才(提及)到紀律部隊博物館參觀,這些特色旅遊是要通過旅行團參與,特別是例如工業旅遊,我們預計未必是一般旅行團,可能是一些有特色的如研學旅行團,比較有興趣和會有更多得着。這些是通過旅遊業界、旅行社、導遊安排,都有商業元素,旅遊業界也有得着。兩個特色社區的宣傳,除了去「打卡」、拍照外,也包含周邊附近商鋪的飲食、購物等元素。旅客前往這些地方,希望可以帶動消費的模式。
 
記者:想集中問問工作組及回顧之前五一的情況。第一,想問工作組,可否再具體解釋,介紹挑選這些旅遊熱點的準則?因為聽到是要具吸引力或短期內可以推行,但其實可能有很多景點。第二,挑選這些景點的投入開支,政府有否預計可能要用多少錢?因為聽到工作組這次推出很多景點,工作組的工作是否告一段落?會否推出第二輪的景點?回顧五一的情況,之前特首要求檢討人流壓力,掌握旅客路線,這次的旅遊熱點是否已歸納之前五一的情況?歸納了甚麼?最後想問,當時落馬洲站都有「逼爆」的情況,這次推出的旅遊熱點,政府預計交通或民生設施上可以如何提升,去應付有機會出現的龐大客流?謝謝。
 
政務司副司長:兩個問題,或者我回答第一個問題,第二個問題由局方回答。
 
  我們如何挑選這些熱點,大致有幾個考慮,亦是一個判斷,第一,是否真的夠吸引。我們不是為推出一些新項目而推出,一定要考慮旅客的體驗,他們是否覺得這些有趣,尤其是我們考慮到旅遊的最新常態和旅客的喜好,喜愛地道一點的東西,喜愛深入挖掘和了解。
 
  第二是可行性,包括地點是否適合、是否需要我們很大的投入、地點的安全性,還有剛才我回答另一條問題時所提及的合規性。譬如工業旅遊,以前沒有做過,第一,是否符合土地使用的城規要求,第二,個別租戶跟科技園公司有租約,跟租約方面有否抵觸,因為我們安排這些參觀是會組團前往,當然亦有收費,以前都沒有做過。有些熱點我們認為適合,但有各方面的問題我們要解決。
 
  另外是時間性,一定要夠快。有些是很長遠的,但可以看到我們這次的任務,行政長官希望我們可以盡快在短期內推出一些能落地及吸引的項目。九個項目中,有七個在今年年底已經可以完成推出,一個在明年年初,餘下的一個會陸續做,在二○二六年第四季會全部完成。這些都要考慮,當然亦要考慮成本效益。成本效益是一個評估,不是真的要計一條數,做一個顧問報告,會帶來多少人流、投入多少。若這樣做,短期內不能推出這麼多措施,我們看到有些項目可能有人喜歡,不過應否投入太多錢,若花費太多做有關項目是否值得,這些就是我們所考慮的。

  你剛才問到開支方面,隨着項目發展,開支會比較清楚,但我告訴你,大致來說,其實我們覺得成本效益不錯。除了最後那個項目——發展前紅磡鐵路貨運碼頭——不計算那個,因為那地方很大,投入多少要視乎招標結果如何。如果不計算那個,其他八個(項目),我們估計(開支)可能是大約二千多、三千萬(元)。八個項目平均計算,因為有些其實並不涉及成本,譬如工業旅遊,我們只是拆牆鬆綁,做好條件,就由旅遊業界入場組團;參觀紀律部隊巡禮也是這樣。至於另外那些,我覺得我們已能做出效果,而花費並不太多,譬如紫花風鈴木園和種植簕杜鵑,效果會很顯著。
 
  至於第三個問題,是否做完這次記者會,我們就告一段落,可以收工?絕對不是這樣。今早如果大家有收看行政長官在行政會議前的講話,這是我們的首階段。因為要快,我們不能做很多工作,卻要一次過在明年年中才推出,那意思就不大。首階段我們推出這九個,而工作組在今日之後的工作是,第一,我們仍要監察剛才提到九個項目的進度,要如期落地,另外亦要繼續聆聽各方面的意見。有一些(項目),我們現階段仍在審視,但有些條件未成熟,我們要再研究一下,看看能否做出來。我們預期在任期內,還有一些新項目推出。我的回答是這樣。至於五一的檢討如何,我請局方回答。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五一(黃金周)方面,我們要做的是聯同其他部門去看無論是容量、旅客選擇、旅客行為、出行模式、基建或安排等,有沒有可以改善的地方,還有預見性要更好,這是我們正在做的工作。至於發展旅遊熱點工作組的工作已有一段時間,主要是發掘一些新的熱點。這跟五一的工作有何關係呢?剛才我亦提及過,這次工作組九個新熱點,在一定程度上是讓香港旅遊的選擇,所謂offering,更加豐富,下次有旅客來港的高峰,下一個大小黃金周也好,可以有更多選擇給旅客時,我們對容量的把握會更好。至於他們的一些出行喜好、習性,或是他們現在希望有的選擇,我們可透過一些調查和大數據分析出來,旅發局將來亦可在掌握這些數據後,甚至可利用AI(人工智能),每位旅客只要查閱旅發局的網頁,將來可以度身訂造,為其規劃行程,這是我們一直會做的工作。
 
  至於剛才記者朋友提到,在五一時一些在關口出現網絡流量的這類問題,也是我們檢討工作的其中之一。這涉及系統或是基建上,如何增加或完善,令問題不再出現,這除了是事後的補救外,現時科技亦容讓我們做一些預見性、預防性措施,我們亦在繼續這方面的工作。因此,對於五一的經驗的檢討,釐訂下一步工作,旅遊熱點工作組亦都可提供一些幫助。多謝。

記者:第一,想問今次九個項目預計會用幾多資源?因為都見到很多都是跨部門,會用現有資源,還是需要額外撥款?因為現在不同部門大家都說要減少支出,會否例如考慮與商界合作?或者尋求贊助?怎樣可以符合到成本效益?另外,都想問,剛剛都聽到很多項目其實都有考慮怎樣方便旅客和「打卡」的元素,但好像暫時沒有聽到一些如何針對高消費展覽客或者商務客,請問可否補充這部分,即是例如有哪些行程或者部分可以吸引到高消費旅客?還是剛才說過稍後會有其他新項目,在日後的項目才加入?多謝。
 
政務司副司長:資源方面,我剛才也說過,撇除發展前紅磡鐵路貨運碼頭做一個活動空間,其他八個加起來大概是二千多至三千萬元。如果以八個項目做出來有成果、有經濟效益的話,其實這些錢是應使得使的,亦很難做到不用花錢但又能吸引很多客人,製造很多經濟效益,這個不是很實際。運用的資源有些是部門本身以其資源來應付,有些就需要撥一些款項,但剛才也說過是有限的金錢。
 
  至於吸引高消費客方面,我不覺得這九個項目不能吸引到他們,即使是高消費客,亦會有部分喜歡行山,他們亦是高消費客,或者到中環看看售賣藝術品、古玩文物的店鋪,也不為奇。但當然,我們會有另一些活動給商務旅客(雖然這並不是專為商務旅客而做),例如有很多盛事、展覽、演唱會、大型體育活動,都會符合到、滿足到一些高消費客的喜好。
 
(請同時參閱答問內容英文部分)



2025年5月20日(星期二)
香港時間19時3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