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律政司副司長在澳門出席2025律師日之「內聯外通——『一帶一路』法律服務高質量發展論壇」致辭全文(只有中文)(附圖)
**************************************************
​  以下是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博士今日(五月十六日)在澳門出席2025律師日之「內聯外通——『一帶一路』法律服務高質量發展論壇」的致辭全文:
 
黃顯輝主席 (澳門律師公會理事會主席)、梁穎妍局長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法務局局長)、王俊峰主席(「一帶一路」法律服務聯盟主席)、池榮彪會長 (巴西(中國)貿易發展商會執行會長)、潘立冬律師 (廣東省律師協會「一帶一路」與外事工作委員會主任)、鄭宗漢律師 (香港律師會理事暨大中華法律事務委員會副主席) 、盧忠誠律師 (澳門律師公會大灣區及內地事務委員會委員)、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大家好。感謝澳門律師公會的邀請,讓我有機會參與今日的「內聯外通——『一帶一路』法律服務高質量發展論壇」。今日,我想借此機會和大家分享我對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和「一帶一路」之間關係的一些看法。

  粵港澳大灣區與「一帶一路」同是國家重點發展戰略,是開放新格局的實踐。而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更彰顯「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將會發展為世界級城市群。

  大灣區以香港、澳門、廣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為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各有優勢,亦有明確的分工和定位。至於其他七個廣東省城市也同時發揮自身優勢,深化改革創新,增強城市綜合實力,形成特色鮮明、功能互補、具有競爭力的重要節點城市。

  事實上,去年年底廣東省社會科學院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在廣州聯合發布《粵港澳大灣區藍皮書: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報告(2024)》。報告指出,截至二○二三年年底,大灣區經濟總量已突破14萬億元人民幣(約1.92萬億美元),超越紐約灣區的1.8萬億美元和舊金山灣區的1.38萬億美元,與東京灣區並肩而立,登頂全球灣區第一梯隊。

  去年,習主席在慶祝澳門回歸祖國二十五周年大會暨澳門特別行政區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上,強調要積極主動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整合優質資源,深化協同發展。

「三連、兩通、一灣區」

  因此,香港律政司一直致力推動大灣區的法治化建設工作,並於去年四月發布《粵港澳大灣區法治建設行動綱領》,積極以「三連、兩通、一灣區」方針推動機制、規則、人才三向聯通。

  先談機制對接方面,目前香港與內地已經建立覆蓋面廣的民商事司法互助機制,涵蓋法律程序上的互助、相互執行仲裁裁決和法院判決等。香港和澳門之間也訂定了關於司法文書送達和仲裁裁決的安排,而澳門的法院判決也可根據普通法原則在香港執行。

  同時,我們也致力向業界朋友推廣這些機制落地的良好經驗。我們正準備與內地共同發布落實相互執行仲裁裁決安排的案例摘要,讓大家具體了解如何實踐制度對接。當然,我們也希望探索與澳門業界合作,發布港澳層面的案例摘要,相信這對展示港澳法律制度的銜接會很有幫助。

  規則銜接方面,當然要提及今年二月中落實擴展兩項重要的措施。根據「港澳資、港澳法」的措施,在深圳或珠海市登記設立的港資或澳資企業,不論投資比例,都可以選擇香港或澳門法律作為合同的適用法律。而按照「港澳資、港澳仲裁」的措施,在大灣區內地九市設立的港資或澳資企業,也都不論投資比例,可以選擇香港或澳門作為仲裁地來解決商事糾紛。

  這兩項措施納入CEPA(《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的開放措施,體現中央政府對於香港和澳門法律制度發揮「內聯外通」角色的重視與支持,讓港資、澳資企業有更大的自由度選擇合同適用法和仲裁地,以解決投資及商業活動產生的合同爭議,提升企業風險管理的效益。

  人才連接方面,律政司非常支持灣區內法律人才的流通和互動。目前大灣區執業律師團隊超過540名,同時熟悉內地、香港及澳門的法律體系,在大灣區的法治工作中發揮着獨特優勢。我們正積極推動建立大灣區律師的特定平台組織,提升灣區律師的專業交流和培訓等。

大灣區發展和「一帶一路」建設

  無疑,大灣區是內地對外開放程度最高的區域,未來將可以大力提升各種促進內聯外通的基礎設施和投資,如優化快速交通網絡、建設世界級機場群、提升珠三角港口群國際競爭力和優化訊息基礎設施,以建設成為智慧城市群。這些基礎設施的建造和投資會為區內和外資企業提供融資和技術服務的機會。

  大灣區作為內地對外聯繫程度最高的區域,還可以通過促進人員和貨物流動,以及投資便利化和貿易自由化,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重要支撐。外國投資者也可以通過港澳參與大灣區基建設施和「一帶一路」的建設。而剛才我提及的「港澳資、港澳法」措施將可大派用場。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剛率領代表團訪問中東地區。今次中東之行的一大亮點,是香港和內地企業首次「併船出海」。有內地企業表示香港企業可幫助自己了解國際市場,分散風險;也有本港公司與內地「獨角獸」企業及卡塔爾企業簽訂合作協議,三方聯手在中東推進金融科技項目,將區塊鏈技術帶到中東。香港生產力促進局亦與兩間內地企業簽訂備忘錄,幫助更多內地企業「出海」。

  其實,港澳和內地企業各擅勝場,港澳的優勢在於擁有大量優秀人才、出色的專業服務及熟悉國際市場規則,澳門更是國家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的重要服務平台,可以發揮「外通」優勢;香港的普通法制度和澳門的大陸法系更可以在國家「一帶一路」的建設中發揮雙翼齊飛的優勢。

  前幾天,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夏寶龍主任在澳門與工商界人士座談,夏主任提出四點希望,其中包括堅定發展信心,扎根港澳繼續做大做強,並且要發揮自身優勢,突出重圍擴大開放,擁抱世界。

  在百年變局和複雜地緣政治的環境下,香港和澳門需要更好地發揮自身獨特優勢,一方面加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另一方面加深國際交往合作,協助更多內地企業「走出去」,更多海外企業「走進來」,做好「超級聯繫人」及「超級增值人」的角色。

  在「一國兩制」框架下,我期待港澳能夠強化規則銜接經驗共享,協同拓展「一帶一路」市場,特別是葡語國家市場,並在國際商事仲裁、調解等領域建立恆常交流。這樣不但能提升大灣區法治協同效能,更可探索以「港澳聯動」模式輸出專業服務,共同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獨特的制度接口,實現區域合作的乘數效應。

  最後,再次感謝澳門律師公會主辦今天的論壇,並祝願今天論壇圓滿成功。多謝大家。
 
2025年5月16日(星期五)
香港時間18時20分
即日新聞  

圖片

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博士今日(五月十六日)在澳門出席2025律師日之「內聯外通——『一帶一路』法律服務高質量發展論壇」,並在論壇致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