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十四題:乳癌的治療與預防
****************
問題:
根據政府資料,乳癌是本港女性最常見的癌症,在二○二二年乳癌新症數目佔女性癌症新症總數的28.6%。其中HER2(即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型低表達轉移性乳癌(HER2型低表達乳癌)因惡性程度較高和易復發轉移,對患者生命威脅大。據悉,隨着醫學科技發展,各地的醫療指引已將HER2檢測結果分類由兩種(即「陽性」及「陰性」),更新至三種(即加入「低表達」分類),以對HER2型乳癌患者作出精準治療。然而,有意見指出,現行醫院管理局(醫管局)的HER2檢測報告未有顯示低表達分類,同時亦未有向患者進行相關教育,令其無法及時獲悉病情實況,錯失早期治療的黃金期。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是否知悉,醫管局會否盡快檢視現行HER2檢測報告中的分類,以明確顯示HER2測試的低表達結果,同時進行相關的患者教育工作,確保他們充分了解其臨床診斷結果,從而盡早接受合適的治療方案;如會,時間表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二)是否知悉,醫管局會否考慮將針對HER2型低表達乳癌的藥物納入安全網以供該病的患者申請,並簡化審批流程,以提高安全網藥物審批效率;如會,時間表為何;如否,原因為何;及
(三)政府現時有否就不同群組人士制訂提高其乳癌篩查意識的公眾教育工作,包括有否提供有系統的線上資訊及於社交平台推廣;如有,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答覆:
主席:
政府十分重視癌症的防控工作,並早於二○○一年成立癌症事務統籌委員會,負責制訂癌症防控策略,並督導涵蓋癌症預防和篩查、監察、研究和治療等工作的方向。
政府於二○一九年公布《香港癌症策略》(《癌症策略》),透過訂定工作優次和方向,減輕癌症對本港帶來的負擔,改善癌症病人的生活質素和提高他們的存活率。《癌症策略》提出的方向包括減少癌症風險因素和提供實證為本篩查、及早發現和診斷、提供適時及有效的治療、加強對癌症康復者的存活支援、提供紓緩治療及臨終護理、投放資源在科技上、加強相關決策局、政府部門、醫院管理局(醫管局)與社區團體和民間社會之間的合作,以及加強監測和研究能力,以期達致防控各類癌症的目標。
就乳癌篩查方面,政府根據癌症事務統籌委員會轄下的癌症預防及普查專家工作小組的建議,採用以風險為本的方式進行乳癌篩查,於二○二一年推出第一階段乳癌篩查先導計劃,並現正籌備第二階段乳癌篩查先導計劃,透過公私營協作計劃與非政府組織合作,為具有高風險罹患乳癌的婦女(即帶有某些基因突變和/或有強烈家族乳癌或卵巢癌病史)提供資助的乳癌篩查服務。第二階段計劃預計約於二○二五年第二季推出,有關詳情將適時公布。
就林琳議員的提問,經諮詢衞生署、基層醫療署和醫管局後,現回覆如下:
(一)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的數據,二○二二年共有5 182宗女性乳腺癌新症,當中1 002宗屬於第二型人類上皮生長素受體(HER2)陽性個案。
現時醫管局的HER2檢測,包含免疫組織化學染色(IHC)與基因檢測(原位雜交技術;ISH)。IHC檢測結果分為:
(i)0(無染色,或≤10%的腫瘤細胞呈現不完整、微弱的膜染色);
(ii)1+(>10%的腫瘤細胞呈現微弱/幾乎不可見的不完整膜染色);
(iii)2+(>10%的腫瘤細胞呈現弱至中度完整的膜染色(環周染色),或≤10%的腫瘤細胞呈現強度完整的膜染色);或
(iv)3+(>10%的腫瘤細胞呈現強度完整的膜染色)。
HER2免疫染色評分0和1+判讀為HER2檢測陰性,評分2+為不確定,評分3+則為陽性。若HER2檢測結果為不確定(即免疫染色評分為2+時),醫院會進一步為患者進行HER2基因的原位雜交檢測,以確認是否出現HER2基因擴增情形。若相關檢測顯示有擴增情形,患者的HER2檢測結果將歸類為陽性,無擴增情形則歸類為陰性。
問題中提及的「HER2低表達」是指HER2免疫染色評分為IHC 1+或評分為IHC 2+而於原位雜交檢測中顯示為無擴增情形的患者。HER2判讀指南(屬國際指南)於二○二三年九月更新,雖然新指南沒有正式將「HER2低表達」列為獨立分類,但建議在檢測報告中加入註解說明「HER2低表達」的結果(即IHC 1+或IHC 2+/ISH無擴增),以讓醫生能更清楚判斷哪些患者適合接受特定標靶治療。醫管局各腫瘤中心乳癌「多學科團隊」,包括腫瘤科、病理科及放射科醫生、專科護士等,正討論更新指南的實施安排並會盡快達致共識,逐步實施判讀指南下的主要更新內容,並計劃在檢測報告中加入註解說明「HER2低表達」的結果。目前,臨床醫生會根據檢測報告判斷患者是否屬IHC 1+或IHC 2+且ISH基因無擴增,從而為患者提供適切的跟進。
(二)作為由公帑資助的公營醫療服務主要提供者,醫管局高度重視為所有病人(包括癌症病人)提供適切的治療,同時確保病人在高補貼的公共醫療系統下,可公平地獲處方安全、有效和具成本效益的藥物。
醫管局設有機制定期評估新藥物,以及檢討醫管局藥物名冊(藥物名冊)內現有的藥物和安全網的資助範圍(包括撒瑪利亞基金和關愛基金醫療援助項目)。在評估申請納入藥物名冊和安全網資助範圍的新藥物時,醫管局會以實證為本,並考慮安全性、療效、成本效益等原則和其他相關因素,包括國際間的建議和做法,以及專業人士和病人團體的意見等。
醫管局會密切留意適用於治療各類癌症(包括「HER2低表達」乳癌)藥物的最新科研和臨床驗證,以確保病人可獲處方安全、有效和具成本效益的藥物,以及持續獲得適切的治療。
為加快把合適的新藥物納入藥物名冊,醫管局自二○二四年年底起簡化藥物名冊引入新藥的申請程序,醫生和藥商可以直接向藥物建議委員會呈交入藥申請。而把新藥納入安全網的優次順序編配工作,亦會由每年兩次增至每年四次。配合上述新機制實施,醫管局積極優化藥物名冊引入新藥的程序,目標將已獲實證有療效的新藥引入藥物名冊或安全網的資助範圍的所需時間減少一半,分別由原來的10個月減至五個月及由18個月縮短至九個月,讓病人可以盡快有新藥使用,亦可獲得安全網資助減輕藥費負擔。
此外,政府和醫管局亦將全力推動落實今年三月底公布的公營醫療收費改革方案,期望透過改革資助架構、減少浪費濫用以及加強醫療保障三方面引導市民善用醫療資源,並且全方位加強對「貧、急、重、危」病人的醫療保障。相關措施包括透過加快引入更多有效創新藥械到藥物名冊及安全網的資助適用範圍,以增加對危重病人(包括癌症病人)的藥械保障,務求確保有限的醫療資源可精準投放幫助最有需要的病人,從而提升醫療系統的可持續性,發揮全民安全網的作用。
(三)衞生署一直推廣健康的生活模式,包括避免煙酒、健康飲食、恆常體能活動及保持健康體重,以此作為預防癌症及常見非傳染病的首要策略。
衞生署一向注重婦女癌症(包括乳癌)的公眾教育工作,並透過不同渠道宣傳乳癌預防及篩查,例如電視、電台、網頁、印刷品、報章、社交媒體、網上宣傳、傳媒訪問等媒介。衞生署亦以多種少數族裔語言製作乳癌的健康教育宣傳單張,讓少數族裔人士了解有關乳癌預防及篩查的健康資訊。此外,癌症網上資源中心於二○二○年推出,為市民提供與癌症相關、準確及可靠的健康資訊。
與此同時,基層醫療署轄下全港各區的地區康健中心/地區康健站(康健中心/站)正積極協助市民根據其性別、年齡及家族病史等因素,制訂個人化的健康人生計劃。健康人生計劃是一項以實證為本和全面的健康策略,強調預防和個人化需要,就市民人生不同階段的健康需要作出指引。康健中心/站亦會為有需要的市民提供有關預防乳癌的資訊,以及其他婦女健康教育服務。
衞生署轄下婦女健康服務在二○二五年一月二十四日開始,有序整合至基層醫療署的地區康健網絡,服務點命名為「樂妍站」。康健中心/站會透過基本健康評估和個別諮詢,識別並安排有需要的婦女至樂妍站接受婦女健康服務。樂妍站會針對婦女健康狀況提供健康評估與諮詢、為有需要的會員安排乳癌和子宮頸癌篩查及提供預防乳癌的講座等健康教育活動。
完
2025年5月14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8時30分
香港時間18時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