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立法會二十一題:深化國際交往合作
****************
  以下是今日(五月十四日)在立法會會議上李惟宏議員的提問和署理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陳百里博士的書面答覆:
 
問題:
 
  今年國家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香港必需深化國際交往合作。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也積極做好把海外企業「引進來」和幫助內地企業「走出去」的工作,以配合國家整體發展戰略。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如何推動香港金融服務行業與國家政策對接,以利用本港自身優勢,強化內聯外通,並着力推動國際交往合作;會否考慮進一步支援金融服務企業開拓新市場,擴大國際網絡;
 
(二)鑑於據悉,本港不少企業、工商界團體、非牟利組織及國際商貿機構均擁有豐富的海外網絡,政府有否進行相關統計;如有,詳情為何;政府如何借助非政府組織的力量和資源,推動民間外交;
 
(三)為配合國家整體發展戰略,政府會否檢視及優化負責推廣貿易的不同政府部門或公營機構的分工及職能(例如經濟貿易辦事處、香港貿易發展局、投資推廣署及其他海外駐點辦事處等),以避免它們架構重疊和讓其更聚焦於提供既定政策的服務;
 
(四)政府會否訂立具體的政策措施,支持和贊助不同企業、機構參與海外國家的工商業、金融業等展覽活動,以促進與中東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等的商業合作和向該等國家進行推廣;如會,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及
 
(五)政府有否整全計劃,透過精準的宣傳推廣策略,對外說好香港故事,以及更好地利用香港的國際化優勢,吸引更多國際金融機構和投資者落戶香港?
 
答覆:
 
主席:
 
  就李惟宏議員的提問,經諮詢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後,現綜合回覆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十四五規劃綱要》)支持香港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強化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及風險管理中心功能,深化並擴大內地與香港金融市場互聯互通。
 
  就此,香港特別行政區(特區)政府一直致力按《十四五規劃綱要》深化香港金融服務行業與國家政策對接,例如在互聯互通方面,股票通於過去數年取得多項突破,包括納入交易所買賣基金和在香港主要上市符合條件的外國公司股票,並成為國際投資者投資內地證券市場最信賴的途徑。在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方面,香港現時擁有全球最龐大離岸人民幣資金池,目前處理全球約八成離岸人民幣支付款額。在吸引內地公司來港上市方面,在一系列優化上市制度的措施帶動下,現在有超過1 480家內地企業在港上市。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港交所)設立「同股不同權」新經濟企業和特專科技公司上市渠道及「科企專線」,亦精準對接內地新興科創產業的金融服務需求,以香港所長服務國家所需。
 
  我們亦持續深化與全球金融界的交流和合作,積極鞏固和拓闊國際「朋友圈」,舉辦具全球影響力的金融盛事,例如亞洲金融論壇、「裕澤香江」高峰論壇和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進一步提升國家及香港在國際金融社會的話語權和影響力,向環球投資者展現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優勢及機遇。
 
  此外,特區政府、監管機構和港交所致力向海內外企業和投資者(包括中東和東南亞國家聯盟地區等目標市場)宣傳香港的金融服務、證券市場和融資平台,透過舉辦及參與不同的主題旗艦峰會、外展活動、專題路演等,加強香港與海內外市場的聯繫,推動金融市場合作,並推動本地金融服務業開拓新市場。
 
  我們會繼續深化並擴大把握國家發展機遇的工作,為業界帶來更多新機遇,並持續助力國家金融強國建設。
 
  另一方面,特區政府亦透過多元化措施,積極推動香港作為國際貿易中心的持續發展。全球貿易格局和地緣政治不斷變化,部分供應鏈正向「全球南方」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遷移,內地企業也積極「走出去」。香港豐富的國際貿易經驗和國際級一流的專業服務,能夠協助這些內地企業重新部署其環球供應鏈。按二○二四年《施政報告》的要求,投資推廣署和香港貿易發展局(貿發局)已在去年十二月構建高增值供應鏈服務機制,吸引內地企業到香港建立管理離岸貿易和供應鏈的國際或區域總部,並為在港企業提供一站式專業諮詢服務。該機制一方面可助力香港的經濟發展,另一方面亦有助香港深化國際交往合作,回應李強總理今年工作報告中對香港的期望,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之餘,同時貢獻國家。
 
  此外,特區政府會繼續組織多個外訪團到「一帶一路」市場考察,協助香港企業及專業服務拓展更廣泛商機及與當地相關企業和機構建立持久合作關係。我們也會繼續積極通過舉辦各項重點活動推介香港優勢並促進香港與「一帶一路」國家的企業對接及項目參與。另外,貿發局的海外辦事處網絡已覆蓋「一帶一路」的主要市場,包括中東等地區。貿發局會繼續透過其全球網絡,推出多元化外展活動、資訊平台、大型國際展覽及會議,以介紹香港機遇及香港作為雙向投資商貿平台的角色,並促進內地和香港企業、投資者及專業服務提供者,以及「一帶一路」國家項目擁有者的合作。
 
  在海外展覽活動方面,特區政府一直透過不同資助計劃和措施,包括「發展品牌、升級轉型及拓展內銷市場的專項基金」、「中小企業市場推廣基金」、「工商機構支援基金」等,鼓勵和資助香港非上市企業升級轉型、提升企業和行業的競爭力及進行推廣。企業/機構可申請資助於境外市場參與展覽等推廣活動,發展業務。貿發局亦一直積極帶領港商參與海外大型展覽,並於個別大型展覽設置香港館。貿發局亦為港商提供海外參展優惠和多項增值服務包括安排商貿配對會議,以把握宣傳產品和服務的機會。
 
  現時,特區政府在海外共設立了14個經濟貿易辦事處(經貿辦),連同貿發局和投資推廣署的全球辦事處,香港在全球68個城市設有辦事處,服務範圍覆蓋129個國家,包括新興市場。經貿辦、投資推廣署於各經貿辦內設立的招商引才專組及於其他地方開設的顧問辦事處,以及貿發局的辦事處三者各司其職,亦同時發揮協同效應,三位一體攜手推動香港與海外經濟體的雙邊經貿關係。投資推廣署和貿發局的服務對象以商界為主。投資推廣署負責為香港促進外來直接投資。該署一直透過其香港團隊、駐經貿辦的招商引才專組,以及其他地域的顧問辦事處,廣泛接觸世界各地、從事不同行業和產業的公司,吸引及協助他們來港開設或擴展業務,並為他們提供一站式及量身訂製的支援服務,由策劃至落實業務全程給予協助。貿發局則負責貿易推廣,促進、協助和發展香港貿易,通過舉辦國際展覽會、會議及商貿考察團,為香港企業開拓內地和環球市場的機遇。經貿辦則致力與國際社會及海外各界人士(包括覆蓋國家的政府官員、智庫、傳媒、學術界、文化界、商界和其他輿論領袖)保持緊密溝通及交流,對外推廣及解說特區政府的各項重要政策和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的獨特優勢,說好香港故事,以推動香港與外地的經貿發展。
 
  同時,經貿辦會與在香港的外國商會和本地政商界加強聯繫和合作,藉這些商會和政商界有關代表外訪的機會,透過不同形式的活動合作宣傳香港的最新發展和主要政策措施,結合民間力量以多角度說好香港故事。
 
2025年5月14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5時33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