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四題:在香港國際機場的貴賓室服務
*******************
問題:
據報,今年一月香港國際機場(機場)客運量達528萬人次,日均客運量超過17萬人次。然而,有意見指出,機場現有由航空公司或企業設立的貴賓室(貴賓室)服務供不應求,出現長期排隊的情況。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是否知悉:
(一)目前機場貴賓室的數目,以及其日均接待人次及上限、面積和啓用年份分別為何;因應機場擴建而增加的客運量,香港機場管理局(機管局)會否考慮批准企業於抵境大堂重設貴賓室;如會,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二)未來五年,機管局擬在機場一號客運大樓內增設的貴賓室數目,以及其面積及日均目標接待人次和上限分別為何;申請設立或擴建貴賓室的資格、審批標準、流程及所需時間為何;及
(三)機場二號客運大樓擴建後,擬設立的貴賓室數目為何;該等貴賓室的位置、面積、日均目標接待人次和上限,以及啓用時間分別為何?
答覆:
主席:
香港是國際航空樞紐,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均對此定位予以肯定。就此,特區政府及香港機場管理局(機管局)一直採取措施,不斷提升香港國際機場的優勢和競爭力。
在客運方面,機場的營運效率和旅客的體驗是我們的致勝之道。考慮到機場每日需接待大量旅客,他們來自不同背景,也有不同的出行目的;因此,機管局一直在香港國際機場提供多元化設施和服務,並對這些設施持續檢視和致力完善,以照顧不同旅客群組的需要。其中,為配合高端及商務旅客的需求,機管局在機場客運大樓預留位置,讓航空公司或其他企業按市場需求及商業模式設立和營運貴賓室,為旅客提供更優越、更舒適的出行體驗。
就提問中有關貴賓室的事宜,經徵詢機管局後,現回覆如下:
(一)現時香港國際機場設有17間貴賓室,包括九間由航空公司營運的貴賓室,供航空公司及其航空聯盟旗下的指定旅客使用;以及另外八間由其他非航空企業營運的貴賓室,以按次收費或其他訂明模式開放予旅客使用。
這些貴賓室最早於一九九八年開始營運,其面積由小於200平方米至超過6 000平方米不等。每間貴賓室的位置、面積和啓用年份已載列於附表。在接待能力方面,上述17間貴賓室每日合共可接待約22 000人次,而現時每日平均接待約16 000人次。至於每間貴賓室所接待人次的數字涉及營運商的商業敏感資料,因此機管局未能提供。
考慮到機場離境或中轉旅客一般在登機離港前會有較長時間在機場禁區內候機,而大部分入境旅客在抵港後均會從速離開機場並前往市區,因此機管局主要在禁區離港層預留位置設置貴賓室,以滿足候機旅客需求。現時,香港國際機場的17間貴賓室全數設於一號客運大樓禁區的離港層,供離境或中轉旅客使用。然而,考慮到部分抵港旅客亦有使用貴賓室服務的需求,因此機場亦有在原有的二號客運大樓設置兩間貴賓室。機管局已預留位置,在擴建後的二號客運大樓的抵港大堂重新設立兩間貴賓室,它們位於禁區以外,而且鄰近一號客運大樓,以方便接待經任何一座客運大樓抵港的旅客。
(二)及(三)隨着高端旅客人數日漸上升,機管局一直與航空公司及其他相關企業保持溝通,並與有興趣新設、擴建及翻新貴賓室的航空公司及其他企業洽談租用及相關營運細節,以確保機場貴賓室的設施可滿足旅客的需求。
就一號客運大樓而言,機管局已接獲並批准其中兩間現時由航空公司營運的貴賓室的擴建計劃,共增加約4 200平方米。其中一間將於今年內作翻新及擴建,並將於二○二七年重開,另一間將於二○二八年開展擴建工程,並於二○三○年重新啓用。同時,機管局已在離港層預留另外三個位置以設立新的貴賓室,並正與多間航空公司進行洽談,目標於今年起讓有關貴賓室逐步投入運作。三間貴賓室總面積約2 300平方米。
至於擴建後的二號客運大樓和二號客運廊,機管局正與業務夥伴展開籌備工作,按客運需求分階段啓用這些設施。其中,上述在抵港大堂設立的兩間貴賓室總面積約1 000平方米,預計將配合二號客運大樓於今年底分階段投入服務。機管局亦有在離港層預留位置設立七間貴賓室,總面積共約6 000平方米,將配合二號客運廊的啓用逐步投入服務。
主席,總的來說,除了持續完善和提升機場設施(例如貴賓室)外,我們亦多管齊下,致力提升機場旅客體驗,包括透過運用創新科技以提高效率、提升機場員工的顧客服務水平、增加機場購物及餐飲的多樣性等多項措施,務求為旅客提供更舒適、更便捷的服務。
完
2025年5月14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4時40分
香港時間14時4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