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立法會十五題:培訓人工智能人才
***************
  以下是今日(五月十四日)在立法會會議上陳仲尼議員的提問和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博士的書面答覆:
 
問題:
 
  國家主席於去年九月在全國教育大會發表重要講話,會後頒布《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規劃綱要》),指導未來十年國家教育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構建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統籌推進機制,強化教育對科技和人才的支撐作用,緊密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大灣區)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吸引集聚人才平台建設,提升創新體系整體效能。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在《規劃綱要》的構建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統籌推進機制及緊密對接大灣區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背景下,政府如何進一步深化「官產學研」結合,促進大專院校的科研成果轉化為產業創新動力,以提升香港在大灣區科技創新生態中的競爭力;
 
(二)鑑於有意見認為,應用科學大學(應科大)在香港配合《規劃綱要》中強化教育對科技和人才的支撐作用上擔任重要角色,政府如何進一步明確應科大的自身定位,協助應科大發揮其獨特優勢,以培養出更多適合大灣區產業需求的應用型科技人才;
 
(三)政府計劃如何協助大專院校及科研機構在人工智能領域上,增加研發開支和人才培養力度,使香港在人工智能技術研發和應用層面上為大灣區科技創新中心的建設作出貢獻;及
 
(四)有否研究,政府應如何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的STEAM(即科學、科技、工程、藝術和數學)教育(尤其是針對人工智能),包括教授人工智能基礎知識、數據處理方法及跨學科知識,以提升學生的人工智能技能、批判性思維和創新能力,從而對接大灣區發展對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
 
答覆:
 
主席:
 
  扎實推進教育和科技發展,能夠為各行各業提供和補充人才和人力,推動社會經濟發展騰飛,為建立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提供堅實的支撐。早前國家公布的《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中明確提出要構建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統籌推進機制,強化教育對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就此,政府已成立由政務司司長領導的教育、科技和人才委員會統籌推進教育、科技和人才一體化融合發展,擴大銜接連貫,制訂政策推動育才、匯才、科技協同發展,同時推動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香港。
 
  就陳仲尼議員的提問,教育局和創新科技及工業局的回覆如下:
       
(一)為完善創新科技(創科)生態圈,提升香港在粵港澳大灣區(大灣區)當中科技創新方面的競爭力,政府一直透過不同措施推進「政產學研」協作,多管齊下支持大專院校的研究及發展(研發)成果商品化。例如「創新及科技基金」(「創科基金」)下一百億元的「產學研1+計劃」,以配對形式資助有潛質成為成功初創企業的大學研發團隊將其科研成果轉化及商品化,並規定業界贊助為必要條件。此外,「創科基金」會繼續向八所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教資會)資助大學的技術轉移處提供年度資助,協助大學把創新意念及研發成果開發成新產品或服務。政府成立的研發中心亦一直進行行業主導及切合市場需求的應用研發工作,並透過合約研究或特許授權安排等,將技術轉移至業界,把研發成果商品化。同時,政府已推動成立香港新型工業發展聯盟,構建「政、產、學、研、投」協作平台推動新型工業化,促進不同企業與機構之間的合作。
 
(二)為有志在專業技術界發展的青年建立康莊大道,達到行行出狀元的目標,政府推動成立應用科學大學,並已於二○二四年二月公布成為應用科學大學的條件及相關機制。應用科學大學提供着重培養應用能力、結合理論和實踐的職業專才教育(職專教育)課程,包括應用學位課程,亦會與專業技術業界緊密合作,在其他學位課程內融入豐富的實習和職場學習機會,栽培學生的應用能力,與傳統學術研究型大學有明確分工。教育局已分別在二○二四年三月及十一月公布香港都會大學及聖方濟各大學,通過嚴謹程序及評審,成功成爲香港首兩所應用科學大學。
 
  政府積極支持應用科學大學按「職學聯通、多元發展」的職專教育發展策略,與業界及其他持份者合作,回應不同界別的人力需求,培育更多具備應用能力的專業技術人才。就此,政府已撥款一億元,支持應用科學大學及職專教育院校在二○二四年十一月成立「應用科學大學聯盟」(聯盟)。聯盟一直積極與支持機構及持份者緊密聯繫,並已擬訂未來的工作計劃及策略方向,包括促進聯盟會員與超過80個來自不同業界的支持機構合作和聯動推廣、舉行國際性會議,以及加強與國家及海外的應用科學院校交流合作。當中,聯盟已計劃在年內訪問大灣區的職專教育院校,加強院校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教育局會繼續與聯盟緊密合作,支持聯盟的工作。
 
(三)加強培育本地創科人才,促進科技和產業深度結合,是推動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關鍵。藉着教資會資助大學三年期規劃工作的契機,政府已就國家及政府目標訂出新的策略方針,引領大學在規劃過程中配合國家和香港的策略發展及政策優次,當中包括培育人才以應對增長、轉型及未來挑戰。
 
  隨着人工智能、創新和突破性科技在新時代冒起,我們鼓勵大學推行適切的教學框架及新課程,以滿足不斷轉變的社會需求,並加強對教學人員及學生的支持。多所教資會資助大學因應該策略方針在二○二五至二八三年期推出與人工智能相關的學士學位課程,例如香港教育大學的人工智能與教育科技榮譽理學士及小學數學教育榮譽學士、香港科技大學的工學士(人工智能)及香港大學的文學士及工學學士(人工智能及數據科學)。
 
  此外,政府一直致力透過不同措施,循基建設施及算力、創新技術研發、培育人才等多個維度,全方位構建人工智能生態圈。數碼港人工智能超算中心(超算中心)首階段設施已投入服務,支撐本地的強大算力需求,並提升香港在不同科研及應用領域的研發能力。為鼓勵業界善用超算中心的算力資源,政府已推出人工智能資助計劃,資助本地院校、研發機構及企業等運用超算中心的算力,推動科研突破;以及進行推廣和教育活動等。截至二○二五年四月,數碼港已舉辦了35場推廣活動(包括在本地院校舉辦資訊講座),吸引超過6 500位參加者。政府亦透過聚焦人工智能及機械人技術的「AIR@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及其轄下的研發實驗室,培訓本地人才及匯聚全球頂尖科研人員。為進一步推動香港人工智能的研發和應用,二○二五至二六年度《財政預算案》宣布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發院(研發院),以引導及助力香港人工智能創新研發和產業應用,促進人工智能上游研發、中下游成果轉化及開拓應用場景。我們預期研發院有助匯聚人工智能相關領域的人才,推動人工智能的研發和廣泛應用,並促進香港與內地(包括大灣區)、海外國家及地區在人工智能方面的交流。
 
  立法會財務委員會已於五月九日通過30億元撥款推行前沿科技研究支援計劃,以吸引涵蓋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領域下的國際頂尖人才來港進行研究,提升本港科研容量。有關計劃由教資會資助的本地大學作為申請單位,並將以配對形式向有關院校提供資助,鼓勵院校投放資源進行研究,推動跨界別協作和加強人才培訓。
 
(四)配合國家教育強國規劃方向,緊貼世界發展趨勢,為香港創科的發展培育人才,教育局於中小學大力推動STEAM(科學、科技、工程、藝術與數學)教育,進一步推展教育數字化。教育局持續透過更新課程、加強教師培訓、給學校提供資源支援、加強與持份者協作等多元策略,促進數字科技融入教學,提升學生的創意思維和解難能力,為國家和社會的未來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基礎。此外,教育局在二○二五年初成立數字教育策略發展督導委員會,參考在內地的最新發展及其他國家的相關政策和經驗,就香港推行數字教育的目標和策略,以及未來發展方向提出建議。
 
  更新課程方面,自二○二三/二四學年起,教育局實施「初中人工智能課程單元」,涵蓋人工智能基礎知識、倫理規範等;同步推出「高小增潤編程教育課程單元」,強化運算和創𣂺思維。現時,幾乎所有公帑資助學校,已分別於高小和初中推行增潤編程和人工智能教育。另一方面,新開設的小學科學科和更新初中科學科,分別於二○二五/二六學年起和二○二七/二八學年起實施,課程均着重探究學習和跨範疇學習,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教師培訓方面,教育局聚焦強師賦能,協助教師掌握人工智能相關知識及教學策略。教育局持續為教師舉辦上述人工智能和編程教育課程單元的培訓,涵蓋人工智能的基本理論、應用技術、教學實踐、數據安全及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教學應用等,培訓以線上與實體形式進行,擴展教師參與和覆蓋面。此外,教育局以「AI+科目」模式推動在學與教上應用人工智能,並提供教師培訓,例如在初中科學科推出「『智』為學理」計劃;又融入數字科技(包括人工智能元素)於數學科建模活動、視覺藝術科的學與教活動,提升教師應用人工智能輔助教學的信心和能力。
 
  教育局亦為學校提供不同的資源支援。教育局已更新《香港學生資訊素養》學習架構,強化數據安全與人工智能倫理教育,並分別與香港警務處和新聞教育基金協作,推出網絡安全及媒體與資訊素養教材,協助學生在使用創新科技時明辨慎思。此外,優質教育基金亦撥備五億元推出「電子學習配套計劃」,支持22個與人工智能、大數據及教育科技相關的項目,涵蓋多個學科,並運用創新科技提升學與教效能。截至二○二五年三月底,約400間學校參與,涉及學生人數約31 000人。項目預計成果將於二○二五年中陸續推出,供全港學校訂閱及使用。
 
  教育局積極推動協作交流,深化與本地、內地及國際協作,與專上院校、創科相關機構舉辦項目和活動,讓學校領導和教師緊貼科學和創科的最新發展,例如: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師教育中心舉辦「STEAM教育領導人員交流研修班」;與數碼港合辦「創新科技專業培訓課程」;教育局與香港教育城攜手合作,於本年六月三十日至七月七日舉辦「數字教育周」,重點項目包括「學與教博覽」,以及聯同語文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會和香港理工大學合辦人工智能在語文及不同科目的學與教應用國際高峰會及會後工作坊系列,邀請專家分享創科教育(包括人工智能教學應用),推動人工智能融入教育。
 
  教育局會積極配合國家以至全球趨勢所需的素養和技能,與各界持份者同心協力,做好中小學基礎教育,配合國家提倡的「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的發展,培育未來科創的接班人。
 
2025年5月14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7時20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