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十題:不合規電氣產品
*************
問題:
本港法例規定,在港供應的電氣產品必須具有符合安全規格證明書,而一些在港供應的訂明產品也要貼上能源標籤,如屬「四電一腦」產品,該等產品的供應商更須向環境保護署(環保署)登記成為登記供應商,並就其分發的「四電一腦」產品向環保署繳付循環再造徵費(該徵費)。但據悉不少經跨境電商平台網購到港的電氣產品並未遵照上述法例的要求,以致對本港消費者帶來安全隱患,並對本地守法經營的商戶造成不公平。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過去三年,每年當局採取了甚麼措施堵截不合規電氣產品產品運入香港;
(二) 鑑於據報,有跨境電商平台擬在港開設實體店,透過展示貨品供顧客親身體驗,而顧客可在線上平台進行交易,再由境外廠商直送貨品,當局有否研究此銷售方式是否繞過本港的現有法律,或存有灰色地帶;如有研究,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三) 鑑於有意見認為,第(二)項所述的線下體驗經營模式或許令本港與電氣產品相關的法規(包括安全規格、能源標籤、繳付該徵費等要求)形同虛設,亦嚴重影響銷售電氣產品的商戶,當局有否評估,該經營模式的持續發展對本地商戶有何影響;
(四) 鑑於據悉,有不法分子會利用跨境電商平台招攬生意,然後安排沒有本港電工資格的非本港居民(俗稱「黑工」)上門安裝電氣產品,過去三年,當局有否調查或發現相關情況;如有,詳情為何;如否,會否作出深入跟進調查;及
(五) 會否就不合規電氣產品進口香港的問題尋求律政司的意見,並盡快進行修例以堵塞法律上的漏洞(如有);如會,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答覆:
主席︰
機電工程署(機電署)負責執行《能源效益(產品標籤)條例》(第598章)和按《電力條例》(第406章)制定的《電氣產品(安全)規例》(《規例》),促進有關產品的能源效益和保障市民使用家用電氣產品的安全。另外,環境保護署(環保署)自二○一八年起全面實施廢電器電子產品生產者責任計劃(廢電器計劃),以盡量減低不同種類電器及電子產品對環境的影響。就邵家輝議員的提問,現回覆如下:
(一)機電署自二○一九年起和國家海關總署按《機電產品安全及能源效益合作安排》成立跨境電商工作小組,專責處理兩地跨境電商平台的風險防控工作,包括通報經電商平台供應的不安全電氣產品。內地相關部門在收到機電署的通報後,會按個案情況作後續處理,包括主動採取訂單攔截及產品下架等措施,防止不安全電氣產品流入本港。機電署也會每年與內地相關部門協辦政策法規宣講會,向跨境電商平台企業、電氣產品生產企業和檢測機構人員講解在香港供應電氣產品的相關法例和須知,提升內地業界對出口香港家用電氣產品相關法規的認識,迄今已合共舉辦12次上述宣講會。
另外,機電署在過去三年抽查了16種,共180款在本港供應的家用電氣產品,委託第三方檢測實驗室進行安全標準測試,以及抽查了約160件訂明產品,檢查有關產品的實際能源效益表現是否符合能源標籤所載的資料。如懷疑相關產品違反《規例》或《能源效益(產品標籤)條例》,機電署會進行跟進調查。
機電署也會巡查供應家用電氣產品的零售商鋪、本地電商平台及其供應商,並就發現的不合規家用電氣產品進行檢控。過去三年,機電署進行了共約14 000次店鋪巡查,當中發現約230宗違反《規例》或《能源效益(產品標籤)條例》的個案,判處罰款總額約為500,000元。
(二)和(三)就提問(二)所描述的情況,機電署一直與內地跨境電商平台保持溝通,提醒相關電商平台在本港供應的家用電氣產品須符合本地法例要求。機電署會持續監察內地跨境電商平台在本港的運作情況,並就可能違反《規例》和《能源效益(產品標籤)條例》的情況徵詢律政司的意見,按實際情況採取進一步行動,包括提出檢控。
就循環再造徵費安排而言,環保署留意到最近個別跨境電商平台的營銷方式,或會涉及在香港從事分發或銷售「四電一腦」產品,並已就此聯絡有關跨境電商平台了解情況和講解相關法例。該跨境電商平台亦已向環保署提交供應商和銷售商除舊服務方案批註的申請。環保署會繼續留意跨境電商平台在香港的營運模式,跟進懷疑違規的個案。
環保署和機電署已於二○二四年起建立溝通機制,就懷疑違反《規例》、強制性能源效益標籤計劃和廢電器計劃的個案交換情報,並在二○二四年七月進行聯合執法行動和作出檢控,有關違規個案已於二○二五年二月定罪,合共罰款22,500元。另一方面,環保署不時巡查廢電器計劃下的供應商、銷售商和收集者,過去三年合共巡查超過1 600次,並以傳票檢控28宗違規個案。
(四)過去三年,機電署沒有收到有關通過跨境電商平台安排非註冊電業工程人員上門安裝家用電氣產品的舉報個案。機電署會向跨境電商平台了解有關情況。如有需要,機電署會按《電力條例》作出跟進及調查。
(五)經考慮外地相關的規管安排,以及在實際執法情況和營商環境之間的平衡,政府暫時無意修訂相關條例,規管從跨境電商平台購買進口及自攜過關入境的電氣產品。機電署會繼續按「以風險為本」的方針採取執法行動,以及透過宣傳教育提高市民在使用電氣產品時的安全意識,鼓勵市民選購具能源效益的產品。環保署和機電署會繼續密切留意市場發展,就市場上不斷變化的商業經營模式,定期檢視有關法例的推行情況和改善執行安排。
完
2025年5月14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2時00分
香港時間12時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