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醫務衞生局局長在立法會衞生事務委員會會議就長者醫療券大灣區試點計劃的最新進展的開場發言(只有中文)
*************************************************
  以下是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教授今日(五月九日)在立法會衞生事務委員會會議就長者醫療券大灣區試點計劃的最新進展的開場發言:

主席、各位委員:

  今日向大家簡介「長者醫療券大灣區試點計劃」的最新進展。

  政府於二○○九年推出長者醫療券計劃(醫療券計劃),目的是為長者提供財政資助,讓他們選擇適合自己健康需要的私營基層醫療服務。計劃由實施到現在,我們推出了多項優化措施,特別在二○二三年,我們擴大長者醫療券(醫療券)適用範圍至14類香港註冊的醫療專業人員、亦實施容許配偶共用醫療券,以及推出「長者醫療券獎賞先導計劃」。

  至於在跨境使用方面,醫療券由二○一五年開始首次跨境過河到深圳的香港大學深圳醫院(港大深圳醫院),以便利居於深圳,以至鄰近地區的合資格香港長者。到二○二三年四月,醫療券的適用範圍擴展多一個服務點至港大深圳醫院華為社康門診(華為荔枝苑社區健康服務中心),形成一院兩點的使用地方。

  隨着粵港澳大灣區(大灣區)跨境交通聯繫進一步強化,「一小時生活圈」已逐步發展成為生活現實。為了讓長者在大灣區有更多服務點的選擇,我們在二○二四年推行「長者醫療券大灣區試點計劃」(「試點計劃」),擴大醫療券適用範圍至七間位於大灣區的醫療機構,覆蓋廣州,包括南沙、中山市、東莞市和深圳市,其中深圳設有兩家指定牙科專科診所。連同港大深圳醫院的一院兩點,醫療券的適用範圍擴展至九個服務點,做到走出深圳,覆蓋沿珠江三角洲大灣區核心城市。

  「試點計劃」在二○二四年開通後,香港社會反應非常正面,受惠長者認為大灣區內新增的服務點,讓他們有更多的就醫選擇,長者亦希望可以繼續增設服務點以覆蓋更多大灣區城市。去年十月《行政長官2024年施政報告》宣布擴展「試點計劃」,進一步增設服務點,目標是大灣區九個內地城市全覆蓋。過去短短幾個月,我們積極地進行了一系列調研工作,包括尋求廣東省衞生健康委員會的意見和推薦合適的醫療機構、到醫療機構作實地視察等。在上星期,我們公布了擴展「試點計劃」的布局,包括將「試點計劃」擴展至現時尚未覆蓋的大灣區城市,即珠海、佛山、惠州、江門和肇慶,以及於已經覆蓋的大灣區城市,例如深圳,包括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廣州及中山再增設一些服務點。就此,「試點計劃」下將新增12間醫療機構,全部均屬內地三級甲等醫院,提供綜合醫療服務,包括牙科服務。合資格長者以後可以在大灣區合共21個服務點使用醫療券,滿足基層醫療需要,提升健康。雖然距香港較遠的一些城市,醫療券的使用量可能會較少,但全面覆蓋能為跨境市民提供更多選擇,就是一件好事。

  去年公布的「試點計劃」為醫療券計劃在內地帶來四個突破,分別是︰(一)首次衝出港深,覆蓋大灣區核心城市;(二)首次有非港資內地三甲醫療機構參與;(三)首次有民營醫療機構參與;和(四)首次有牙科專業醫療機構參與。而今次「試點計劃」除實現大灣區內地九個城市全覆蓋外,亦為醫療券計劃帶來再一次的突破,就是首次加入中醫院,為合資格長者提供更多醫療服務選擇。我們會適時公布各個新增試點醫療機構開展服務的時間表,初步的計劃是在今年第四季或之前陸續開展相關安排和服務。

  此外,醫健通流動應用程式去年推出了「跨境健康紀錄」及「個人資料夾」的功能,便利香港市民自攜電子病歷紀錄跨境使用,以獲取更連貫的醫療服務,從而保障醫療質量安全。為協助長者更好記錄和管理自己的健康及醫療券的使用進度,同時便利醫護人員向長者提供更具連貫性的個人醫療服務,我們會配合「試點計劃」的推展,往後新加入「試點計劃」的大灣區醫療機構亦可使用相關功能。

  政府非常重視跨境醫療協作,並持續探討各個醫療領域和層面上的合作,以不斷提升香港,以至整個大灣區醫療專業的區域優勢,在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原則下,攜手共建「健康灣區」,令整個地區的居民受惠。「長者醫療券大灣區試點計劃」正朝着大灣區內地九市全覆蓋階段性的成果進發,成為大灣區醫療融合、民心相通的重要政策措施。

  接下來,我歡迎各位議員就「試點計劃」提出意見和提問。多謝主席。
 
2025年5月9日(星期五)
香港時間14時38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