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立法會: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副局長就「堅定團結迎抗關稅貿易戰,強化香港國際窗口效能」議員議案總結發言(只有中文)
**************************************************
  以下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副局長陳百里博士今日(五月八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就「堅定團結迎抗關稅貿易戰,強化香港國際窗口效能」議員議案的總結發言:
 
主席:
 
  我再次感謝馬逢國議員提出這項動議,嚴剛議員及蘇長荣議員提出的修正案,以及其他34位議員就各界共同迎抗關稅貿易戰及強化香港國際窗口效能的想法和建議。
 
  正如大家也認同,面對美國挑起的關稅貿易戰對全球貿易及經濟所帶來的影響,香港必須鞏固自身優勢,在應對危機和風險的同時,我們要盡力尋找和把握機遇。我留意到有多位議員提及在關稅貿易戰下,香港要更積極對接國家大市場優勢的強大內需,加強向內地不同省市拓展產品內銷。
 
  在這方面,特區政府會積極鼓勵香港工商界包括中小企業及海外駐港企業好好利用《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為香港帶來的優惠待遇,同時吸引更多外國企業和人才進駐和落戶香港,以至進入內地市場。香港在專業服務的優勢,更可助力全球投資者把握全球「東升西降」的趨勢,進入內地市場,同時帶動香港經濟。在貨物貿易方面,在香港生產及符合CEPA原產地規則的貨品可享零關稅優惠進口內地。截至二○二四年年底,CEPA下的累積貨物關稅優惠已突破102億元人民幣,為香港帶來了龐大的經濟效益。
 
  剛才絕大部分的議員亦提到,香港要加強國際交往合作,積極深化區域合作。談到區域合作,區域內的經濟體之間所協定的關稅和相互優待,是區域內的事,不受美國關稅影響,區域內的貿易可以做大做深做廣,抵銷美國的貿易減少。如我在開場發言所述,特區政府會積極擴大香港經貿的「朋友圈」,包括東南亞國家聯盟(東盟)、中東,以及其他「一帶一路」國家及地區等,從而尋找更多商機。
 
  事實上,面對地緣政治和貿易格局的多變,以及單邊和保護主義影響全球,擁護多邊貿易制度及促進區域經濟合作變得更為重要。《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係協定》(RCEP)作為全球規模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有助向世界展示區域經濟合作為不同經濟體帶來的價值。特區政府在協定於二○二二年一月一日生效後已隨即正式提交香港加入RCEP的申請,除獲得中央人民政府的全力支持外,亦獲得其他RCEP尤其是東盟成員的正面回應。RCEP聯合委員會於二○二四年九月通過加入協定的程序細則,為吸納新成員踏出堅實一步。我們會繼續爭取盡快加入RCEP,讓香港可以更好、更有效地促進區域經濟融合發展。
 
  同時,特區政府的駐海外經濟貿易辦事處、投資推廣署及香港貿易發展局(貿發局)會繼續三位一體,透過其海外辦事處和網絡,積極維繫傳統市場和開拓在新興市場的經貿新藍海。
 
  我亦留意到,剛才有好幾位議員叮囑香港要以新思維、新模式助力國家,尤其是內地的企業應對這場貿易戰。在這方面,我們正在推進建構高增值供應鏈服務機制。行政長官在去年《施政報告》提出因應地緣政治持續緊張和國際經貿環境不斷轉變,我們要好好把握部分供應鏈正向「全球南方」及「一帶一路」國家遷移,以及內地企業積極「走出去」的大趨勢。就此,投資推廣署和貿發局已按計劃在去年十二月落實建構高增值供應鏈服務機制,為內地來港企業提供一站式諮詢服務。這新政策方向亦有助香港深化國際交往合作,回應李強總理今年工作報告中對香港的期望。展望未來,特區政府會繼續加強各相關政策局、部門和「香港隊」機構之間的協作,以提升高增值供應鏈服務機制的效能。投資推廣署和貿發局正與香港出口信用保險局(信保局)、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等相關「香港隊」機構積極尋求協作,並攜手支援在港的內地企業「走出去」,突破美國對祖國的圍堵。
 
  事實上,不少內地企業均看準香港擁有多方面的獨特優勢,銳意透過香港發展其跨國供應鏈管理業務。例如,內地供應鏈解決方案及物流服務龍頭企業京東物流最近宣布在香港增設第五個運營中心,進一步擴充其在香港的業務和提升供應鏈效率。另外,內地工程機械企業三一集團在港設立結算平台,以善用香港的金融和專業服務為其跨國業務提供國際結算、跨境融資及風險管理等服務。以上兩個例子足以證明香港發展成為跨國供應鏈管理中心的潛力相當巨大,我們未來會繼續加強這方面的推廣工作。
 
  剛才有好幾位議員亦提到,香港要加大發展科技創新,吸納高端人才,提升生產力和效率,進一步加強香港競爭力,特區政府對此表示認同。事實上,無創新科技(創科),無未來,科技創新和人才是國際必爭之地,特區政府會全力發展香港成為國際創科中心,引進更多重點企業,不斷加強香港競爭力。
 
  最後,我亦留意到多位議員希望政府加強支援企業,尤其是中小企度過難關。我們會繼續為業界提供適切支援,協助企業應對挑戰,包括透過香港金融管理局協調銀行界紓緩企業資金周轉方面的壓力;以及協助企業更好掌握市場資源,做好風險管理。行政長官在二○二四年《施政報告》中宣布容許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下的借款企業申請「還息不還本」的安排;延長八成和九成信貸擔保產品的最長貸款擔保期;以及向新造貸款提供「部分本金還款」選項,這些措施有助增加借款企業的還款彈性,給予它們更多調節資金周轉的空間。
 
  特區政府會繼續透過各項資助計劃和支援舉措,協助企業拓展境外市場。二○二四年《施政報告》和二零二五至二六年度《財政預算案》宣布合共向「發展品牌、升級轉型及拓展內銷市場的專項基金」及市場推廣及工商機構支援基金注資25億元,正正表明了政府對中小企業的堅實支持。
 
  另一方面,我亦非常同意剛才多位議員提到要推動企業把握跨境電子商貿(電商)帶來的龐大機遇,開拓更多樣化市場。貿發局今年已推行新的「電子商務快綫」服務,將會連同大型電商或社交平台,安排一系列專題培訓講座和研究分享會,為有意拓展電商市場的中小企業提供更全面的支援。我們亦會於今年八月舉辦第二屆「香港好物節」,匯聚港商在內地網店提供折扣優惠,以及安排企業在內地電商平台進行直播帶貨。貿發局會透過「電子商務快綫」,為參與「香港好物節」的企業提供一對一顧問諮詢服務,由專家因應個別港商的情況和其產品特色,建議合適的電商營銷策略。此外,貿發局會在內地及海外的展覽會設立更多香港館,加強推廣香港品牌,為港商開拓跨境電商業務鋪路。
 
  此外,工業貿易署(工貿署)的中小企業支援與諮詢中心將繼續牽頭與其他三個中小企服務中心,加強向中小企業提供在內地和東盟市場進行電商的資訊。工貿署亦計劃於今年推出營商導師計劃,透過導師指導和工作坊等形式,加強支援中小企業發展品牌和拓展電商銷售的網絡,開拓內地及/或東盟市場。
 
  另外,除了我在開場發言時提及信保局最近提出的新支援措施,信保局亦會為內地、東盟及中東買家提供20個額外的免費信用評估服務、聯同金融機構合作為電商提供融資,以及為跨國供應鏈相關的出口服務提供信用保險,支援香港出口貿易,協助企業「走出去」。
 
結語
 
  主席,香港作為細小及高度外向型經濟體,短期內無可避免會受到美國濫徵關稅的衝擊。貿易戰已經改變了世界貿易秩序,新秩序、新格局將會形成,儘管過程中滿布挑戰和不確定性,但過程中有危亦有機。香港經歷過無數風浪,每一次都能夠在挑戰中變得更茁壯。我們要站穩腳步,團結一致,迎難而上,發揮自身優勢和在「一國兩制」下所享有的獨特優勢,把握好國家發展的龐大機遇,拓展和深化區域合作,做好內聯外通的角色,共同識變應變求變,以應對美方的無理脅迫。
 
  主席,我謹此陳辭。
 
2025年5月8日(星期四)
香港時間17時34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