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立法會: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副局長就「堅定團結迎抗關稅貿易戰,強化香港國際窗口效能」議員議案開場發言(只有中文)
**************************************************
  以下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副局長陳百里博士今日(五月八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就「堅定團結迎抗關稅貿易戰,強化香港國際窗口效能」議員議案的開場發言:
 
主席:
 
  我感謝馬逢國議員提出這項動議,亦感謝嚴剛議員及蘇長荣議員提出的修正案,讓我們有機會聆聽各位議員的意見。動議促請特區政府及社會各界堅定不移,配合國家應對策略,團結一致迎抗美國的霸道欺凌,各盡所能以更有力的實際行動建設香港、貢獻國家。對此,特區政府十分認同。
 
  香港是單獨關稅地區及世界貿易組織(世貿組織)的單獨成員,亦是自由貿易的堅定支持者。美國對從不設關稅的香港徵收所謂對等關稅,完全違反常理,脫離事實,充分突顯美方為打壓對手而作出的野蠻行為。特區政府已多次發出聲明表示強烈不滿,並敦促美方立即糾正其錯誤行為。
 
  美國的做法嚴重違反世貿組織規則。美國不再奉行自由貿易,並肆意破壞國際貿易秩序,擾亂全球供應鏈。特區政府已決定就事件向世貿組織提出申訴。我們目前正進行部署和按步推進相關工作。
 
  自美國宣布加徵所謂對等關稅後,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已分別與本地主要商會、中小企業商會及受關稅影響較大的業界,包括珠寶、紡織及製衣、食品及鋁材業的代表會面,聽取他們對事件的意見及商討應對措施。
 
  面對國際經貿的新格局、新秩序,香港必須以鞏固優勢、把握機遇,以及防範及化解風險為原則,制定適當策略,以及就相關政策措施加大力度。
 
強化全球經貿網絡及推動多邊和區域合作
 
  中國香港是世貿組織的創始成員,我們會繼續堅定支持以世貿組織為核心、以規則為本的多邊貿易制度,同時積極參與和支持區域經濟合作的事務。此外,政府會繼續積極開拓新興市場,包括東南亞國家聯盟(東盟)、中東、拉丁美洲等。我們去年十一月與秘魯簽訂自由貿易協定(自貿協定),而去年與巴林簽訂的投資協定亦剛於三月二十一日生效。我們會繼續積極推進這方面的工作,包括與沙特阿拉伯、孟加拉國、埃及和秘魯探討簽訂投資協定。同時,我們會繼續積極聯繫《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係協定》(RCEP)成員,透過不同平台及場合進行游說,爭取盡快加入RCEP,讓香港貢獻力量,促進區域經濟融合發展。
 
  除了尋求和更多經濟體簽訂自貿協定和投資協定,特區政府正分別與馬來西亞及沙特阿拉伯政府積極跟進開設經濟貿易辦事處(經貿辦)的計劃。同時,現有的14個經貿辦會繼續努力透過其網絡,以及不同渠道進行對外聯繫和推廣工作,向當地各界積極推廣香港在「一國兩制」下擁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以及由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和「一帶一路」倡議兩個國家重點策略所帶來的機遇。我們會繼續積極推展這方面的工作,進一步擴大香港經貿的「朋友圈」。
 
招商引資
 
  投資推廣方面,二○二四年有香港境外母公司的駐港公司總數達9 960間,而初創企業數目則接近4 700間,兩項數字均創歷年新高。去年,投資推廣署協助了539間內地或海外企業在本港開設和擴展業務,按年增長超過四成。按比例而言,該數字已經超越行政長官在二○二二年《施政報告》所訂的績效指標。憑着上述的招商引資成績和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的獨特優勢,香港絕對有底氣,無懼美國關稅戰的打壓,繼續發揮「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的角色。
 
高增值供應鏈服務中心
 
  鑑於全球貿易格局變化、貿易保護主義崛起,加上部分供應鏈正向「全球南方」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遷移,內地企業也積極「走出去」,我們相信香港豐富的國際貿易經驗和國際級一流的專業服務,能夠協助這些內地企業在關稅戰中重新部署其環球供應鏈。按二○二四年《施政報告》的要求,投資推廣署和香港貿易發展局(貿發局)已在去年十二月構建高增值供應鏈服務機制,吸引內地企業到香港建立管理離岸貿易和供應鏈的國際或區域總部,並為在港企業提供一站式專業諮詢服務,以強化香港作為國際窗口的效能。
 
資金周轉
 
  資金周轉方面,特區政府一直致力透過各項資助計劃和支援措施,包括「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為中小企業提供信貸擔保,協助它們取得商業貸款,並持續推出優化措施,協助中小企業在複雜多變的經濟環境中應對各種挑戰及維持競爭力。
 
開拓境外市場
 
  拓展境外市場方面,我們推出多項支援、鼓勵措施,例如「中小企業市場推廣基金」資助企業參與出口推廣活動,「發展品牌、升級轉型及拓展內銷市場的專項基金」(「BUD專項基金」)資助企業開拓在40個經濟體的業務發展。我們亦於去年七月在「BUD專項基金」下推出「電商易」,並透過貿發局舉辦「香港好物節」和推行新的「電子商務快綫」服務,加強香港品牌在境外市場的曝光和競爭力,以協助企業拓展電商業務。
 
《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
 
  此外,我們會繼續鼓勵香港企業好好利用於今年三月一日起實施的《關於修訂〈《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服務貿易協議〉的協議二》(《修訂協議二》)以把握進入內地市場的機遇。《修訂協議二》進一步降低香港企業和專業人士進入內地服務業市場的門檻,在不少香港特別具優勢的服務領域(例如金融、建築及相關工程、檢測和認證、電信、電影、電視、旅遊等)增添了開放措施,為香港企業和專業人士在拓展內地市場方面創造更有利條件和開闢更廣闊的空間,有助吸引更多初創企業、海外企業和人才落戶香港以開拓內地市場。
 
出口市場發展
 
  繼《施政報告》提出增加香港出口信用保險局(信保局)最高彌償率至百分之九十五,面對美國濫施關稅,信保局已推出三項支援措施,包括延長「小營業額保單」保戶免費付貨前風險保障;為保戶提供付貨前風險保障五折優惠;以及將新興市場的保費率與傳統主要市場劃一,以協助企業加快開拓新興市場。
 
金融網絡
 
  在金融網絡方面,隨着環球市場的變化,以及其催生的新需求,特區政府會大力推動國際金融合作,發揮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特區政府會繼續積極深化與「全球南方」,包括東盟和中東等新興市場的聯繫,開拓新市場,吸引新資金、新投資者和優秀人才,同時配合國家經濟政策導向,積極吸引具潛力的內地科技和新興企業到香港營運或擴展業務。在特區政府指示下,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港交所)和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證監會)已做好準備,便利有意回流的中概股來港上市。港交所和證監會已與部分相關企業接觸,會為其來港上市提供適當的指引與協助,讓香港成為它們首選的上市地。
 
  在越趨複雜和充滿變數的地緣政治形勢下,我們會把握好其他國家需要分散地區風險的大趨勢,吸引外國企業和資金進駐香港。貿易戰促使全球資金重新配置,香港作為全球排名第一的自由經濟體,在「一國兩制」下,可為企業提供安全和穩定的投資環境,加上聯通內地龐大市場的獨特優勢,讓我們在資產避險方面具有無可替代的吸引力,將有助推動資產及財富管理和風險管理等領域的發展。
 
主動吸引美國科技人才落戶香港
 
  在吸引美國科技人才方面,近年政府透過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等一系列入境措施,吸引和便利世界各地的人才,包括創新科技(創科)人才來港發展。 與此同時,政府一直「以人才推動科技,以科技引領產業,以產業匯聚人才」,為在港、來港的創科人才提供更多優質就業職位和發展機遇,匯聚全球創科英才。舉例來說,香港的國際科研旗艦--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已匯聚本地和全球各地約2 500名科研人員,進行國際研發。此外,特區政府亦會透過前沿科技研究支援計劃和設立生命健康研發院資助計劃等,支持本地資助大學「築巢引鳳」。
 
結語
 
  主席,我會聆聽各位議員對動議的意見後再作回應。
 
  我謹此陳辭,多謝主席。
 
2025年5月8日(星期四)
香港時間14時42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