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二題:北部都會區的發展
**************
問題:
有意見指出,北部都會區與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河套區)是香港創科發展的關鍵引擎,政府應加快有關建設及推動企業進駐,而政府在透過發債融資推動相關基建項目時,亦應提升市民參與度,以讓其共享發展紅利。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會否考慮先設立「北部都會區網上辦公室」,透過線上平台提供整合的規劃和土地資料及最新進度情況,以邀請有意進駐的企業提前來港註冊,並研究為已註冊公司提供支援或政策優惠,例如提供虛擬展廳、線上洽談及預先登記服務,讓企業能早作部署,待實體設施落成後無縫銜接;
(二)為吸引企業優先落戶北部都會區及河套區,會否推出針對性支援措施,例如提供過渡性辦公空間及特別人才招聘計劃等;及
(三)會否研究,容許市民以強制性公積金供款優先認購北部都會區項目的相關政府債券,以讓市民共享發展紅利?
答覆:
主席:
北部都會區(北都)對香港社會和經濟發展至為關鍵,能加速創科和其他產業發展,讓我們更深度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同時為市民創造優質的工作機會和生活環境。北都多個新發展區自二○一九年陸續上馬,工程正進行得如火如荼,預計北都未來數年將有相當可觀的「熟地」和產業樓面產出。此外,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香港園區(河套香港園區)今年將進入營運階段。
就李慧琼議員的提問,經諮詢相關部門後,現回覆如下:
(一)北都計劃是一項跨決策局的工作。行政長官親自主持的「北部都會區督導委員會」,督導各項北都發展工作。發展局轄下的北部都會區統籌辦事處(北都辦)擔當整體倡導及統籌北都發展的角色,包括與其他政策局、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引進辦)及投資推廣署等攜手合作,共同推廣北都,以及促進不同產業在北都發展。
其中,引進辦負責引進全球具有高潛力和代表性的重點創科企業,並已先後公布四批共84間在香港設立或擴展業務的重點企業,當中有不少企業均對落戶北都表達興趣。投資推廣署則致力協助內地及海外企業來港開業及擴展,為其提供一站式的支援服務;去年幫助超過500家企業在港設立或擴張,包括對北都產業用地有興趣的公司。北都辦主力向本港及境外各界人士介紹北都各個規劃及工程項目的最新進展,亦有舉辦大型的招商活動,鼓勵本地、內地及海外企業支持和參與北都的發展。對於表示有興趣落戶北都的企業而言,剛提及的三個辦公室,分別是引進辦、投資推廣署及北都辦三方會進一步合作,包括各委派相關同事成立專案隊伍,跟進有關企業的需要。
在資訊發布方面,引進辦和發展局已建立專屬網頁及社交平台等線上媒體,分別介紹引進辦的支援服務和推廣香港優勢,以及發放各個北都發展項目的最新資訊。投資推廣署亦透過其全球網絡推廣北都的最新發展和宣傳投資機會。此外,土木工程拓展署在一些新發展區現場設立社區聯絡中心,介紹新發展區的最新資訊。發展局亦正籌備推出北都招商引資小冊子,多角度介紹北都的整體規劃、優勢產業,以及工程/投標等資訊。
(二)考慮到有意來港的企業背景廣泛,政府的招商引資工作會着重了解和適當地照顧個別企業的不同需要。引進辦及投資推廣署在協助內地及海外企業落戶香港時,會協助它們物色地方運作,而北都是其中一個推介的重點。它們亦會協助有需要的企業在前期籌備階段,先落戶香港其他地點,以開展研發等基礎工作,建立好日後進駐北都的根基。
至於河套香港園區,港深創新及科技園有限公司現正努力推進相關的招租工作,預計首批租戶將在今年下半年開始進駐園區,而現時商談至較深入階段的企業約有近30間。
(三)政府綠色債券和基礎建設債券融資所得,會撥入基本工程儲備基金,支持包括北都等各項基建工程。財政司司長於近年的《財政預算案》提出,政府計劃在未來發行的這兩類債券中,撥出一定比例優先供強制性公積金(強積金)基金投資。香港金融管理局與強制性公積金計劃管理局為此已建立機制,並於二○二三年六月首次應用在政府綠色債券計劃下發行的機構綠色債券。類似的機制會繼續適用於政府可持續債券計劃(前稱政府綠色債券計劃(註))和基礎建設債券計劃下發行的機構債券,目的是讓強積金計劃成員透過強積金基金參與推動包括北都在內的基建發展,同時獲得低風險和相對穩定的投資回報,共享發展成果。
註:政府綠色債券計劃由二○二四年五月十日起已重新命名為政府可持續債券計劃。
完
2025年5月7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4時06分
香港時間14時0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