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港性污水病毒監測計劃」調整監察點數量 有效提升成本效益
*****************************
新冠疫情期間,利用污水檢測新冠病毒含量的新方法成為特區政府追蹤病毒傳播和識別感染源頭的重要工具。當時,於污水樣本檢測到新冠病毒後,中心會根據污水網路追蹤病毒源頭,以及早發現感染個案。中心成功透過計劃識別超過26 500宗確診病例,當中大部分屬無症狀個案。這對於因應不同階段的發展,及時實施隔離和檢疫措施,阻斷社區傳播發揮關鍵作用。計劃在二○二四年度國際水協會項目創新獎的「績效改善與營運解決方案」組別榮獲金獎,充分肯定了特區政府在利用污水病毒監測以輔助抗疫的創新思維及傑出的技術成果。
隨着社會復常,新冠病毒已被視為一般呼吸道疾病處理,污水監測的目標因而從個案追蹤轉為恆常監測病毒在社區的活躍程度。中心在維持監測成效的前提下不斷優化計劃,並利用模擬模型,分析不同數目的監察點組合。結果顯示,把抽樣點數目從過往120至154個(每區三至14個),改為每區一個(共18個)位於較下游並覆蓋最多人口的抽樣點(共覆蓋超過220萬人口),污水病毒量數據同樣與相關臨床監測指標(包括呼吸道樣本的新冠病毒陽性百分比)的趨勢高度吻合。換言之,上述監察點數量的調整不會影響監測效果。
此優化策略可繼續有效監測新冠活躍程度,同時大幅降低近八成的營運成本,並於二○二四年四月起開始實施。中心每星期會將監測結果和分析透過《2019冠狀病毒病及流感速遞》發放予公眾參考。
展望未來,特區政府會進一步強化污水監測技術,並研究應用於其他傳染病監測,以及早發現不同傳染病的風險,適時制訂合適的公共衞生應對措施,保障公眾健康。
完
2025年4月30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8時45分
香港時間18時4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