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立法會: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就《2025年撥款條例草案》恢復二讀辯論發言全文(只有中文)
********************************************
  以下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今日(四月三十日)在立法會會議就《2025年撥款條例草案》(《條例草案》)恢復二讀辯論的發言全文:
 
主席:
 
  我感謝各位議員在《2025年撥款條例草案》辯論期間,就財經事務及庫務局的議題提出了寶貴意見。以下我會就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發展資產及財富管理業務、引入公司遷冊機制、深化互聯互通、推動金融科技、綠色科技及大宗商品交易、改革強制性公積金(強積金)制度,以及保險相連證券幾方面,作出回應。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
 
  當前,美國單方面挑起的關稅戰正大幅增加環球投資環境的不確定性,衝擊全球經濟前景。在此複雜的外圍形勢下,香港作為高度外向型的經濟體,難以獨善其身。就此,我們正以積極和具針對性的政策措施,轉危為機,在變局中繼續推進香港高質量持續發展。
 
  金融穩定和經濟安全是香港繁榮穩定的根基。我們會繼續以穩定和確定性應對不確定性,好好維護香港安全、穩定及自由開放的營商環境,向國際社會展示香港是全球資金的安全避風港。我們亦會繼續發揮好香港「一國兩制」下內聯外通的獨特優勢,擔當「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的角色,深化國際交往合作,為全球企業和資金提供新的發展機遇。同時,我們會致力創造更多新增長點,加快落實市場改革,加強金融服務全方位發展,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我感謝各位議員普遍支持預算案所提出的各項改革和優化市場的措施。我們會聯合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證監會)及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港交所)與業界保持密切協作,以「成熟一項推一項」方式落實各項建議。
 
資產及財富管理業務
 
  在鞏固香港的國際資產及財富管理中心地位方面,投資推廣署的家族辦公室專責團隊至今已協助逾160間家族辦公室在港設立或擴展業務,我們聯同投資推廣署在上月底舉辦的第三屆「裕澤香江」高峰論壇,成功吸引約360名家族辦公室決策人及業界領袖參與,宣揚香港作為環球家族辦公室樞紐的優勢。
 
  此外,「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自推行至今廣受業界及資產擁有人歡迎,截至今年三月底已接獲超過1 190宗申請。我們已於三月起推出一系列優化計劃的措施,包括放寬符合淨資產規定的要求,以及容許申請人透過全資擁有的合資格私人公司作出投資,以加強與家族辦公室的聯動,充分發揮香港多元的投資機會。
 
  我們會在今年內就有關基金、單一家族辦公室和附帶權益的稅務優惠制訂方案,目標是在明年把立法建議提交立法會審議,爭取立法會早日通過,讓有關措施可於二○二五/二六課稅年度起生效。
 
引入公司遷冊機制
 
  為在外地成立的公司提供簡單便捷的途徑遷冊來港,香港會引入公司遷冊機制,讓有關公司保留法律上的身分和業務延續性。機制既回應市場對公司遷冊的現有需求,同時實踐本屆政府招商引資的發展方針,吸納外地企業成為本地市場的新發展動能,帶來更多專業服務需求、投資和工作機會。法案委員會已完成審議條例草案。我們即將在今年五月十四日的立法會會議,就條例草案恢復二讀辯論,並爭取機制在五月內開始實施。公司遷冊制度實施後,我們會聯同投資推廣署和港交所主動接觸在外地註冊的香港主要上市公司,同時透過經濟貿易辦事處向海外企業宣傳,介紹遷冊制度。
 
深化互聯互通
 
  深化並擴大內地與香港金融市場互聯互通一直是我們的工作重點。我們會繼續全力推進得到兩地監管機構支持的措施,包括推出離岸國債期貨、引入股票大宗交易和將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納入互聯互通標的等。兩地監管機構和市場機構正就有關措施的技術事宜進行密切溝通,以期盡早落實。我們會繼續加強與內地部委跟進及探討各項互聯互通機制的擴容增量方案和優化安排,具體措施將適時公布。
 
金融科技
 
  根據最新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報告,香港在金融科技水平的排名進一步躍升五位至全球第四。我們會多管齊下,推動金融科技的蓬勃發展,提升香港金融服務業的競爭力,以更好支持我們的實體經濟。在虛擬資產方面,我們即將發布第二份虛擬資產政策宣言,闡述下一步的政策願景和方向。同時,我們會在年內盡快就虛擬資產場外交易及託管服務發牌制度進行諮詢。《穩定幣條例草案》計劃在五月二十一日立法會會議恢復二讀辯論。有關條例草案通過後,金管局(香港金融管理局)會盡早審批牌照申請。上述各項措施將持續完善我們監管和市場發展並重的框架,進一步促進香港的虛擬資產生態圈蓬勃發展。
 
綠色科技及綠色金融
 
  另外,我們會繼續推動香港發展為國際綠色科技及金融中心。去年在香港安排發行的綠色和可持續債券總額約430億美元,自二○一八年起連續七年居亞洲區市場的首位,佔地區總額約四成半。在可持續披露方面,我們於去年十二月推出香港可持續披露路線圖,就大型公眾責任實體不遲於二○二八年全面採用國際財務報告可持續披露準則(ISSB準則)提供清晰的路徑,使香港成為首批將本地準則銜接ISSB準則的司法管轄區。在綠色金融科技方面,去年六月推出綠色和可持續金融科技概念驗證測試資助計劃已批出60個項目,對開發處理行業痛點而市場上未有使用案例的項目帶來積極推動作用。
 
推動大宗商品交易
 
  除了上述各個範疇,我們認為建立大宗商品交易生態圈將會是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新切入點。倫敦金屬交易所今年一月將香港納入為其全球倉庫網絡內的許可交付地點,並開始接受倉庫營運商申請許可。在短短數月內,已有四個倉庫成功獲批,我們會繼續提供適切協助,以匯聚相關企業落戶香港,逐步搭建完整的大宗商品交易生態圈,為未來相關金融交易的拓展奠定基礎。
 
改革強積金制度
 
  有議員提到優化強積金制度。事實上,我們一直致力檢討並持續優化強積金制度,務求為四百八十萬名計劃成員提供更多元化的投資選項的同時,亦為他們創造更大的減費空間。在強積金投資方面,隨着強積金「全自由行」的公眾諮詢剛結束,我們正馬不停蹄地準備相關修例工作,預計將於今年六月就修例的方案諮詢相關的立法會事務委員會。在減費方面,積金易平台已於去年六月推出,至今已有六個強積金計劃加入平台,整體運作大致良好,其餘計劃將會陸續加入。我們觀察到有不少已加入平台的強積金計劃已經向下調整基金管理費,為計劃成員帶來更多回報。
 
保險相連證券
 
  作為國際風險管理中心,香港一直提供多元的風險管理工具。通過設立保險相連證券的專屬規管制度和資助先導計劃,我們至今已促成七宗巨災債券在港發行,發行額約六十二億元。為繼續吸引更多機構發行不同種類和結構的產品,促進保險相連證券生態圈發展,政府已宣布延長資助先導計劃三年,保險業監管局亦正與多個潛在合作夥伴保持緊密聯繫,同時正加強對外推廣,包括於今年舉辦第二次國際研討會,向機構投資者和家族辦公室介紹香港的優勢。
 
  我謹此陳辭,希望各位議員支持《條例草案》。
 
2025年4月30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2時25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