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十九題:政府於新市鎮提供的服務及設施
*********************

  以下是今日(四月三十日)在立法會會議上陳學鋒議員的提問和發展局局長甯漢豪的書面答覆:
 
問題:
 
  有意見指出,政府擬在人口接近50萬的將軍澳興建第二座政府綜合大樓(綜合大樓),反觀東涌東和東涌西完成擴建後,區內人口將接近30萬人,政府並未有計劃在當區興建綜合大樓。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在新市鎮興建綜合大樓的標準(例如區內人口及交通暢達性等)為何;有否計劃在東涌第一區興建綜合大樓;若有,時間表為何;若否,原因為何;
 
(二)鑑於將軍澳擬興建的第二座綜合大樓將提供醫療及健康設施、長者日間護理中心、政府辦公室及公眾停車場等,政府如何釐定綜合大樓內提供的服務及設施,以體現「一地多用」的土地使用原則;
 
(三)鑑於有東涌居民向本人反映,他們需要前往位於屯門的入境事務處分區辦事處,才能辦理人事登記及旅遊證件申請,政府會否考慮在東涌區內提供人事登記及旅遊證件申請服務;若會,推行的時間表為何;
 
(四)過去三年,政府有否在東涌區內廣泛推廣使用電子政府服務;若有,詳情為何;政府有否制訂未來一年的宣傳計劃,以推動更多東涌居民使用電子政府服務,從而彌補因政府未有在該區興建綜合大樓而出現的服務缺口;及
 
(五)鑑於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現時在東涌區內提供不同類型的文康設施(例如東涌北公園、東涌道足球場、東涌文東路體育館及東涌公共圖書館等),政府有否計劃於該等設施大規模種植標誌性植物,以在東涌打造一道由政府設施構成的風景線;若會,詳情為何?
 
答覆:
 
主席:
 
  就提問的各部分,經諮詢有關政策局/部門後,現回覆如下:
 
(一)政府在發展新市鎮/新發展區時,會預留足夠土地作「政府、機構或社區」用途,以滿足市民的生活所需。一般而言,政府會因應區內的人口密度而訂定所提供的設施及其數量,而負責提供相關服務的部門會按照當區用家的實際需要、土地或空間的供應,以及其他相關部門的意見,作合適的規劃,包括是否適合以聯用大樓的方式提供當區所需的公共服務。
 
  就東涌第一區這地段而言,在該地段附近(距離約500米)已設有東涌市政大樓,鄰近港鐵東涌站,內有社區會堂、公共圖書館、體育館及護老院等不同設施。事實上,東涌區內亦有不少社區設施設於公共屋邨及私人發展內,包括健康中心及郵政局等,服務東涌居民。政府現階段沒有計劃在該東涌第一區地段興建聯用大樓,但會繼續就如何善用這幅土地繼續聽取地區意見。
 
(二)政府在考慮聯用大樓所提供的服務及設施組合時,主要的考慮包括社區對公共服務的需求、部門為提供公共服務及設置辦公地方的空間需求、不同設施的兼容性、成本效益等因素。
 
(三)根據入境事務處(入境處)的資料,該處現時設有七間人事登記辦事處及七間分區辦事處,分佈港九新界,為各區市民提供人事登記及各類證件服務。這些辦事處位置交通便利,鄰近港鐵站和公共運輸交匯處。由於入境處已在東涌居民方便到達的地點設有服務市民的辦事處,政府暫不考慮在東涌區內另行開設辦事處。入境處會繼續檢討各區的服務需求,務求在善用資源的原則下,繼續為市民提供高效率和高質素的服務。
 
  事實上,為便利市民並配合政府服務全面電子化的目標,入境處一直致力推行電子服務。市民如需申請香港特別行政區護照,可經互聯網或入境處流動應用程式遞交申請。近年入境處亦推出多項電子服務,讓市民無需再親身前往相關辦事處,減省排隊和填寫表格的時間。這些服務包括於網上辦理出生登記、死亡登記和申請《登記事項證明書》的電子服務,而市民亦可選擇以郵遞方式收取相關證明書。由二○二五年一月起,個別簽證/進入許可及延長逗留期限的申請只接受電子化服務遞交,申請人全程無需親身前往入境處辦事處。
 
(四)政府一直致力推動政府服務全面電子化,有關工作與個別地區是否設有聯用大樓並無關係。根據數字政策辦公室(數字辦)提供的資料,自二○二四年年中起,所有牌照、涉及申請和批核的政府服務(共約1 480項)及表格(超過3 800張)已達至全面電子化,即有關牌照和服務均可以電子方式申請、付款、領證;如因法例或國際慣例要求而須親身交件或領證,申請人最多只需要到相關政府辦公室一次。
 
  數字辦會加強宣傳推廣「智方便」及相關電子服務,並與關愛隊合作在各區協助市民及長者登記及使用「智方便」。數字辦亦在各區合適地點設立社區支援點,提供定時定點的培訓及技術支援,教導長者使用各項數字政府服務應用。
 
(五)發展局提倡「種植有方•因地制宜」,當中包括考慮種植空間、品種的適應力、特點和配搭,配合景觀設計及周邊環境等。就此,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一直有在轄下休憩場地種植不同的顯花或賞葉植物,以美化環境。在推展各項康體設施工程項目時,康文署會與工程部門和設計團隊因應場地環境等因素,配置合適的植物。在為東涌區內的休憩場地挑選植物品種時,康文署會參考土木工程拓展署(土拓署)在綠化總綱圖中為離島區制訂的綠化主題、建議的主題植物及樹木品種名單。
 
  現時,東涌文東路公園已種植超過30棵黃鐘木,每年春季開花期間均吸引不少區內的居民到訪賞花。而東涌北公園亦已廣種不同主題的樹木,包括近五十棵楓香,葉片在不同季節呈現不同色彩,尤其是在深秋時葉片轉紅,吸引不少市民前往觀賞。就即將動工的東涌新市鎮擴展(東)休憩用地發展而言,康文署亦計劃種植狼尾草、毛稔及花旗木等植物,並會配置特色攀援植物的花棚,為東涌區營造更多層次豐富、色彩繽紛的綠化景觀。除以上植物,土拓署亦於二○二三年初在東涌東新填海土地的海旁設立試驗苗圃,評估不同樹木品種的生長表現,為東涌新市鎮擴展(東)休憩用地發展選出更多合適的樹木品種。



2025年4月30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2時4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