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立法會四題:持續進修基金
************
  以下是今日(四月三十日)在立法會會議上陳勇議員的提問和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的書面答覆:

問題:

  關於持續進修基金(基金),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鑑於有公眾人士反映,部分獲基金資助課程的學費顯著高於市場上其他相關課程的平均學費,當局會否要求培訓機構提交其開辦課程的成本詳情,並接受獨立審計;

(二)過去五年,有否培訓機構因其課程內容與培訓專業技能無關或學費過高等問題而從基金的可獲發還款項課程名單中除名;如有,具體詳情(包括涉及的課程類別)為何;及

(三)鑑於有意見認為,部分獲基金資助的課程與專業技能的關聯度低,當局會否考慮優先將基金的資源投放至與新型工業化、創科發展及人工智能等與經濟發展重點對接的技能課程上,或收緊對明顯偏重興趣而非就業技能課程的資助審批,以避免基金遭濫用?

答覆:

主席:

  持續進修基金(基金)資助有志進修的年滿18歲香港居民,按其興趣和能力選擇修讀切合個人需要的課程,以提升個人競爭力,從而配合全球化和香港經濟發展的需要。自二○○二年成立以來,基金運作經過多次優化,引入不同質素保證及保障學員利益的措施,並持續擴大課程範疇,增加市民的選擇,鼓勵持續進修。為確保培訓課程更切合市場需要並符合質素要求,自二○一九年四月起,所有納入為基金可獲發還款項課程名單的課程(基金課程)須先在資歷名冊下登記,即已通過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或具自我評審資格的大專院校的專業評審。現時,基金課程有超過4 500項,按資歷名冊下14個學習及培訓範疇、《能力標準說明》以及《通用(基礎)能力說明》作課程分類,涵蓋電腦科學及資訊科技、商業及管理、工程及科技等範疇,由超過120間培訓機構開辦。

  政府一直鼓勵培訓機構因應市場發展和需要,設計及開辦新課程,申請登記為基金課程。近年增加的基金課程,不少與實現「十四五」規劃所確立香港「八大中心」定位的業務及內容有關,例如在創新科技方面,截至二○二五年三月底,超過30項基金課程與人工智能相關,協助學員裝備相關新興技能。

  除了涵蓋範疇廣泛的基金課程外,相關政策局亦針對香港的支柱及優勢行業推行了不同的培訓措施。在創新科技方面,根據創新科技及工業局的資料,創新科技署正透過「創新及科技基金」資助計劃,支援企業及科研機構培育創科人才。為鼓勵製造業利用創科升級轉型,推進香港新型工業發展,「創新及科技基金」下的新型工業化及科技培訓計劃以政府與企業2:1的配對方式資助本地企業讓其員工接受高端科技培訓,尤其是新型工業化及人工智能相關的培訓。

  基金課程管理由培訓機構負責。當局並不審批有關課程的學費,亦不會要求培訓機構提交其開辦課程的成本資料。培訓機構申請登記基金課程時提交有關學費的資料,只用作計算學員申領基金資助之用。由於基金課程及培訓機構眾多,有意申領基金資助修讀課程的市民有充足的選擇,政府也會把所有基金課程的學費資料上載至基金網頁供公眾查閱,以提高透明度,便利學員作出知情的選擇。以截至二○二五年三月底的基金課程學費中位數7,965元計算,25,000元的資助金額上限足可讓學員修讀至少兩至三個基金課程。此外,在基金的共付比率安排下,學員就首10,000元資助須負擔課程費用百分之二十,而就餘下15,000元資助額則須負擔課程費用的百分之四十。共付比率安排可鼓勵及確保學員審慎選擇課程,同時避免培訓機構任意因應資助上限的調整而提升課程費用。我們認為現時有關安排仍可滿足需求,會繼續留意基金運作情況及持份者的意見,適時考慮需否檢視現行安排。

  營辦基金課程的培訓機構須遵守各項基金條款及條件,涵蓋收費及退還學費機制、質素保證、規管推銷手法等方面。勞工及福利局(勞福局)連同在職家庭及學生資助事務處亦會進行基金課程登記後巡查,監察基金課程和培訓機構的運作和質素。如發現有培訓機構違反任何基金條款及條件,政府會向培訓機構發出書面警告或譴責;如違規情況嚴重或持續,基金課程可被終止或暫停登記。問題(二)提及的情況並非基金條款及條件所規管,所以並無基金課程因此等情況而遭取消登記。

  勞福局會持續監察基金的運作,並對優化其運作及整合本地培訓資源的建議持開放態度。
 
2025年4月30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1時12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