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及生態局局長在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會議就區域供冷系統開場發言(只有中文)
********************************

  以下是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今日(四月二十八日)下午在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會議,就區域供冷系統的開場發言:
  
  多謝主席、各位委員午安。
 
  世界各地如新加坡、歐洲,以及國內多個城市如廣州、深圳前海都有應用區域供冷系統。與傳統空調系統相比,區域供冷系統有大約 35% 的能源效益優勢,除了有助減碳外,亦會有助改善樓宇和城市設計,以及使用者體驗方面的好處。
 
  政府率先建設和營運啟德發展區區域供冷系統,為區內的體育園、郵輪碼頭、醫院、政府建築物和私人商業項目供應空調冷凍水。截至二○二四年年底,系統已為啟德發展區節省約7 800萬度電,相當約23 800個三人家庭的一年用電量,減少約50 000公噸碳排放。啟德區域供冷系統已成功示範和印證這項綠色科技在香港應用的可行性。
 
  古洞北和東涌東的區域供冷項目亦已進入主體施工階段,並分別預計於二○二六年和二○二七年落成。為確保這兩個項目可如期為用戶提供服務,我們建議修訂《區域供冷服務條例》(《條例》)的相關附表以納入兩個項目,並授權機電工程署按「用者自付」的原則向非政府用戶收費。我們亦建議更新《條例》內啟德區域供冷系統的服務範圍,讓該系統可以服務更多附近的非住宅項目。我們已就修訂建議諮詢持份者,現正草擬法律條文,並計劃在二○二五年六至七月左右向立法會提交相關命令作審議,目標是在今年內實施修訂條文。
 
  另外,洪水橋/厦村和新田科技城新發展區的區域供冷系統的工程現時是在初始或規劃階段,按現時規劃將會是香港最大規模的區域供冷系統。因着區域供冷系統的種種優點,香港已有非政府機構和私人企業已經或正在設立區域供冷系統。我們再參考海外和內地相關經驗,發現非政府主導建設及營運的區域供冷系統已成為主流,由政府直接建設和營運區域供冷系統的做法,除了需要動用大量公帑,還排除了私人企業的商業機遇和企業參與的種種好處。
 
  我在去年第四季要求同事開始檢視未來提供區域供冷系統的規模、優次和推進模式,希望把政府工程縮減至絕對必要的範圍,務求更具成本效益地配合當區發展,初步估計在這兩個區域供冷系統中可節省不少於400億元的政府工程開支。
 
  接下來,讓我邀請機電工程署助理署長江茂誠先生以投影片介紹文件的詳細內容。



2025年4月28日(星期一)
香港時間15時4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