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為2025香港國際人才職業博覽會開幕式主禮致辭(只有中文)
*************************************
駱勇主席(香港國際人才職業博覽會組委會主席)、文彬部長(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九龍工作部副部長李文彬)、胡志君女士(香港國際人才職業博覽會組委會聯席主席)、鄧傳鏘先生(香港國際人才職業博覽會組委會聯席副主席)、郭俊峯處長(入境事務處處長)、劉鎮漢總監(香港人才服務辦公室(人才辦)總監)、李文榮校長(香港城市大學副校長)、來自立法會的好朋友林振昇(立法會人力事務委員會主席)、孔于人(香港人力資源管理學會會長)、各位來賓:
非常高興早上又來到這裏和大家見面。特區政府從二○二二年底開始積極搶人才、引人才,至今踏進第三年,不管是搶人才或留人才方面,均有很大進展。剛才駱勇主席介紹現在一年舉辦四次這類專場,希望透過與香港優才及專才協會合作,為來港尋找機會的人才提供更實在的協助。他們具備各方面才能,希望在配對方面能夠做得更好、更多。
首先我要祝賀今日舉辦的第一場專場取得成功。剛剛與各位嘉賓在場館繞了一圈,感覺非常好、人氣滿滿的,我覺得一定會非常成功。今日是春暖花開的春季場,我知道接着在六月、八月、十月均有場次,非常期待會辦得更好。剛剛駱勇主席提到世界正面臨百年一遇的大變局。「一國兩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制度優勢,我認為這是重點。「一國兩制」可彰顯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優勢,全世界正面臨很多不確定性,唯一可確定的是在這不確定環境下,香港定可在轉變中發揮「一國兩制」下的良好制度優勢。
特區政府的人才政策可用三組詞概括——引才、留才及用才。引才方面,過去兩年多我們推出了一系列針對優才、高才及專才的政策,且不斷優化。以吸納優才及高才為例,過去兩年多作出大量優化,但我們不希望停在這裏。提出政策、有好的頂層設計後,很多運作細節都需要不斷根據世界變化、人才需要及香港自身需要等作出調整。因此大家看到我們調整了優秀人才入境計劃下的綜合計分制,並提出將主動邀請頂尖領軍人才,不要光坐等,而是更主動邀請。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高才通計劃)亦作出很多調整,不論是擴充合資格院校名單、納入更多優秀大學;或是高才通計劃下A類人才的首個簽證年期由兩年延長至三年等,皆屬細微變化,但均是我們針對掌握的實際情況作變動,讓香港更好發揮作為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的角色。
除了包括今日在內、在香港舉辦的專場外,兩星期前我和劉總監亦到了馬來西亞吉隆坡,參與同樣在大型酒店舉辦為期兩天的人才招聘活動,反應非常好,有四千多人次到場,可見香港的吸引力。由此看來最重要的是多方聯手,除特區政府作政策講解、說好香港故事以外,若能與香港甚至大灣區企業聯動,效果會更好。他們看到的不光是冷冰冰的政策,而是看到不同的實在崗位和機遇。聯乘香港優才及專才協會等多個行業協會一同前往,可把香港的美好機遇描繪得更生動,大家看到的不僅是政策層面,而是看到具體行業專業層面的發展機遇,是非常好的事。
另外,我們剛修訂了人才清單,過兩日我會到立法會講解,振昇正是立法會相關委員會主席。更新人才清單的目的是針對香港發展「八大中心」,我們看到有些行業的短缺情況較明顯,就將其納入清單。清單現時已增至涵蓋60項不同專業,企業通過不同人才入境計劃聘請清單下的專才會非常方便。今日很多企業高管及負責招聘的主要領導在場,我想藉此機會介紹大家用好人才清單、用好每項人才工具箱,為香港發展一同引才、搶才。
我相信通過今日的活動,以及今年人才辦會舉辦最少12場線上線下招聘會,可以為希望透過不同人才入境計劃來港尋找機會的人才,提供多方面機遇,做好配對平台,不管是人才或香港均可從中發揮自己專長,讓香港發展做得更好。此外,人才辦今年內將舉辦40場主題研討會及工作坊等活動,主要為來港定居發展的人才提供更多資源,不論是粵語班、書法班,或是大家聚集一起賣旗、當義工,或是提供關於香港的資料等,我覺得都很重要,目的都是讓他們感受到來港後,香港可為他們提供溫暖的家,和這專場一樣,「同一個香港、同一個夢想」。我知道現在有個說法指你們是新香港人,我希望往後會說你們都是香港人——來了就是香港人,一同用好香港這片土地及「一國兩制」的優勢,共同為國家發展及香港發展出一分力。
在這裏再次祝賀這職業博覽會取得圓滿成功,也期待在夏季、秋季——香港可能沒有冬天,應該說是兩個夏季場及秋季場——都取得非常成功的效果。感謝大家!
完
2025年4月26日(星期六)
香港時間13時47分
香港時間13時4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