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為第二十五屆建造業安全大獎分享會暨頒獎典禮主禮致辭(只有中文)
***************************************
David(職安局主席蒙德揚博士)、Vincent(署理勞工處處長馮浩賢)、何鎮雄署長(屋宇署署長)、曾浩輝主席(職業性失聰補償管理局主席曾浩輝醫生)、林健榮主席(建造業訓練委員會主席林健榮)、淑儀姐(工聯會榮譽會長林淑儀)、Bonnie(職業安全健康局總幹事游雯)、振昇(立法會議員林振昇)、小松(立法會議員周小松)、顏議員(立法會議員顏汶羽):
我很高興出席今天已經是第二十五屆的建造業安全大獎分享會暨頒獎典禮。我在此十分感謝職安局,聯同多個政府部門包括勞工處、機構、商會及工會一起合辦這個成功的頒獎禮和分享會。我在此亦要再次感謝職安局一直致力提升職安健的水平及推動發展。同時,我也在此感謝所有建造界朋友努力的付出,使建築工地變得更加安全,工友能夠在更安全的環境中工作。
今年的比賽接獲近480個項目參賽,成績比往年的417個項目更為踴躍。「建造業安全大獎」除了表彰在職安健表現優秀的承建商、團隊和工友外,其實是一個推動建造業安全文化的重要活動,讓大家可借鑑同業的寶貴經驗和成功做法,目的是進一步提升整個建造業的安全水平。
每項建造工程的背後,都凝聚着無數工友的辛勤汗水,對香港的城市建設及社會環境的改善貢獻良多。建造業的安全問題,一直以來都是我們很關注的課題。勞工處一直按風險為本原則,適時制訂及調整相應的巡查執法、宣傳推廣及教育培訓策略,希望可及時防止意外發生。在我們與各界的努力合作下,各類職安健的安全指標在過往十多年我們見到持續有進步;但牽涉建造業的致命工業意外個案仍然時有發生。去年發生的22宗致命工業意外,當中14宗是涉及建造業。
致命的安全事故不僅奪走寶貴的生命,亦對受害者家庭造成無法彌補的傷痛。因此,安全工作絕不能有絲毫的鬆懈。安全不是選擇,而是必須!因為生命只有一次,不能重啓。正如昨天申訴專員公署的調查報告指出,業界有一些「合資格人士」(CP)做出一些不專業的危險行為,危害他人安全。我必須強調,如果所有持責者、合資格人士、管工、前線工友都做足安全措施,依足程序施工,不少致命工業意外都可以避免。在地盤工作的每一個人,都必須承擔並落實各自的角色與安全職責,齊心協力共同打造一個安全、健康的工作環境。
展望未來,建造業的職安健發展將迎來新的機遇。隨着智慧科技的不斷進步和創新,我們將有更多的機會應用先進的技術和設備來提升工地安全水平。大家可以想像得到,隨着人工智能(AI)的普及和進步,以大數據分析和物聯網科技的廣泛應用,將使我們能夠更精準地預防事故的發生。目前我們很高興見到有些走得較前的承建商,已經在工地上使用AI來辨識風險,有效協助工地管理人員進行工地安全監管。我在此呼籲所有業界加強運用人工智能科技做好監控工地上的職安健風險,同時盡可能爭取以機械取代重複性高、危險性大的人力工作,這樣可以更有效地保障工人的職安健。另外,勞工處亦會與時並進,一方面於年內推出以小型無人機協助職安健巡查、意外調查及蒐證等工作;另一方面會如去年一樣,全力支持職安局再次舉辦「職安健創新及科技博覽」,如上次未有機會參加的朋友,我呼籲大家今次一定要去。大家會見識到香港科技的進步和厲害,很多初創公司利用他們的技術,因應香港本地的需要設計了很多實用的器具和方法來提升職安健。我相信AI在職安健領域的發展及應用的重要性只會有增無減。
我亦想藉此機會,剛才主席和司儀亦有提到,特別再一次感謝職安局及建造業議會(議會)剛於四月二日簽署合作備忘錄。議會將懸空式棚架(即吊棚)行業納入為「註冊專門行業承造商制度」下第21個指定行業,也就是為他們度身訂造提供協助,並在工藝測試中心引入「模擬實景」,作為職安局的「職安健星級企業計劃」(星級計劃)實地評核的另一選擇,以幫助部分難以尋找合適工地進行「工地實地安全」評核的棚商。加上職安局的星級計劃配合,並感謝保險業界的全力支持,使二○二五年度吊棚工作保費得以大幅下調,但我相信這只是開始,隨着這個計劃的成功,如越來越多棚商願意參與計劃的話,大家可預計整體的吊棚保費一定可大幅下調,關鍵之處是要大家一起合作做。其實背後的想法大家都知道,買一份合規正式的保險,背後顯示大家重視安全,安全工作做好了,吊棚工作中發生致命意外的機率便會大大減少。此外,我們相信隨着越來越多棚商購買合適保險的話,對提升吊棚工作的專業性有幫助。
在此我再次恭喜各得獎者,感謝你們對職安健的付出和努力。多謝各位。
完
2025年4月17日(星期四)
香港時間18時46分
香港時間18時4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