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政務司司長出席「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主題講座總結致辭(只有中文)(附圖/短片)
***************************************
  以下是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今日(四月十五日)出席「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主題講座的總結致辭:
 
  謝謝四位嘉賓講者的精彩分享,就「軟對抗」的本質、特徵和手法、所帶來的風險挑戰和應對策略,提出真知灼見。「軟對抗」是影響政治安全、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的重大風險因素,其危害不亞於「硬對抗」。正如黃大慧教授一語中的:「軟對抗最終的受害者,還是民眾自己。」因此,全面、及時、有效地防範、遏制、消除「軟對抗」的危害,是特區政府的責任和工作目標。綜合各位講者的分析,我們主要可以從四方面着手:
 
  首先、我們必須全面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堅決將反中亂港分子排除在管治隊伍之外,從治理體系上杜絕「軟對抗」的空間。二○一九年黑暴期間,由於制度漏洞,無論是立法會、區議會,還有一些社會和團體組織,都不同程度遭到反中亂港分子滲透騎劫,淪為對抗中央政府和特區政府的平台。痛定思痛,我們已經完善選舉制度,重塑立法會和區議會,杜絕反中亂港分子躋身議會,同時逐步理順專業團體和社會組織,令它們重回服務市民的正軌:去年我們改革社會工作者註冊局,完善社會工作者管理制度;現在,我們正修訂《職工會條例》,防止職工會再被用作連繫、發動、動員和組織「反中亂港」活動、進行「軟對抗」「認知戰」的工具。
 
  第二、我們依法保障言論自由,但絕不容忍針對特區的造謠抺黑和惡意中傷。我們必須第一時間駁斥謠言、澄清真相、闡明正理,避免市民和國際輿論受到誤導。正如劉兆佳教授指出:我們很難判斷「發放虛假信息的人是出於惡意或者無知」。所以,一旦虛假、錯誤資訊出現,不論其背後動機如何,我們都必須第一時間作出澄清和解說,阻止假消息蔓延發酵。同時,如果有確實證據,證明該等行為有觸犯維護國家安全罪行之嫌,或該行為可能觸犯香港特區其他法例,我們會嚴正執法,以儆效尤。
 
  第三、我們必須力求完善施政,做好各種溝通解說工作,不給反中亂港分子挑動「軟對抗」的可乘之機。每項新政策出台或新發展項目上馬,社會上難免有不同看法和聲音,政策或項目推進過程亦很難十全十美,反中亂港分子可能借機撩是生非,激化不滿情緒,挑動「軟對抗」。因此,政府在制訂政策、規劃項目時,要與持份者和市民充分溝通,既集思廣益又引導正確認知。在這方面,我鼓勵立法會議員、區議員以至關愛隊成員都出一分力,在日常與市民接觸時,如果察覺市民對政策有誤解,可協助澄清,早察覺、早糾正;如發現措施確有需要改善之處,亦要及時向政府反映,政府一定會從善如流。
 
  第四、我們必須加快塑造以愛國愛港為核心、與「一國兩制」方針相適應的社會主流價值觀,並且培育智能時代的市民資訊素養。如黃大慧教授提示,我們要「構築民眾在思想上的防火牆」。我們會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增強市民尤其是學生及年青人對國家和中華優秀文化的認同與熱愛,厚植家國情懷,構建繁榮香港、貢獻國家的共同目標;同時加深全社會尤其是年輕一代對「軟對抗」危害的認識,提高辨別「軟對抗」手法、抵禦「軟對抗」侵襲的能力,在全社會形成共抗「軟對抗」的健康局面。
 
  本屆政府秉持「做實事、做成事」的宗旨,會繼續着力提高治理水平,切實排解民生憂難,共同維護和諧穩定。我深信,只要我們堅持「齊改革、同發展、惠民生、建未來」,各項工作到位,幹出實績,民心歸向,「軟對抗」在香港就沒有土壤、沒有市場,掀不起大浪。
 
  多謝各位。
 
2025年4月15日(星期二)
香港時間13時13分
即日新聞  

圖片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今日(四月十五日)主持「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的「軟對抗的迷惑性和對安全和發展的破壞力」主題講座。圖示陳國基在主題講座致辭。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今日(四月十五日)主持「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的「軟對抗的迷惑性和對安全和發展的破壞力」主題講座。圖示(左起)陳國基與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黃大慧教授、全國港澳研究會顧問、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榮休講座教授劉兆佳教授、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和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博士出席講座。

網上廣播

政務司司長出席「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主題講座總結致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