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局局長在立法會財務委員會特別會議就工務政策範疇開場發言
*****************************
主席:
在二○二五/二六年度,發展局工務科及其轄下部門的開支預算總額約245億7,840萬元,相比去年修訂預算增加約12億9,450萬元,主要因為工務科及其轄下部門比較多一些非經常開支項目,而這些項目隨着每年的需求和現金流變化,開支亦會出現變化。我在這節發言會重點介紹發展局在工務範疇上的工作。
管控工務工程成本及提升工務工程效益
土地和基建發展是對香港長遠發展的重要投資,同時,我們會致力做好工務工程的成本管控,循四大方向針對性地採取措施:
第一,優化項目採購模式,其中一項是採用中央採購。我們今年內會率先為「組裝合成」構件和鋼筋這兩類建築產品制定中央採購具體方案。
第二,我們已委託香港建築科技研究院檢視和優化香港的建築標準,調適不同地域的標準在測試及認證要求上的差異,促進國內外優質並具成本效益的建築物料於本地應用。
第三,繼續牽頭加速推動建造業數碼化和應用研發,並提倡高效建築等先進技術,減少對人手的需求,提升成本效益。我們亦會透過建造業創新及科技基金,加大力度推廣建造業先進科技。
第四,發展局將會繼續聯同各決策局/部門推展精簡發展管制的措施,包括推動自行認證、引進更多分階段提交資料的安排、檢視是否需要提交各項技術評估、精簡土地行政程序及審批流程等。
推動建造業專業發展
另一項重點工作是推動建造業專業發展,因為建造業的持續發展,需要不同階梯的人才。我們已預留1,500萬元,在未來兩年繼續主要項目精英學院工作,以提升建造業的專業水平、創新能力及成本效益管理,亦藉着精英學院的課程促進跨地域、界別的交流。
我們亦會延續在職培訓津貼先導計劃。在過去兩個學年,計劃已資助約1 000名高級文憑畢業生修讀與建造業相關兼讀學位課程。為協助更多青年把握機遇向上流,我們將與建造業議會合共撥款約9,500萬元,在未來兩個學年繼續提供在職培訓津貼,資助額與之前一樣,預計多約 1 000名在職學員受惠。
留意到近期私營工程量減少,我們推出另一措施,資助僱主聘請及挽留建造業青年畢業生,持續行業人才庫的發展。建造業議會將資助約1億5,000萬元,為約2 500名工程、建築、測量、規劃及園境的學位畢業生提供在職培訓,及協助他們獲取專業資格。資助計劃已由上月起接受申請。
推展建造業與內地/大灣區合作
另一方面與建造業有關的重點工作,是推展整個行業與內地以至大灣區的合作,這是為配合國家高質量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策略。
我們與內地部門及本地專業學會合作,為香港建造業專業人才爭取內地的資歷認可——職稱。去年成功在五個工程專業範疇開展試點,現時已有207名香港工程師透過機制獲得內地職稱認可。今年年中評審機制將常態化,並推展到其他建築相關界別,為他們在內地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另外,粵港澳三地政府積極推進建立灣區標準和推展「一試多證」,主要跟從三地中較高的要求及涵蓋三地課程的要素,目標是提升整個大灣區的建造業培訓質素。
我們已在上月就油漆工及砌磚工試行灣區標準及推行「一試多證」,今年稍後亦會試行制訂首個技術人員職位的灣區標準。粵港澳三地會參考實施的經驗及情況,陸續為建造業更多不同工種推展上述安排。
我們亦正與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合作,積極推動大灣區「組裝合成」建築的優勢互補和產業發展,聚焦「組裝合成」建築的研發、品質認證和國際市場推廣。
結語
工務範疇下亦有其他工作,包括水務、文物保育、主要基建項目的推展等,相關詳情已載於管制人員報告,亦已回答若干問題。我和團隊樂意接受委員提問。
完
2025年4月10日(星期四)
香港時間20時16分
香港時間20時1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