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會見傳媒談話內容(只有中文)
*************************

  以下是民政及青年事務局(民青局)局長麥美娟今日(四月五日)上午出席民青局「東江水供港60周年」主題活動啟動禮後會見傳媒的談話內容: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今天,我們民青局正式啓動一系列以「東江水供港60周年」為主題的活動,我們不僅希望讓香港青年朋友認識及回顧東江水供港的歷史背景,以及對香港的重要意義,亦希望讓他們可以深切體會國家給予香港的巨大支持及無比關懷,同時加強香港年青一代珍惜水資源的觀念。

  正如剛才我在會場致辭時,都向青年朋友講關於東江水供港的歷史背景,在一九六三年時香港面對嚴重水荒,當時香港人要面對制水之苦,每四日供水一次、每次只有四小時。如果大家想可以如現在扭開水龍頭便有水,可在早上洗澡後才外出,這些在當時根本不可能發生。當時在這樣困難的環境下,國家安排東江水供港的工程,讓香港可以有穩定的水資源供應。

  另外,民青局成立了一個青年組織,就是「連青人網絡」。「連青人網絡」凝聚過去數年參加了政府資助或舉辦的青年活動的青年朋友,到現在已有超過一萬八千名會員。「連青人網絡」將於下星期(四月十二及十三日)舉辦首個主題活動—「東江水供港60周年廣東省思源之旅」,由民青局副局長梁宏正帶領近80名會員到訪廣東省惠州、東莞及深圳市,實地考察多個國家重點水利建設項目,以及到惠州東江縱隊紀念館參觀學習,幫助青年人厚植家國情懷。

  民青局亦會與不同的青年團體合作,為青年人提供多個主題交流活動。在今年六月底,我們會與大灣區共同家園青年公益基金合作,組織500名青少年實地考察東江源頭三百山及流經地域。我們亦將會在二○二五至二六年度「民青局青年內地交流資助計劃」下資助約30個以「東江水供港60周年」為主題的交流項目,讓青年人了解東江供水工程的建設歷史、管理保護及沿途人文歷史等情況。我們希望透過這些主題活動,讓青年朋友更加了解關於東江水的故事,深切體會國家給予香港的巨大支持,時刻記住這份恩澤,並學會飲水思源。
  
  另外,大家可能都記得,為了擴展青年人空間和網絡,行政長官在二○二四年《施政報告》提出民青局會善用啟德社區隔離設施,改造為青年發展設施,包括設立「青年驛站」旅舍和青年文化藝術與體育交流空間。
   
  ​大家知道啟德社區隔離設施作爲疫情期間中央為香港援建的社區隔離設施,有其獨特和具象徵性的歷史意義。為了發揮好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我們的目標是希望可以有更多來自不同地方的青年朋友,匯聚交流於香港,發展個人潛能。我們期望能有效地善用啟德社區隔離設施的空間,將維港兩旁的這片珍貴土地用作青年發展用途,提供更多元的設施以及更多選擇予非本地青年入住,從而促進內地及海外青年與本港青年雙向交流,為青年創造一個啓發創意的地方。
  
  ​行政長官宣布《施政報告》後,民青局隨即着手推展相關項目,以民青局一貫提速提效的精神完成工作,包括草擬招標文件、協調不同部門、諮詢相關持份者等。我們在短短兩個月內(即二○二四年十二月二十日)發出招標文件,透過公開招標以短期租約形式選出合適的團體營運這個青年設施,租約為期五年,營運團體需自負盈虧。

  我們在二月二十八日截標,相關標書審議工作已完成,將由中國旅遊集團旗下公司為主要股東的博盛文旅有限公司作為營運團體,香港中旅發展及帝盛酒店集團為其協辦機構,合作營運青年發展設施,包括將隔離設施的60%總樓面面積改作青年旅舍,並根據其詳細的五年概念計劃逐步舉辦青年活動和具文化、藝術和運動等元素的國際交流活動。根據租約,營運團體須在中標日期起計的六個月內開始將青年發展設施有序投入營運,我們預期相關設施於最遲於今年十月開始有序投入營運,將啟德社區隔離設施改為青年發展設施,包括設立「青年驛站」旅舍、青年文化交流和體育交流的空間。

  我們很高興完成了這項工作,我亦希望可以和有關營運者一起合作,令到啟德這個地方,尤其是由中央援建的社區隔離設施,成為青年朋友交流和匯聚創意的一個地方,好好善用有關設施。

記者:局長你好,昨日有回覆民青局青年內地實習資助計劃本身的預算增約3,400萬元,請問金額多了的原因?是不是因為多了參加人數?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很簡單是交流團的數目多了。今屆政府很鼓勵青年朋友到內地不同的省市,親自走走看看和親身體驗國家的急速發展,拓闊視野之餘,也讓他們找到人生目標和發展空間,所以我們很着力,希望可以舉辦更多以主題為方式的交流團,例如今日舉辦的一系列以東江水供港60周年為主題的活動,,我們會資助一些團體舉辦以東江水供港為主題的交流團,讓青年朋友可以親身回到東江水的源頭和參觀水利設施的興建,讓他們可以更加明白整個工程的偉大和背後的歷史意義。我們也很高興多撥了資源舉辦這類以主題形式的內地交流團和實習團,青年朋友的反應是非常理想,即是我們舉辦多了這類交流和實習團,青年朋友的反應也是非常活躍和踴躍。有些項目的申請人數多於去年,有部分更超一倍,可見青年朋友更希望參加政府資助或舉辦的各類交流實習項目,讓他們可以親身到內地不同城市體驗和找到自己的發展空間。我覺得這是非常正面的,同時也鼓勵更多青年朋友可以多參與我們的項目,這是一件很好的事,讓大家能有親身的體驗。
 
記者:有關區議員工作報告,現時可供公眾查閱,但又不允許用電話拍攝。請問你對有立法會議員認為程序阻撓,報告應該透明及方便查閱,建議在網上公開報告讓公眾查閱?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其實我已經說了很多次,大家可能還未理解,我再多說一次。區議員提交工作報告的目的,是第七屆區議會新設立的履職監察制度當中有不同的要求,包括區議員會議出席率、上任後首三個月要開設辦事處,而且辦事處還不只在辦公時間運作,還要在辦公時間以外,即是在晚上時間亦要運作,方便街坊可以聯絡區議員。另外,我們第一次要求全體區議員每年提交周年工作報告予區議會主席,所有工作的目標是為了增加區議員工作的透明度,讓市民可以看到區議員如何盡責履職地做好工作。
 
  我們很高興,今年全體區議員在完成第一年的工作後,按時及如期向區議會主席遞交工作報告,亦已達到履職監察制度的要求。工作報告反映了區議員完成區議會主席給予的各項任務,亦匯報了過去一年所做的工作,包括接受市民投訴或反映意見的數字。有關的資料和報告,我們亦按照一貫處理資料和文件的做法,即是區議會的文件,包括區議會的會議議程和會議紀錄,會在網上公開給市民查看。區議員的資料,我們亦按照一貫的做法,現時區議員辦事處申報開支的資料,其實都可以給公眾查閱,但資料是放在區議會秘書處,市民可以登記查閱,有需要時我們更提供複印服務,所以處理報告的做法與以往一致。
   
  我們的目標,我也曾說過,是今屆第七屆區議會四個「第一次」:第一次引入履職監察制度,列明各項對區議員工作的期望和目標;第一次要求區議員全體的出席率達到要求,以往沒有這個要求,我想大家也都看到以往區議員的出席率不是那麼理想,但這是第一次有這樣的要求,全體區議員的會議出席率達八成以上,更有些是超標的;我們第一次要求全體區議員在上任內三個月設立辦事處,辦事處不僅在辦公時間內運作,還要在非辦公時間也運作,方便市民聯絡區議員;第四個「第一次」是要求全體區議員向區議會主席提交工作報告,匯報他們在過去一年的工作情況。我們希望可以令市民更了解區議員的工作情況,確保市民可以看到區議員如何盡責履職。
 
記者:早幾天都有說過夜繽紛,有議員指為何沒有一個公開的數字去說成效是怎樣。民青局早前回覆指是因為以現有的資源去舉辦,所以沒有一個實際的數字。其實議員和市民怎樣可以透過一個成效和數字去判斷這件事成功與否呢?另外,會不會用去年的經驗放在今年,再舉辦類似的活動?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你所指是「十八區日夜都繽紛」?民政事務總署(民政總署)早前因應疫情之後,政府希望在社會凝聚市民歡樂的氣氛,亦鼓勵市民參與不同的活動,所以舉辦一系列的活動,有「夜繽紛」,而民政事務總署則負責「日夜都繽紛」,在十八區舉辦各類符合區情的活動。過去,無論透過媒體,或在文件內也提及,「十八區日夜都繽紛」各項活動的反應都很積極和踴躍。這個「十八區日夜都繽紛」活動,是在第七屆區議會上任後的第一次會議,在區議會成立了提振地區經濟專責工作小組討論出來的項目。
 
     在二○二四年一月一日開始,區議員上任之後,他們在第一次的會議,成立了提振地區經濟專責工作小組,亦馬上舉辦一系列符合區情的「十八區日夜都繽紛」活動。例如在觀塘,在區議員第一個月上任,他們便立即在觀塘舉辦了一個夜市。那個夜市吸引入場的人次超過八十萬。其他的活動,如在九龍城區,有些街道、區域是特別多泰國商舖,所以我們也符合區情,舉辦了一個泰國潑水節。另外在屯門舉辦了「夜屯園」,也是在屯門大會堂,按着屯門後面青山的山勢來做了一系列的霓虹招牌的布置裝置和辦了一個市集。全部的工作每一次都可以吸引到很多的人流。每一項活動的人流,我們都詳細在文件有交代的,好像觀塘夜市有超過八十萬人去參與,在九龍城、屯門和元朗的市集,每一次都有十多萬人參與,它們帶動的經濟效益都是相當高的。譬如在九龍城的潑水節活動裏,附近商戶食肆告訴我們,他們那一晚可以做了幾輪生意,我們估計在整區可以帶動到千萬的生意額。在深水埗,大家都知道區內有一個地方,特別多人去買一些電腦設備、器材等等。我們特別在那裏舉辦一個夜市集,那個是「光劍攻殼」的活動,也和附近的商會一起做了一系列的市集活動。根據商戶告訴我們,他們的生意額在兩天已經有超過七位數字。這些我們過去已透過文件,或公開接受傳媒採訪和查詢時,都已經交代了。
 
     至於問到為何我們不能講到人手開支呢?這個我反而是要多謝民政總署、民青局的團隊和同事。因為他們都是multi-task的。他們不是只做「十八區日夜都繽紛」的活動,便不用做其他工作。他們要做「十八區日夜都繽紛」的活動,又要同時處理區內很多不同的活動和工作。所以根本不能分割計算「十八區日夜都繽紛」的工作時數和計算其他開支。就正如我一天裏面有不同的活動,好像今早已有青年的活動,所以以我們這些multi-task的同事的工作情況,實在是不能夠將人手開支分割出來計算。謝謝。



2025年4月5日(星期六)
香港時間15時0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