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會見傳媒談話內容(只有中文)
************************

  以下是民政及青年事務局(民青局)局長麥美娟今日(三月二十九日)上午出席香港童軍總會「對國家盡責任」之「童軍國家安全日」2025後會見傳媒的談話內容:

記者:你日前提到470個區議員已交工作報告,為何市民星期一才可以申請看那份報告?市民除了去各區民政事務處看那份報告外,政府有沒有打算將報告公開,譬如放上網,方便市民看那份報告呢?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我們在新一屆區議會特別訂立了一個履職監察制度,以確保區議員都是盡責履職,以及市民可以知道區議員的工作。在過去這麼多屆區議會都沒有這個制度,我們在新一屆引入了這個制度,令市民更清楚了解區議員在任期內的工作。這個制度有幾種要求,包括區議員在上任後三個月內要成立辦事處,亦要有一個定期會見市民的計劃。就算他們開設了辦事處,辦事處的辦公時間也要有非辦公時間服務,以方便街坊可以在非辦公時間,下班或放假的時候可以聯絡到區議員。我們也要求區議員每年要提交一個工作報告,他們在任期第一年完成工作後已按時提交。收到了這個工作報告後,民政事務總署和各區民政事務專員需要將收到的報告整理,方便市民查閱。至於查閱方式,其實是按照以往查閱區議會文件做法,例如以往有人要查閱一些關於區議會的文件,都是到各區民政事務處登記查閱,這個都是按照以往一貫做法。即使大家查閱立法會議員申報開支等各方面文件,也要登記,我們是沿用一貫做法,讓市民登記查閱。

記者:有關關愛隊,關愛隊首期的協議在十月完結,現在已三月快到四月,已相隔了差不多半年,請問甚麼時候會有工作報告?上次沒有交代時間表。請問局長怎樣評價首期關愛隊協議的工作表現?

民政及青年局局長:關愛隊第一期工作協議的屆滿日期,18區中有兩區是在今年四月或五月,而其餘16區是在今年九月或十月,現時是未達屆滿日期,所以沒有不提交工作報告的情況。關愛隊過去工作時,他們是按着工作指標進行工作,而且進度良好。在過去這一年多,關愛隊已經探訪了數十萬戶市民,又為他們提供了四萬多次簡單的家居維修服務,並在地區舉辦區情活動。當第一期協議正式完結,關愛隊提交報告後,我們會整理有關數字,也會向社會公布。但我們認為如果單看數字,也未必可以反映關愛隊工作的全部,例如關愛隊的探訪數字,探訪次數其實不能反映他們如何努力進行探訪,或者探訪後的跟進工作,所以在下月,我們打算舉辦關愛隊「好人·好事」分享會,讓我們可以更好地說出關愛隊日常工作,無論是探訪還是舉辦活動的故事,讓社會和市民更認識關愛隊的工作。謝謝。



2025年3月29日(星期六)
香港時間14時31分